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塑料再生飾品 破除麻痺環境意識

2018/11/14 20:00
3,276次瀏覽 ・ 2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蔣岑苹、許竹忻/基隆市報導】位於基隆市義二路旁的「ADD飾不飾–獨創設計工作室」,沒有顯眼的招牌,卻有著讓人忍不住駐足的繽紛金工飾品。金工並非「精」工,指的是「金屬工藝」,從耳環到手飾,這裡應有盡有。然而,一般人絕對無法想像,眼前這些繽紛的飾品,大多是從我們生活中的廢棄塑料再造而成。現代金工設計師黃玉婷,就是這間致力於推廣環境維護店舖的幕後推手。

照片

金工師黃玉婷與「小店長」嘟比的合影。 攝影/蔣岑苹

成長環境 建立起對設計的熱情

黃玉婷從小便看著喜愛動手拼湊東西的爸爸組裝各式各樣的器具、看著喜愛畫畫的媽媽畫下各式各樣的線稿。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黃玉婷培養出對勞作的興趣。喜歡動手做東西的她,在高中美術老師林宏偉的幫助下,每天留校練習術科相關能力,後來進入了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就讀。

大學四年專攻木工以及金工的黃玉婷,全神貫注在她的每一個作品上,她笑著表示,自己很享受從無到有的過程,把每一次的作業都當成作品,只要手邊有工具,就可以創作一整天。她笑說:「旁邊的人都覺得我到了瘋狂的境界。」從黃玉婷的字字句句裡,都透露出她對設計的熱情。大學畢業時,她選擇木工作為畢業製作的元素,設計了兩張實木座椅給爸媽,作為對他們的回饋。

研究所作品遇瓶頸 多媒材的嘗試

對設計的熱情驅使黃玉婷繼續攻讀研究所,不同於其他人持續研究自己大學畢業製作時所選擇的技術,黃玉婷將重心放到了現代金工上。黃玉婷表示,研究所時的指導教授江怡瑩,非常要求學生應用不同的生活媒材到作品中,因此黃玉婷開始將設計媒材延伸,不再僅限於金屬,開始加入塑料等生活中常見的媒材。

照片

黃玉婷將金屬放在防火石加熱,準備塑形。 攝影/蔣岑苹

經過探索後,黃玉婷發現自己擅長將工業廢料,轉化成自然有機的形象。有一次,她利用黃色的包裝塑膠條設計出具有海葵形象的飾品,卻被江怡瑩建議多加入自身情感以及故事到設計中,黃玉婷才開始慢慢摸索屬於自己獨特的作品。

照片

黃玉婷運用塑料媒合金屬,製作出具有自然意象的飾品。 攝影/蔣岑苹

回到家鄉 尋找作品的情感連結

為了尋找自己與作品的情感連結,黃玉婷回到家鄉基隆,並在老家後方的西定河找到了創作靈感。

從小,黃玉婷就喜歡跟媽媽在陽台種各式各樣的花草,看著蜻蜓在亮晶晶的河面上飛舞,觀察各式各樣的生態。漸漸長大後,黃玉婷發現附近的鄰居常趁半夜時,偷偷把垃圾丟入河內,每當在半夜聽到垃圾掉入河裡的「撲通」聲時,黃玉婷就會在家中怒斥:「不可以丟。」但那時的她不敢直接出去與別人對峙,無能為力之下,這件事情只能繼續存在她的記憶中。

照片

即使西定河邊張貼著「請勿亂丟垃圾」的警告,仍有許多居民將垃圾丟入河流中。攝影/蔣岑苹

家庭廢水的排放,以及高架橋的建蓋,讓西定河美麗的景象不再,居民董小姐表示,每到夏天河中的魚便會集體暴斃,散發出陣陣的惡臭,再由環保局的人來清理,年復一年,原本會在西定河旁聊天的居民,漸漸地關閉面對西定河的門戶,同時也斷了社區中的一個互動管道。

照片

西定高架橋於二〇〇六年通車,帶來便利的同時,卻也擋住了原本照耀在西定河面的陽光。 攝影/蔣岑苹

不想讓兒時對西定河的美好回憶被抹煞,學會了當代金工技術的黃玉婷,認為有能力將所有媒材融合到自己的設計中,於是決心親自進入髒亂的西定河內,探索其中的垃圾,找出有哪些生活媒材可以融入設計中。

