龍眼雞,不是用龍眼木燒烤的甕窯雞;它是最近在新北市的五股與八里區域被發現,網路上超火紅的外來種小昆蟲,以前,在金門才能看得到龍眼雞。臺灣原本只有的物種,是棲居在烏桕樹上俗稱白蠟蟲或白爛蟲的渡邊氏長吻白蠟蟬。
龍眼雞是一種對寄主樹木有高度專一性的昆蟲,以吸食龍眼與荔枝的樹皮汁液為食,並不會取食其它的無患子科植物。蠟蟬類的昆蟲不具有長距離,跨海洋的遷徙習性,更無法在離開寄主植物後長期生存,若非由專業人士照養,一般來說只要置於小罐子中一兩天就可能會衰弱死亡;此外,台灣並沒有由華南或中南半島輸入或走私龍眼或荔枝苗木的必要。因此,在相距約10公里之遙的五股與八里,竟然會同時出現龍眼雞的穩定族群。很可能是有人為特地目的,以攜帶卵塊方式,刻意放養在這兩處地緣與週邊植被相近的區域,加上沒有天敵,因而開始大量在野外繁殖。
目前是成蟲儲備身體能量,準備過冬的時期,雖然防檢局與相關媒體都已經強力宣導龍眼雞的防疫資訊,但是龍眼與荔枝在台灣淺山區域滿山遍野,西半部低地與華南氣候的相似,若無法及時針對龍眼雞進行有效的移除與監測計畫,將很可能在未來逐漸擴散,成為另一宗類似斑腿樹蛙成功入侵的案例。
小貼示:
龍眼雞天然地理分布於中國東南沿海一帶及中南半島北部,是體型較大的蠟蟬種類。屬於半翅目(Hemiptera)蠟蟬科(Fulgoridae)東方蠟蟬屬(Pyrops)學名為Pyrops candelaria的昆蟲;又名龍眼蠟蟬。龍眼雞的生活史一年一個世代,成蟲於9~12月間,於龍眼樹枝葉叢間取食活動,12月至次年2月間,於落葉樹幹堆間靜伏越冬;3月間開始活動取食;4~7月間,交配產卵;6~8月間,為若蟲期。其成蟲、若蟲以吸食龍眼與荔枝的樹皮汁液為食,被刺吸後皮層漸次出現小黑點。嚴重時,能使樹勢衰弱、枝條枯乾、落果或果實品質低劣;由於蠟蟬科昆蟲在吸食植物樹液所排出的尿液又富含糖類,因此當牠們聚集的數量多時,可能會因為仰賴這些尿液的真菌增加,而產生「煤污病」,影響果樹的生長。
新北市的新物種,龍眼雞
2018.09.25 22:43
- 發表回應前,請先登入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紅磚拱廊之美 金門模範街

2022-05-22
採訪安得烈慈善協會 揭開食物箱背後的秘密
2022-05-23
動物行為門診讓飼主更了解毛小孩
2022-05-24
阿姆坪防淤隧道工程 地質專業考量

2022-05-24
為顧環境 桃園有機農場生產有機菜有機蛋

2022-05-24
跳出舒適圈 舞團勇於挑戰新題材
2022-05-23
青少年的不塑之課 北一女推循環外送 
2022-05-23
健康的玳瑁 早八 奔向大海

2022-05-23
布能說的秘密-剪裁出自己時尚的新衣

2022-05-23
杜華神父社會福利基金會 築圓小棧
2022-05-23
政大成立校園轉型正義小組,辦藝術展籲促進對話
2022-05-20
Youtuber 「cheap」大戰北市交通局 網友怒嗆柯文哲負責
2022-05-22
為公民新聞扎根-三鶯社大校長黃榮護專訪
2022-05-18
成軍三十三年佔有一席重地,埤頭國中舉重隊培育進軍國際大賽的機會! 

2022-05-19
「新北有藝思」--傳統藝術的保存與傳承

2022-05-17
北投農禪寺水月道場|千江有水千江月|顛覆想像的寺院景觀
2022-05-17

環保折價->愛心捐款零錢筒
2022-05-17
菸商砸錢媒體洗白形象 置入減害維護公衛的假面具
2022-05-17
北海岸時尚藝術季 科技實境AR時尚漁港
2022-05-17
守護成癮家庭研習班 教孩子吸毒的家長如何自救
2022-05-17
今年第一波猛烈土石流影像曝光,明霸克露橋鋼便橋順利通過考驗
2022-05-17
水保公會 審查 水保計畫

2022-05-17
不讓犯罪年齡下滑 國際社團攜手校園推動品格教育三年來不間斷
2022-05-18
己文堂 堅持手藝傳承香文化
2022-05-17
塵封已久的故事 李建成導演用七年完成

2022-05-19
成軍三十三年佔有一席重地,埤頭國中舉重隊培育進軍國際大賽的機會! 

2022-05-19
守護成癮家庭研習班 教孩子吸毒的家長如何自救
2022-05-17
Youtuber 「cheap」大戰北市交通局 網友怒嗆柯文哲負責
2022-05-22
不讓犯罪年齡下滑 國際社團攜手校園推動品格教育三年來不間斷
2022-05-18
紅磚拱廊之美 金門模範街

2022-05-22
從打版製衣中找到專屬於自己的美

2022-05-20
「星媽」改寫人生藍圖 陪伴孩子走上旅途
2022-05-23
布能說的秘密-剪裁出自己時尚的新衣

2022-05-23
為公民新聞扎根-三鶯社大校長黃榮護專訪
2022-05-18
為顧環境 桃園有機農場生產有機菜有機蛋

2022-05-24
不是人人適合低碳飲食 須依自身健康調配比例
2022-05-22
怎能不叫人感動 偉大的母親
2022-05-17
阿里山法蒂瑪聖母聯合堂區堂慶
2022-05-18
菸商砸錢媒體洗白形象 置入減害維護公衛的假面具
2022-05-17
多重夾層-聚離於藝情時代
2022-05-20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今天才在紅樹林拍到龍眼雞,恐怕散布得很快!
雖然,只是又在淡水河的隔岸發現,其實,仔細觀察龍眼雞的特性,牠並不擅遠離棲處。所以,假如您再搜尋一下,已經不少地方都能發現牠的蹤跡,而且相信應該有很大的機會是人為的,因為台灣到處都有龍眼樹,同時牠真的很容易就能出誘人的寫真。回不去了!再過段時間台灣就會增加一個新的外來種啦!下一步,該請種龍眼的農家注意了,不然,考慮改作生態旅遊也是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