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不同的價值 大安溪部落重建分享
前陣子參加了一個論壇,題目是「大安溪部落共同廚房」的經驗分享,主講者為是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理事長林建治。不論是共同廚房的獨特經驗,或後段的討論,對我而言都有許多學習與思考。先簡單介紹一下部落廚房的由來與概念。
由於921大地震重創中台灣,大安溪沿線的部落也災情慘重,但這一震倒催生了部落廚房的想法,並隨著重建的
腳步,日漸凝聚族人的情感與認同。「部落廚房」所代表的是「共食共享」的核心價值,原來泰雅族就有這樣的傳統,部落中幾個較親密的家族往來密切,彼此照顧,且互助共享。大安溪部落的重建,也以部落廚房為中心開展各項服務,包括社區照顧制度的建立、獎助學金的發放、傳統文化的傳承紀錄,以及特色產品的開發等。
介紹就此打住。在此因應八八風災的重建工作,提出幾個或可進一步思考的觀點。首先是重建團隊與當地居民「關係的建立」,從近期關於永久屋、遷村的討論其實就能看到,不論政府或民間團體,都不適合再以「指導者」的角色自居,告訴災難經歷者應該怎麼做,也只有在充分的溝通之後,才有可能瞭解並尊重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試著協助居民共同在資訊對等的情況下權衡得失,做出決定。
其次,部落廚房的許多服務與計畫,是由「以工代賑」發想而來的。因為考量到短期工作的不穩定,對家庭的幫助有限,因此他們開始思考有沒有其他的可能,進而發展出蔬菜班、手工藝品製作。就因為「多想了一些」,所以「以工代賑」可以進一步帶入地方特色及部落文化,因為「多想了一些」,所以想到部落的婦女、長者能做些什麼?他們多想的當然不只一些,但若能釐清思考範疇的局限,多想一點就可以是很大的突破。
最後,一樣是關於災民安身的問題,有參與者談到災民遷村是為了安全,當下我思考的是「生命安全」與「文化傳承」兩個價值觀的衝突與折衷。但事情自然沒有憨人想的這麼簡單。離開土地等於離開了家園、祖靈,等於失去了傳承母語、文化的環境;再者,長期在山上生活的居民要如何在都市競爭,這又回到了生存問題;甚至可以再回頭想想,是誰破壞了住民原來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方式?始作庸者往往不是傷害的承受者,這檔事天天上演,雖感無奈,卻不能停止反省。
文/偉凱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