雖然黃玉婷的父母在聽到她的計畫之後非常擔心,但媽媽卻成為背後最大的助手。住在西定河中游的黃玉婷,在媽媽的陪伴下開始往河流的源頭走,尋找可以下去河流的入口,有懼高症的她找到的卻是一個已經生鏽的鐵梯,在媽媽的鼓勵下,黃玉婷終於鼓起勇氣,帶上矽膠手套,踩著雨鞋慢慢地往下爬。

回想起當時,黃玉婷面臨許多崩潰的時刻, 除了必須避開無預警從排水管噴出的家庭廢水,還必須面對看到汙染時,心理所產生的壓力。黃玉婷回憶起當時,在陽台上邊哭著清理塑膠袋上的水蛭,邊看著水鳥在河裡覓食,一想到自己撿起來的塑膠袋裡都是害蟲,她就不禁想到:「那水鳥吃下去的是什麼?」

照片

在西定河髒亂環境中,準備覓食的水鳥。 攝影/蔣岑苹

除了高難度的廢料再生技術,黃玉婷說:「我哭是因為水鳥很可憐。」在這樣技術與環境兩難的情況下,黃玉婷終於慢慢的研究並完成了具有環境保護意識的作品。

塑料再生 讓垃圾變成藝術品

黃玉婷剛開始研究塑料廢材時,媽媽不理解那些塑料對黃玉婷創作的價值,覺得垃圾做出來的東西就還是垃圾,無法轉換對廢棄物既有的印象。

由於台灣很少人直接將廢棄塑料進行改造,黃玉婷必須從頭開始摸索,一開始許多作品的表層都是燒焦的,在老師的高標準以及要求之下,黃玉婷終於透過不斷的練習,找到控制塑料的方法,研發出屬於自己的製作流程。

黃玉婷隨手拿起旁邊還裝著早餐店紅茶的粉色塑膠袋進行「改造」,在經過剪裁、加熱、塑形以及與金屬的結合後,原本即將被丟棄的塑膠袋搖身一變,成為了顏色飽滿、精巧的耳環。黃玉婷笑著表示,生活媒材與金工的結合常會讓很多人感到驚艷,而這樣的設計結合,也讓人體悟到「垃圾」的價值,而不會再隨意丟棄它。

照片

黃玉婷隨手拿起一旁原本裝著紅茶的塑膠袋,並開始進行剪裁設計。 攝影/蔣岑苹

照片

在經過加熱、塑形以及與金屬的結合後,精巧的耳飾漸漸成形。 攝影/蔣岑苹

照片

原本將被丟棄的塑膠袋搖身一變成為美麗的耳飾。 攝影/蔣岑苹

從悲觀到樂觀 強感情連結的系列作品

在經過充滿血淚的研究過程後,黃玉婷共設計出三個以塑料作為媒材的金工系列作品,分別為「共存關係」、「遐想自然」以及最後的「多彩視界」。這三個系列作品也代表著黃玉婷在人生不同時期,對家鄉環境汙染的看法與體會。

「共存關係」系列的作品,代表了黃玉婷小時候對環境污染的無能為力,運用比較抽象的方式,將人與自然的形體作結合,帶出人與自然到底是要相擁共存?還是人類只需要護擁自己?的問題,讓觀者自己反思。

照片

在「共存關係」系列作品中,黃玉婷將蝴蝶的蛹設計成人類胚胎的意象,來表示出自然與人類的羈絆與約束。 攝影/蔣岑苹

而「遐想自然」系列作品,則是代表黃玉婷面對環境汙染,由無力轉為平靜看待的一個過程,她表示,寧可要求自己,也不要求別人,希望透過自己的作品,營造出一種自然意象、型態,透過美好的意象讓人去遐想自然的美感,讓自然美好的意像回到大家的腦海中。

照片

「遐想自然」系列,是透過黃玉婷在觀看西定河時,腦中產生的遐想,所延伸出來的設計。 攝影/蔣岑苹

照片

黃玉婷將西定河中撿到的垃圾重新設計成,具有「依附在樹幹上的地衣」的自然意象。 攝影/蔣岑苹

而最後一個「多彩視界」系列作品,則是黃玉婷對自然的崇高想像,運用自己的作品,創造出一個多彩繽紛的世界,運用自然意象,帶出她心中預期的小世界,並透過作品,帶給觀者對未來環境的一種期盼,並著手維護環境。

