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災民選擇留下 建築如何與水共存

文字-A A +A

 文/廖桂賢(美國華盛頓大學建成環境Built Environment博士候選人)

 果,莫拉克颱風是老天爺給台灣的下馬威,讓台灣嚐到不把氣候變遷當一回事的後果,那我們就必須借力使力,把莫拉克造成的國家危機成為轉機。也讓我們共同利用這個機會,將災情慘重的南台灣,一舉改造成能夠適應極端氣候的樂土,不要讓莫拉克颱風,成為一連串巨災的開端。

要怎樣改造來適應極端氣候?絕不是延續過去的錯誤,對河流、山林進行整治;絕不是在台灣美麗的山河中塞灌更多的鋼筋水泥。我們不能再一昧整肅自然環境,該到了整肅我們自己居住環境的時候了!

 根據台灣過往的災後經驗,大多數的情況下「重建」就等於複製災難發生前的硬體環境,當然,也一併將人與自然的衝突複製了回來,繼續硬碰硬。因此許多有識之士早已在媒體上殷切警告:急就章、無頭蒼蠅般地重建,只會讓災難重演。

 此時此刻,災民早已身心俱疲,讓他們能夠盡早回覆正常生活固然是急迫的人道考量;但長遠來看,此刻最重要的工作並非火速重建(在這篇文章中,「重建」意指「複製災難前的硬體生活環境」),而是以村庄或部落為單位,讓災民有一個舒適的暫時棲身之所(並非現存如難民營般的安置中心),並協助他們找到穩定的工作。同時間,政府、專業者、與非政府組織應與災民共同合作,對社區再造從長計議。

改變居住模式 遷村外的選擇
 被視為高危險的地區,許多人寧願死守家園、寧願年年把淹水的苦往肚裡吞,也不願意輕易離開家園。或許是固執,卻更是因為沒有其他選擇:若離開了自己熟悉的家園,即使免受水患或土石流的威脅而死,也可能因為在社經上的弱勢處境,最終還是死路一條。台灣目前有太多地方面臨這樣進退兩難的困境,並非「遷村」兩個字就可以輕易解決。

 對於僅有淹水之虞而沒有土石流危險的低窪地區,有一件事情能夠打破這樣的困境,就是改變居住模式。一方面,政府和有資源的民間團體,應該協助有意搬離易淹水地區的民眾遷居;另一方面,對於不願意、或沒有能力離開的民眾,則協助他們進行硬體環境的改造,打造適應當地自然條件的住宅。

現代台灣宅 忘卻過往原則
 「適應當地自然條件」本應是建築設計的最高原則,卻在現代建築的潮流中被建築師狠狠拋棄。放眼全台灣,從山上到海邊所能看到的現代住宅,從外觀到內裝形式可說幾乎一模一樣,許多還完全複製西方溫帶地區的建築形式。過去依照當地氣候和水文條件打造的建築,已被台灣人淘汰,冠上有懷舊情愫的「鄉土建築」;適應濕熱氣候的高腳屋建築,現在也只有在老照片或所謂的「落後」的東南亞一帶才看的到。工程技術的進展,讓台灣的建築形式不再受限於氣候和水文條件,只要改造外在「大環境」(以工程來阻擋洪水,試圖讓土地永久保持乾爽),再用冷氣機來調節室溫,住宅形式完全抄襲自然條件全然不同的西方也無妨。

 姑且不談此種作法所造成的環境破壞,在氣候變遷的世紀中,這樣的建築思維在保障生命財產安全上已經行不通了。每個人都知道,到了一個新地方就得設法改變自己來適應新環境;氣候變遷已經改變了台灣,成為許多人不認得的新環境,而且再也回不到從前;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不能天真地指望自己還能依循既往的生活模式安穩活下去。我們得改造自己、改造我們的居住模式、改造聚落的硬體環境,好因應氣候變遷的挑戰。

 莫拉克過後,我們要改造,不要原樣重建。為氣候變遷做調適,我們不只該從區域性的空間尺度來檢討改進國土規劃、以及水利和其他環境工程的弊病,也需要從居家的空間尺度來調整。如果中短期內無法徹底遠離洪水氾濫之處,那就學習跟洪水和平相處吧!

抗震高腳屋社區 或為解決之道

 純粹將建築物墊高並非上策。將建築墊高或許在雨量不大時可免於室內淹水,但若社區中所有的建築物都墊高了,仍然沒有給洪水適當的空間,只會讓水位升高,增加每一戶的水災風險。最好的方法就是向老祖先學習,打造現代高腳屋:將原有建築改造為高腳屋,將易淹水的社區改造為高腳屋社區。

 當然,現在台灣的洪水型態更加凶猛,與過去已不相同,要打造能夠承受現代洪流的現代高腳屋,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試誤、調整。南台灣受創後百廢待舉,正提供了一個大好的機會做革新,此時不做,尚待何時?

 如果我們不忍心讓那些住在易淹水區的民眾,每年重複著同樣淹水的宿命;如果我們不忍心年年看到災後的台灣,被迫吞下為數龐大的泡水垃圾;如果我們不忍心,看到人民納稅錢不斷被豪雨來臨時保證失靈、修了又壞、壞了又修的防洪排水工程吃掉;那建築人,也該是我們站出來發揮創意的時候了!

關於作者
廖桂賢,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建成環境博士候選人、美國賓夕乏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地景建築碩士、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學士。研究興趣在於永續城市的生態水文環境的規劃設計,曾在台灣任職於社區總體營造相關的非營利組織、並曾是西雅圖專門從事永續設計的建築公司Mithun, Inc.裏的一員。參與過多項獲獎的設計規劃案,也已取得美國綠建築協會所頒發能源與環境設計認證(LEED Accredited Professional)。曾與夫婿旅居德國,同時為美濃農村田野學會顧問,近日所出版的《好城市,怎樣都要住下來》一書,連續多周站上誠品書店的暢銷書排行榜

【延伸閱讀】
台灣本世紀末 逾一成國土將泡水》自由時報 2-Sep-09 林嘉琪報導
水岸住宅的隱藏成本》廖桂賢 12-Jan-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7.11.14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加入時間: 2007.11.14
1,526則報導
1則影音
3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碳捕捉非仙丹 為什麼CCS是油氣產業的虛假解方?

2024-03-04
瀏覽:
1,750
推:
0
回應:
0

又延誤!歐洲鐵路交通的極端氣候挑戰

2024-03-04
瀏覽:
1,683
推:
0
回應:
0

法國農民為何怒火中燒圍攻花都?

2024-02-26
瀏覽:
3,292
推:
0
回應:
0

生成式AI浪潮興起:AI有多耗電、耗水?

2024-02-26
瀏覽:
3,330
推:
22
回應:
0

和懸鈴木說掰掰 雪梨為什麼要汰換行道樹?

2024-02-15
瀏覽:
3,177
推:
1
回應:
0

當災民選擇留下 建築如何與水共存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211篇報導,共12,74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211篇報導

12,745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