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牌禁移工席地而坐 東協廣場管理陷兩難
【記者林傑立、孫佾妘、陶怡軒綜合採訪報導】北漂青年在近期成為熱門話題。除了北上就學或求職的國人外,在台灣更有一群遠離家鄉,來台尋找工作的移工〔註〕。位於台中的東協廣場,不僅提供他們假日休閒的場所,更販售各式東南亞特色商品。
在台移工阿美表示,他每周日都會與朋友到東協廣場購物,也肯定東協廣場的便利性。
台中市政府於2016年開始,針對東協廣場進行軟硬體改善,更成立國際移工服務中心,期盼打造友善移工的環境。但周圍新進駐的商家卻紛紛設置告示牌,禁止移工坐在走道上,甚至連花圃也在規定範圍,限縮了移工們的活動空間。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台中辦公室專員王俐婷認為,台灣社會面對移工的需求相對粗暴,唯有符合規範才會提供移工空間。他說:「我們發現滿高比例的移工,其實都有被趕過的經驗。」
台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則回應,有些告示由民間單位自行設立,而戶外範圍的公共空間由大樓管委會所管轄,必須要遵守他們的規章。
台灣國際移工協會曾批評,設立禁止席地而坐告示牌是不尊重移工自身文化的行為。但立牌上的禁止規範,其實主要影響的為印尼及越南移工,而沒有席地而坐文化的菲律賓移工,,則不會對此行為感到不舒服。
目前東協廣場聚集印尼、越南、菲律賓及泰國移工,告示牌看似影響全體移工,但其實各國間仍存在不少文化差異,甚至會演變成移工之間發生衝突的原因。
在台移工馬佑說:「我覺得有很多人坐在各處,對我而言不太舒服。」他說明,許多來東協廣場的移工國籍都不相同,例如菲律賓、印尼、越南,他們並不了解彼此的狀況,也因為語言不同無法互相了解。
東協廣場聚集了多元的移工族群,因為各自擁有不同的文化,難以用統一的標準規範不同國籍的移工。市政府與管委會在改善硬體的同時,也應顧及各國的文化差異,讓移工間減少因為語言及習慣不同所產生的嫌隙。降低彼此間的衝突,才能讓東協廣場真正成為多元文化共融的空間。
〔註〕依據勞動部統計處資料,外籍工作者分為「產業及社福外籍勞工」與「外國專業人員」。本文所指移工為外籍勞工。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