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還不放棄要讓老媽有外界的刺激 蒐集往生的跡象與照護 幸福死:臨終時不需要醫師在場

2018/10/31 05:06
5,506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有臉友悄悄的送了一篇文章給我,其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另外,每天的睡眠時間漸長,總是處於昏昏沉沉的狀態,這也是自然的。患者的身體為了要減少活動的消耗,會以供給能量給重要臟器為最優先。因此沒有必要貿然地下結論,認為「白天一直睡,晚上不就睡不著了嗎?」而強行叫醒患者。

摘自:

2017/12/15, 健康  幸福死:臨終時不需要醫師在場——用你想要的方式告別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5066?fbclid=IwAR1GWG6_t8hXxOyoHadkLEDDKGfY-M_5veuv8BCcLc8Ya_dT-WgFc1wGPps

照片

*******************************

我很矛盾,因為如果為老媽多做一些事情,讓她的外界刺激多些,她的眼睛就會張開的時間長些,我總覺得要給她更多的刺激,讓她常保警醒的狀態,看到這篇文章的說法,讓我有了不同的想像,到底該如何處理現在的狀況嗎?

上帝啊,請給我智慧去解這難解的試探喔。。。

臉友有人回應我:

老人家的睡眠本來就是不一樣 白天睡晚上不睡是我媽常見的狀況 不要用我們平常的作息去評估 只要有睡 時間不是重點 妳好好休息 偶爾探頭一下 沒事的。

我想自己是自私的,想著白天老媽不睡,晚上醒著,我會很麻煩。。。因為白天我的精神較為充足,老媽睡覺,我精力會用到別的地方,晚上就麻煩了,終究自己不是夜行動物。

我的發現是如果白天有給足夠的刺激,她醒著的時間會長些,否則沒事情,沒人理她,她就打瞌睡了。不管怎樣,我要盡量利用白天精神好,幫老媽做些復健、按摩、洗澡等和她有肢體的互動,刺激她睜開眼睛,等累了,就讓她下去睡一會兒,交替進行。。。現在作口腔和舌頭的刺激,因為這個地方的反應還好,除了左手左腳會反射的動,肢體的動作幾乎是沒有的,很僵硬。至少現在嘴巴會有抿嘴的動作,我樂觀的歸類是進步的跡象,舌頭也沒有之前的那樣大舌頭,有柔軟些,這是作女兒的安慰,看到曙光。

而網站上這則文章有很清楚的寫出來,臨終的生理反應,當然是要收藏起來,將來可以作為指標,不至於手忙腳亂。

--------------------------------------------------------------------

事先了解瀕死時會出現的徵兆——自然發生的生命反應並不可怕

人在去世前的過程中,身心會產生各種變化。陪在身旁的人如果可以預先了解這些「瀕死時會出現的徵兆」,將能助你一臂之力,實現與臨終者無憾的道別。

身心之所以會產生各種變化,是生命將盡之時十分自然的現象。這些動作在旁人看起來或許相當痛苦,然而實際上臨終者本人可能沒有那麼大的感覺,這可能不過只是人在步上死亡之路的過程中會發生的自然反應。

如果對於瀕死徵兆有所誤解,勉強叫醒患者本人,這樣的強制清醒可能引起患者的痛苦或疼痛。如此一來,最後的告別將可能演變成一場悲劇。因此,為了度過無憾的生命末期,我還是認為大家必須先了解瀕死時會出現的徵兆。

其次,一旦有了這樣的知識,例如在「剩下最後八小時」的時間點,家屬就可以聯絡臨終者住在他處的兄弟姊妹,而不致發生「怎麼走得這麼突然」「沒有機會做該做的」這樣的終生遺憾。另外,關於第五章提及的、給兒孫的「生命教育」,有了對於瀕死徵兆的常識,也能夠讓兒孫們不致對於死亡抱持無謂的恐懼。

因此,以下,我將順序說明臨終時幾個代表性的瀕死徵兆,以及家屬可行的對應方法。

臨終前約一個月

飲食過程中,吞嚥食物將變得困難,會出現噎住、嗆到的情況(吞嚥障礙),攝取的飲食量慢慢減少。在身體像這樣處於無法吸收食物的狀態時,如果強制患者飲食,認為「如果不進食的話會更衰弱」,對患者本人來說只是受苦而已。

因此,請在患者本人想吃東西的時候,一點一點餵食他想吃的食物。順帶一提,冰淇淋和布丁等食物入口即化,容易吞嚥,從補充營養的觀點來說也很推薦。如果患者無法飲用液體,可以讓他口含碎冰或冰屑,或是以溼紗布沾口以補充水分。

