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台海戰場上的隱藏因子

2019/02/26 19:13
3,547次瀏覽 ・ 99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照片

一般在作軍力評估,大多以武器的數量、質量,以及現役與備役軍人的人數,作為評估戰力落差的標準。問題是,戰爭勝敗的關鍵,不僅只在有形的武器與人數,還包含戰場經驗與心理層面的意志決心。

自從台灣實施精實案之後,部隊的訓練強度、戰場認知、士氣與意志力,都在逐漸薄弱,對於整體戰力而言,這是一般人看不到的重大危機。尤其是在國家認同的忠誠度上,國軍原本的效忠對象是「自由、民主的中華民國」,但從總統直選之後,政客對民粹的操弄,從各種教育本質上,試圖淡化「中華民國」,造成國軍「不知為何而戰」、「欠缺效忠目的」的士氣危機。

相對於中國大陸的解放軍,入伍條件嚴謹,台灣就算是現在實施募兵制之後,入伍條件之寬鬆,幾乎等同完全不設限。更遑論在此之前所施行的義務役制度,許多人都是「不得不」而入伍。甚至就算入伍之後,找關係、想辦法,就算不能提早退伍,也至少希望逃離野戰部隊。所以,國防部長嚴德發在立法院所言:「我國防衛作戰有二階段,在第二階段戰力,現今8年內退伍的可後備動員兵力約90萬人」,其實這些後備軍人能有多少戰力,令人質疑。尤其當兩岸因為台獨問題而開戰,後備軍人是否願意投入,恐怕更是一大隱憂。

此外,「演訓」與「實戰」,這是看似相近卻差別甚遠的兩種概念。台灣現役的軍官將領,不要說是幾乎沒有實際作戰經驗,就算是接近實戰狀態的演訓經驗,恐怕也相當欠缺。而現役基層士兵對戰場的概念,更是幾乎只停留在戰爭片或電競遊戲中的場景而已。相對於中國大陸解放軍,不但軍事將領有實戰指揮經驗,而且中國大陸幅員遼闊,擁有各種地形地貌的演訓場域,就算只是一般演訓,都能使解放軍的官、士、兵對戰場有一定的熟悉度。所以兩岸在實質的戰備準備上,隱藏的差異也不容輕忽。

「戰爭是那些有權力作決策的人引發的,但死在戰場上的卻是那些沒有權力作決策的年輕人。」這是美國前總統甘迺迪,在古巴飛彈危機期間,對他弟弟羅柏所說的話。(資料取自:名人堂電子報)

當政客們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不惜製造兩岸軍事衝突的危險。當政務官為了確保官位而趨附上意,置全民於引爆戰火的風險之中,這不只是不道德,更是一種罪惡。若今天因為日本、菲律賓…等國在海上侵擾我漁民,相信國軍為了保護漁民同胞,絕對願意不惜一戰。(可惜歷任政府都畏懼外交問題而怯戰,導致漁民在海上作業,不但要與大自然搏鬥,還要冒著被他國勒索、殘殺的風險,相信這是台灣漁民內心之痛。)

但若是因為政客挑撥兩岸關係而導致軍事衝突,相信這些沒有權力作決策,但卻不得不走向前線的官、士、兵們,他們肯定會死不瞑目。

【國防部長嚴德發25日上午赴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時表示,我國防衛作戰有「戰力保存、戰力發揮」二階段,我們一定要承受第一擊,關鍵可恃戰力都採機動化。嚴德發強調,在第二階段戰力發揮上,會有一些反制作為,現今8年內退伍的可後備動員兵力約90萬人,常備部隊則可動員20萬人。】

(參考資料: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225/1386067.htm

 

#王孝聖新聞時事觀

#新聞時事論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