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傳二A 廖偉捷/台中報導
「逗點之後,人生故事才開始。」
張秀菊基金會底下的社會企業—逗點青少年公益商店,陪伴了許多迷惘的孩子們走過人生關卡,幫助他們找尋方向和繼續前行的動力與勇氣,也讓孩子們明白,逗點之後還有無限的可能。
成立逗點咖啡廳 找回孩子自信心
根據張秀菊基金會的安置機構追蹤輔導紀錄統計顯示,離開機構後百分之七十的孩子都必須獨自面對就業的問題,但是由於在人際關係的應對以及就業態度、倫理上是尚未準備好的,導致在職場上常常遭遇挫折甚至退縮。不希望孩子因此成為福利依賴者,基金會的董事長張良卿先生與執行長郭碧雲女士在二○一○年決定成立了逗點青少年公益商店,透過咖啡廳提供孩子們就業之前的實習機會,在未來能夠與職場銜接,也期許給孩子們一個正向的工作環境去發覺自身較為不足的部分,進而練習、改善,增加自信心,找回繼續前進的動力與勇氣。除此之外也能將店內盈餘回歸基金會本身,繼續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青少年。
店內販賣的咖啡商品。 記者廖偉捷/攝影
銜接職場前實習 幫助更多失學生
「不同的做事態度造就不同的未來,其實在店裡比起咖啡泡的好喝,或是菜要煮的多好吃,我們更嚴格要求的是孩子們在職場上該有的態度和倫理。」社工專業出身的葉店長說,有別於平時私底下待人的輕鬆溫和,在工作時就會比較嚴格的要求孩子,包含上、下班的準時,面對職場上長官的態度以及如何與客人應對等等。通常機構內的孩子在十七、八歲,確定可以就業之前會到店內執行兩百個小時的實習,除了職場上的訓練,更以幫助孩子們改善遇到困難就選擇逃避,不太敢面對及處理衝突的不足為目標,因此在結束一整天的營業後他會帶實習生們做回顧,和他們檢討今天做了些什麼,學習到了什麼,又有什麼是需要改進的方式給予鼓勵及教育。
目前除了本身基金會安置部門裡的孩子也有其他社福機構轉介的孩子,機構內的孩子起初來到逗點難免會有「我又不需要為什麼要來?」的排斥, 「學習得當下可能很難意會到用意是什麼,那我們能做的就是溝通。」除了輔導員耐心溝通,也會透過離院生經驗分享的方式來引導。
另外葉店長提到,逗點也透過政府教育方案,與國、高中端進行合作,利用店內實習數折抵在校出席率的方式,讓不適應學校教育的孩子接受就業指導部門的職涯探索,提早讓他們了解未來的就業方向。像是今年十月有一場職涯探索的輔導梯次,但只會從十五人中挑選三個名額到逗點實習,也讓孩子們更積極的去爭取、珍惜這個機會,「無論是哪種方式進來逗點,我們都是想讓孩子們了解『逗點之後,人生故事才開始』。」
葉店長與實習生們相處如同家人。 記者廖偉捷/攝影
重拾我的夢想翅膀 逗點之後繼續前行
一走進逗點聽見親切又活力的招呼聲「歡迎光臨!」,她是林宜瑩,今年十七歲的她一年前也是逗點實習生,在二○一八年三月已經成為逗點的正式店員了。一年前透過機構的轉介來到逗點,實習方案是在逗點執行五天的職前訓練,之後再經由社工安排到適合的工作實習一個月。
一開始來到逗點,她對於這個陌生的環境很排斥,「我不知道為甚麼要來,對餐飲也沒興趣啊,不知道有什麼用處。」原本高中就讀普通科的宜瑩,從來沒有接觸過餐飲相關的工作,也不知道該如何跟大人相處,「但慢慢的接觸咖啡之後,才發覺到原來這麼讓我驚奇!」慢慢上手的拉花、手沖,帶給了宜瑩不一樣的成就感,原本不喝咖啡的她,甚至會在下班後閱讀一些咖啡相關的書籍,只為了更精進自己,找到了以往沒有嘗試過的興趣。
在吧檯工作的宜瑩。 記者廖偉捷/攝影
以前透過朋友的推薦下曾經到美髮店打工,卻沒有很大的興趣,做了兩個禮拜也就離職了,起初來到逗點,她以為也會是一樣的結果,沒想到這裡的店長、店員們私底下都像朋友一樣相處和睦,讓她漸漸放下心防,選擇接下來的一個月要留在逗點完成實習。
每天早上七點起床,要搭一個小時的車程到店裡上班,這也是來到逗點之後所學會的事情,「以前不太喜歡去學校,因為沒有動力吧,來到這裡之後,因為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也有興趣就比較不會覺得無聊、沒有目標。」
在逗點實習的日子裡宜瑩從不會自己搭車上班,總是要社工載她,到後來學著自己早起搭車,提前半小時到店裡準備;從原本喜歡到處亂跑跟朋友出去玩,到現在慢慢把重心拉回家裡,除了找到不一樣的興趣之外,最大的成長還是學會了要對自己負責,「我想如果沒有在逗點實習的那段時間,就沒有現在的我吧。」她堅定地說。
在短短一個月內上手所有店務,做事舉一反三、學的很快的宜瑩,在一個職缺的機會之下正式成為逗點的一份子。明年就滿十八歲的她,在工作之餘也在計畫存錢復學,或許偶爾還是會後悔當初荒廢的時光,但是也因為那些日子,才能造就現在學會更要堅定目標的自己。
宜瑩做的輕食與咖啡。 記者廖偉捷/攝影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