如果脫水症狀明顯,就有必要考慮使用點滴,然而目的充其量只是為了補充水分以改善脫水症狀。因為患者食欲降低而打點滴以補充營養的行為則應該避免,理由詳見第三章。

因為食量降低的緣故,排泄量也會隨之減少。另外,因為肌肉鬆弛、肌力衰退的緣故,也可能發生大小便失禁的現象。無法順利如廁對患者本人所帶來的煩惱,比家屬所想像的還要嚴重許多。家人不需要以打哈哈的方式敷衍帶過,你可以同理患者本人心情,溫和地說明這是「自然現象」,並且試著建議他慢慢開始使用紙尿褲。

有時候或許也會出現嘔吐的情況。在生命末期,患者無意識地嘔吐或是失禁,是「排空體內穢物而後死去」的動物本能所引起,大部分的情況都沒有大礙。

另外,每天的睡眠時間漸長,總是處於昏昏沉沉的狀態,這也是自然的。患者的身體為了要減少活動的消耗,會以供給能量給重要臟器為最優先。因此沒有必要貿然地下結論,認為「白天一直睡,晚上不就睡不著了嗎?」而強行叫醒患者。

臨終前一~兩週

患者還能進行普通的對話,只是說出不可能、或是牛頭不對馬嘴的事情的比例會漸漸增加。最容易出現譫妄(意識混淆,看見幻覺或是錯覺的狀態)或是瀕死現象的,就是這段時期。患者可能會突然說出前文不對後語的話,或是大聲叫喊。

這些並不是精神錯亂,而是人在死亡的過程中出現的自然徵兆之一。對患者本人來說,這只不過是看見了腦中的回憶,在這樣的情形下脫口而出,陪伴者請盡可能體諒地接納。

另外,這段時期過了之後,患者可能出現無法理解你所說的話,或是即使理解,也無法好好回答的情況。因此,如果你有想告訴患者的話,請盡早傳達,如果有需要再確認的事情,也請盡可能提早向患者確認。

如果有希望患者見上一面的人,也請聯絡對方請他盡早來訪。除此之外的時間,請在如常的氣氛中度過即可。

臨終前兩~三天

到了這個時期,約半數的患者會出現「死前喉鳴」的症狀,患者在呼吸時,喉嚨會發出咕嚕咕嚕或是嗚咽聲。一旁的人或許會感覺「好像是痰卡在喉嚨不舒服」,然而多數的患者並沒有清楚的意識,也不感覺痛苦。

如果在此時進行抽痰處理,抽痰的痛苦會驚醒患者本人的意識,可能導致患者產生嚴重掙扎抗拒的反效果,因此需要特別注意。只要沒有呼吸停止的狀況,就還是把它視為自然現象,靜靜守護即可。

另外,也有患者會睜開眼睛、嘴巴睡覺,在這樣的情況下,請輕輕為他闔上眼、口。也有患者會出現口腔中,或是嘴唇周圍比以往顯得乾燥的情況,此時請善用沾濕的紗布或是棉花棒,讓患者多少感覺舒適一些。

臨終前

到了臨終前七~八個小時,許多患者的呼吸會出現極大的變化。最常見到的是下顎突出,亦即所謂「用下顎呼吸的情況」。另外,吸氣和吐氣的頻率也會變得不規則,呼吸可能停頓數秒至數十秒,也有患者用像是嘆息的方式呼吸。

到了臨終前五個小時左右,患者會手腳冰冷,手腳的皮膚會泛紫或是泛白。同時,身體的中心及臉部會發熱、冒汗。這是因為身體將剩餘的力氣用於心跳及呼吸,也帶有「燃燒死亡時所不需要的全身脂肪」的意義。

無論是哪一項,都是人體在死亡的過程中發生的自然反應。不過,在這最後的片刻,偶爾會有家屬備受刺激而改變心意。即使在很早以前就與臨終者本人達成一致共識「不進行維生醫療」,尤其是在見到患者呼吸發生極大變化時,有些人便會拜託醫師「叫救護車!」「請幫他裝上人工呼吸器!」

當然,在這個階段已經無法確認患者本人的意志,幾乎所有的患者都已經失去意識,連痛苦也渾然不覺。因此要留意,叫救護車的這個舉動是違反患者本人意志的維生醫療行為。

另外,人工呼吸器一旦裝上了就無法拆下。即使是醫師,卸除人工呼吸器也會被視為殺人行為,在現在的日本是絕對不可行的。再者,如果患者陷入腦死狀態,即使能以人工呼吸器勉強活命,大概一個月左右也會被院方強制要求出院。

也就是說,你因為受不了刺激而改變心意,為患者裝上了人工呼吸器,有可能造成你得一輩子眼睜睜看著你所在乎的人變成「植物人狀態」的後果。如此一來,不僅患者本人不幸,連陪伴者都讓人感覺不幸了。

到了這個階段,家屬和醫師所有能做的都做了。再經過數小時之後,就不再能感覺到患者的脈動,來到送終的時刻。請你溫柔地、溫暖地守護他。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幸福死:面對死亡的31個練習,用你想要的方式告別》,時報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石賀丈士 
譯者:洪逸慧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