照片

在最後的「多彩視界」系列作品中, 黃玉婷透過多彩的珊瑚意象作為設計基理,希望讓人們找回對喜愛自然的初衷。 攝影/蔣岑苹

黃玉婷認為,只傳達悲觀的能量是沒辦法讓大家去改善環境的,希望透過自己的作品以及理念,讓更多人去期待美好,共同維護環境。

回到家鄉 盼望觸動更多人的心

完成一系列的畢業作品後,黃玉婷選擇回到基隆設展。她認為自己就是由對家鄉的情感做為設計的出發點,回基隆展覽是最有價值的,她說:「我就是要回來觸動更多人。」在展覽結束後,的確有許多人主動發起西定河的淨河活動,開始重視當地水汙染的問題。

照片

黃玉婷選擇回到基隆開店,希望將重視環境的概念從基隆慢慢地擴散出去。攝影/蔣岑苹

為了讓自己的創作理念不在畢展後就停止,黃玉婷畢展後留在基隆開設了ADD飾不飾–獨創設計工作室,除了運用設計品繼續傳達塑料再生以及環保概念的價值,也開設金工課程與學員分享製作金工飾品的喜悅。黃玉婷表示,甚至還有人祕密地到店裡親手製作求婚戒指。

照片

黃玉婷在工作室內開設一日手做課程「藝啟匠吧」,分享金工與設計的喜悅。攝影/蔣岑苹

除此之外,黃玉婷也跟國立海洋大學的學生合作,只要學生把淨攤時撿到的垃圾帶至店內,就可以得到六五折的優惠,黃玉婷說:「不用多,只要一個垃圾就好。」為的就是希望能讓環保的概念落實到學生的生活中,也讓學生可以用比較少的錢得到自己想要的飾品。

看到舊生黃玉婷今天的成就,高中老師林宏偉表示,從高中一路到現在,他看到了黃玉婷的成長,甚至回到故鄉基隆創業,非常的欣慰,相信只要她有堅定的心,一定能成功。

盼運用作品 打破人們對環境麻木

基隆是一個靠近海洋的地方,黃玉婷也觀察到,只要路人隨手一丟垃圾,垃圾就會隨著風飄到河裡、飄到海裡,她認為一切的污染都是息息相關的。

照片

黃玉婷領養的狗狗嘟比,總是乖乖地陪伴主人設計具有環保概念的金工飾品。攝影/蔣岑苹

黃玉婷呼籲,希望大家先維護好自己家園,再慢慢擴及到其他地方。當我們長期處在被汙染的環境裡,人的意識其實會被麻痺,覺得環境這樣也無所謂。黃玉婷希望從自己的家鄉基隆開始,透過自己的作品,打破大家被麻痺的視覺感受以及意識,再慢慢將這樣的觀念擴散到其他地方。

西定河的髒亂,使得原本會打開窗戶相互聊天的居民漸漸自閉門戶,黃玉婷也希望透過自己的作品再次打開人與人溝通的管道,因此,她會鼓勵客戶到實體的店面來看商品,並藉此告訴客戶這些作品素材的來源,以及創作的理念。黃玉婷表示,很多人在理解她設計的理念後非常的認同,甚至會帶朋友來參觀,並主動解釋這些金工飾品背後的創作理念,她笑說:「就像是分享一樣,一個一個傳下去」,非常有意義。

採訪側記

這真的是第一個採訪到一半忍不住大聲呼喊「好喜歡」的設計概念。從一個對環境無能為力的小孩,到能夠運用設計解決汙染問題的金工設計師,黃玉婷展現出的是對家鄉的熱愛,以及對設計用不完的熱情,同業畢業於基隆女中的我真的深深被「學姊」打動,希望她的設計理念能持續發揚下去。

延伸閱讀

86設計公寓 基隆青年產業新動力

三歲起頭的職人路 — — 溫清隆創辦三藝金工 存續三峽的手作溫度

你知道全台哪條河污染最嚴重,哪條河越來越乾淨?三張互動圖表帶你看台灣河川污染情況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