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文山留住記憶系列--開道碑

嵌入:
文字-A A +A

這是景美橋,也就是俗稱的第四代橋。在橋頭的景美國小圍牆邊 ,我們看到了高180公分、寬83公分、厚16公分的開道碑,這塊重要的石碑究竟訴說著怎麼樣的歷史故事呢?

距今200多年前,也就是清朝嘉慶道光年間,景美地區原在溪仔口的渡口因為淤積,而往上遷移到景美街口前,現今的景美街底,當年稱為頂街,是大文山地區的貨物集散地,包括大稻埕、艋舺、新店和木柵等地,都到這裡來做買賣,因而造就了景美街的繁華。

1907年日本政府開始整併水圳設施,1908年將木梘水橋改建為全台灣第一座水陸兩用的鋼筋水泥橋--瑠公橋,是橫跨景美街的第二代橋樑,上可行車,下可通水。

而原本流往景美的水圳,則局部改往景文街,景美街的舊圳道在廢棄之後,污水停滯、孳生病菌,日本便將此段圳道填平,以解決景美街的衛生問題。

在這同時,因景美街石門外通往木柵的阪路崎嶇不平,因而地方仕紳們便集結民眾,合力募資鑿穿山腳下的岩石,開闢平坦大道通往木柵深坑,也就是現在木柵路的前身。

 

開道碑立於1909年,也就是日本的明治42年,碑文由清末台灣最後一位舉人高選鋒先生所撰寫,記載瑠公圳改道後,舊圳道填平及興築木柵路的歷史,石碑原本立於瑠公橋橋頭的溪畔,後來在加築堤防時,台北市文獻會擔心遺失,變將石碑移往228公園保存。1996年在台北市文獻會提供資訊之下,景美人至228公園將他尋回,隔年在景美國小建校100週年時,重立於現在的位置,讓他繼續見證景美地區的開發歷史。

照片來源

文山學研究推廣社
梘尾。景美鄉土專輯  景慶社區發展協會編著

公民記者 紫蓮  真實心  採訪報導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6

加入時間: 2018.04.24

紫蓮

加入時間: 2018.04.24
19則報導
19則影音
5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50

寶湖田園夢 歡喜樂耕耘

2022-10-10
瀏覽:
5,022
推:
90
回應:
0
3:04

文藝書香各顯其能-種子書櫃

2021-12-22
瀏覽:
3,651
推:
42
回應:
0
2:36

環保手作工藝-樂土盆DIY

2021-11-01
瀏覽:
3,523
推:
27
回應:
0
6:08

仙樂飄飄處處聞-中國科技大學音樂會

2020-11-23
瀏覽:
3,370
推:
242
回應:
0
5:09

大湖普恩八十佃 百年傳承慶中元

2020-09-07
瀏覽:
5,581
推:
267
回應:
11
2:17

迎尪公巡田園-車巡遶境祐平安

2020-05-04
瀏覽:
3,493
推:
70
回應:
0
3:22

2020 梘頭百年 風華再現

2020-01-21
瀏覽:
6,357
推:
182
回應:
0
2:54

禮儀生的訓練--景美集應廟

2019-12-17
瀏覽:
4,170
推:
190
回應:
0
2:59

富麗興旺 有鳳來儀-富興社區

2019-11-03
瀏覽:
3,911
推:
61
回應:
0
8:43

金牌農村挖寶趣

2019-10-11
瀏覽:
4,799
推:
86
回應:
0

影像文山留住記憶系列--開道碑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470篇報導,共12,75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470篇報導

12,75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