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漂浪」不孤單 戲劇演出生命故事

2019/03/02 20:00
4,578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房莛蓁、王郁雯/台北市報導】漂浪小劇團招募萬華地區的經濟弱勢者,透過戲劇演出,一方面喚起大眾對於貧窮議題的重視,另一方面藉由分享人生經歷,找回自我價值。往年的演出會邀請固定參與小劇團的大哥大姐一起參與,今年則是因為他們的身體因素不佳,改由年輕成員接棒演出,發展了一個以「家」為主題的劇本,探討無家者與其家人之間的關係。

行動圖書館計畫 翻開弱勢者的生命篇章

蘇品瑄是漂浪小劇團的創辦人之一,大學念的是台大社會系。升大三的那年,因為修了一堂「公共社會學」的實習課程,讓她接觸了許多關心不同議題的組織,並且開始思考社會學除了學術討論外,有沒有其他實務應用的可能性。

照片

漂浪小劇團的創辦人之一 — 蘇品瑄,在排練戲劇前和大家一起放鬆、展演身體。攝影/房莛蓁

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就是她與另外兩位同學當時接觸到的其中一個機構。協會的計劃是讓經濟弱勢者的故事能透過戲劇方式呈現,並將這個為期三年的階段性的計畫取名為「行動圖書館」。「每個人都有很豐富的故事,像是一本書一樣。我們用戲劇的方式展現,讓大家更理解經濟弱勢者的生活經驗。」蘇品瑄說。

戲劇遊戲解放身體 說故事找回尊嚴

每個禮拜天早上,漂浪小劇團邀請大哥大姐們來到位於剝皮寮的據點參加戲劇活動與小遊戲。大家在這邊一起唱歌、聊天,能夠徹底放鬆身心,以利接下來的生命故事分享得以更順利的進行。劇團團員郭堂安為台大戲劇系畢業,同時也是劇團創辦人的大學學弟,他說:「藉由解放身體的過程中,在這種比較沒有壓力的情況,會讓你更想講出以前可能不願意面對的生命故事。」

照片

排練前的劇場小遊戲,幫助大家放鬆身心。 圖片提供/漂浪小劇團

以二〇一七年的戲劇呈現為例,當時共有三位長者參加演出,訂出三個他們感興趣的主題作為劇本的發想,分別為「找房子」、「找伴侶」與「找工作」。演出前,他們會先進行劇場遊戲放鬆大家的心情,接著請長輩分享在這三種狀況下的人生經驗,以一分鐘演出來後,最後一起討論並結合三位長者的故事分享,就可以完成這齣戲劇了。

參與演出的成員之一「伯溫」曾在排練時和大家分享以前的工作。在成為經濟弱勢者之前,他在林務局管理牛隻,也有做過建築建設的工作。在一分鐘呈現中,他利用肢體動作模仿趕牛的動作,或是假裝自己在工地搬運物品,博得滿堂彩。

大哥「小胖」的生命故事分享也讓郭堂安至今印象深刻。經濟不景氣被公司資遣後,小胖失業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後工作不但沒找到,還在背後發現了一顆大疔子。沒錢就醫的小胖,當時不懂得運用社會資源的幫助,決定到監獄治病,走向「吃牢飯」一路。他帶著家裡的冷凍調理刀到超商搶劫,最終如願進了監獄、治好了病,卻也背上了前科。家裡的不諒解與前科的身份,讓小胖離開家庭來到萬華地區打零工,賺取生活費,成為別人眼中的「街友」。

小胖之後接受財團法人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的幫助。在一次協會與劇團的交流會中,他覺得演戲很有趣,因此成為漂浪小劇團的固定的成員之一。郭堂安還記得小胖一開始來到漂浪小劇團的時候,不怎麼搭理人,但是在玩劇場遊戲時,發現他很認真地聆聽別人說自己的故事,最後也願意分享自己的人生際遇,可惜後來因為身體健康因素,他不得不退出劇團。

