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文山 留住記憶系列~景美集應廟(一) 建廟歷史與願景
影像文山 留住記憶系列~景美集應廟(一) 建廟歷史與願景
一. 集應廟建廟的由來
集應廟建廟的由來,要上推到唐代。在唐朝末年中原發生黃巢之亂,位於河南光州的高、張、林家族,舉家遷移到福建避難。避難過程,沿途奉祀河南地方守護神明張巡、許遠作為保護神,一路平安抵達福建安溪。在遷移過程中,家族眾人有集體感應到保護神明的庇佑,於是在福建安溪建廟,廟的名稱就使用集應廟–也就是(集體感應的廟)
二. 景美集應廟建廟的由來:
到了清代康熙末年,在福建的高、張、林家族生活又再次陷入困頓,於是又一次的舉家遷移台灣,搭船通過黑水溝,在台灣北部淡水(滬尾)上岸,經北投、沿淡水河流域,向上尋找能開發的土地,最後抵達景美溪仔口上岸,進行景美、木柵地區的開墾。經過百年努力經營,生活也逐漸安定富庶,移民感恩神明的庇佑,於咸豐10年 (1860年) 在今景美國小南側竹圍內興建集應廟,後來又因淹水及風水問題,於同治6年 (1867年) 遷建到景美街37號現址至今。
集應廟為何又稱為尪公廟呢?高姓族人會稱集應廟為尪公廟,稱保儀尊王張巡與保儀大夫許遠為尪公,是因為感於兩位神明對族人平安遷徙有恩,於是暱稱神明為恩公,恩公叫久了就轉音變成尪公了。
三. 文山區集應廟的由來:
清咸豐3年(1853年),台北艋舺發生頂下郊拚,同安人與同是泉州的三邑人發生械鬥,同安人退居大稻埕。在那時,位於景美的高、張、林家族,原本共同信奉尪公,但因支持對象意見相左,於是決定分開祭祀,由抽籤來決定三項寶物歸屬。抽籤結果,高家抽到尪公神尊,於1860年在景美建廟。林家抽到林氏夫人神尊,在萬隆建廟。張家抽到瓷製香爐,於木柵建廟。各自建廟後也都稱為集應廟,但為了方便分辨起見,各自在廟名上冠上地區名稱,所以分別稱為景美集應廟、木柵集應廟、和萬隆集應廟。
四. 景美集應廟歷經一次遷移與三次整修:
景美集應廟建於清咸豐10年(1860年)於景美國小南側,同治6年 (1867年) 遷移到現址,至今曾大整修過三次。第一次在日治大正13年–15年(1924–1926年),因新店景美地區發生大水災受損而整修,同時也建增建右廂房;第二次在民國48年–49年 (1959–1960) 內部大修,留下當時的流行建材磨石子的神龕和地板,同時也增建廟前戲台 (中正台);第三次在民國92年–94年 (2003–2005),因年久失修屋頂塌陷而修建。
五. 景美集應廟是北市文山區廟宇唯一市定古蹟:
景美集應廟建築不是非常壯觀,但是非常精緻典雅,且保留完整,雖然經過三次整修,仍能修舊如舊。於民國64年被政府指定為第三級古蹟,現在是北市文山區廟宇唯一的市定古蹟。(廟前石碑記錄民國74年被列為古蹟是錯誤記事,廟內文獻曾於民國64年立碑時間才是正確)。
六. 景美集應廟的未來願景:
集應廟社區文化館正在興建當中,將來將做為各項活動場地跟停車場使用。(即在廟後方,地上三層:做為商業、辦公、香客用;地下三層:做為停車場,改善車輛進出問題。) 待廟前方的攤商產權合理解決後,廟方希望在景美捷運站1號出口的正對面,興建一座壯觀的三門牌樓,當成是景美地區的重要地標,以連接集應廟廟宇博物館、景美商場、商店街、仙跡岩、與景美老渡口的自行車道,使市定歷史古蹟能帶動景美未來的一個新發展,再次展現尪公的神威。
感謝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 – 文山學研究推廣社 顏文魁先生 提供文史背景資料與導覽解說
文山社區大學 公民新聞社
公民記者 明華 台北編輯∕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