大多人不會願意和大家分享過去失敗的經驗,但在小胖身上看不見怨懟的影子,反而是以平常心來看待不順遂的過往。郭堂安說,這種用平常心面對過去的失敗的態度,讓他很感動。

大哥大姊的分享,讓郭堂安看見了劇團的力量。他認為敞開心胸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某種程度上是將過去不論成功或是失敗的人生經驗賦予意義。「你願意回頭去看過去的勇氣,本身就是比單純有錢過日子還要重要太多了。」他說,漂浪小劇團雖然不能具體改善無家者或經濟弱勢者的經濟狀況,卻給他們一個找回尊嚴的地方。

成員招募困難後 青年接棒演出無家者議題

漂浪小劇團成立至今已邁入第四年,一路上困難重重,在招募新成員方面,一直是令劇團頭痛的地方。劇團初期透過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的幫忙找到了一些街友加入,假日時會到艋舺公園宣傳,增加自身的曝光與討論度,但成員的人數一直沒辦法穩定。蘇品瑄表示,對於經濟弱勢者來說,經濟是首要解決的問題,所以有些人會選擇假日去工作,而不是留在劇團裡演戲。

劇團排練結束後,免費的便當供大家食用,一開始也是大家願意加入的原因之一,但後來因為經費的因素停止便當供應後,造成了一部份人的離開。蘇品瑄說:「我們可以感覺到他們對活動是有興趣的,可是對他們來說,現實的生活更沒有辦法去克服或對抗的時候,沒有食物可能對他們來說,參加這個活動就不會是首先的考量。」

今年,由於之前固定參與劇團活動的三位長輩們身體欠佳,皆陸續離開劇團。年輕的成員開始思考劇團轉型的可能性,首度嘗試改由年輕人演出,發展了一個以「家」為主題的劇本。劇本主題發想同樣是透過大家共同的制定主題與討論,最後希望可以延伸無家者與其家屬之間的故事,讓更多人可以在戲劇中看到這項議題。

照片

年輕的劇團成員們每週會聚在一起排練、討論劇本,發想以「家」為主題的戲本。攝影/房莛蓁

負責戲劇編排的導演張新說,主題之所以為「家」,是因為家不只是無家者關注的議題,更是每一個人共有的經驗與回憶。「我覺得以我們立場來講他們故事,其實是沒辦法做到的事情,因為我們沒那個經驗。後來想到的方法其實是說,找一個我們都共同有一個經驗,從這裡去發展。」他說。

一起來參與排練的楊先生則說,他沒有街頭流浪的經歷,也並非無家者,一開始很難想像無家者的生活,讓他很擔心無法詮釋好自己的角色。上網搜尋資料後,他接觸了從未碰觸的無家者議題,讓他回頭反思自己與家庭之間的關係。「在寫獨白的時候,會去反思說我跟家裡相處上有某些東西需要改進,是不是在態度上、語氣上有不好的地方。」

透過漂浪經歷 提供可學習的人生態度

郭堂安認為,參加劇團能聽見大哥大姐娓娓道來一個個波折的人生故事,是一件很感動的事情。儘管每個人的際遇不盡相同,可能是流浪,也可能處處漂泊、居無定所,但蘇品瑄說,並不用把「漂浪」想的太過負面,因為他們也可能從 「漂的過程中 」獲得新的人生與體悟。

「他們很有勇氣去談人生經歷,而且那些人生經歷不見得是正面的,很多都是失敗的,像是婚姻失敗、生意失敗等等,他們都走過來了,我們或許是準備要經歷這些事情,所以他們發展出來的人生態度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她說。

採訪側記

晚間七點左右,來到位於剝皮寮的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據點,一起參與劇本排練的過程,也親自看見利於身體展演的劇場小遊戲是如何進行。還記得採訪時郭堂安曾說,他們平常每個人都各有工作要忙,但是大家都願意為了劇團計畫的執行而抽空來參與活動,可以說這個組合非常難得。聽到這邊,不禁令我打從心底的佩服這群人,他們願意為了一群素昧平生的人默默付出著時間與精力,值得學習!

延伸閱讀

幫助街友找回自信 重返社會

舊物革新創商機 街友不再漂泊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