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堅持自我 陳秋美不一樣的交趾生活

2009/10/07 03:11
4,672次瀏覽 ・ 3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鍾侑玲/嘉義報導】

  「我想要做我自己,而且我一路以來都做我自己。」嘉義交趾陶藝師陳秋美強調。不被傳統交趾陶藝師所接受,陳秋美靠著自我的執著,一點一滴地在交趾陶界捏塑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照片

交趾陶藝師陳秋美正在製作黑面琵鷺的交趾陶板。記者鍾侑玲/攝影

 

  大學畢業後從事廣告設計的陳秋美,婚後卻成為全職的家庭主婦。從未聽過「交趾陶」的她,因為電影「第六感生死戀」,而接觸了這個改變她一生的陶藝。「我本來要去學手拉坏的,但是老師看到我的資歷,建議我去隔壁學交趾陶。」陳秋美說。本來像個小女孩般抱持著對電影情結的美麗憧憬,卻意外遇見了交趾陶這「黏人」的陶土。

  一開始只是玩票性質的陳秋美,卻因自己趨近於固執的執著,被這個黑色陶土「黏」住了,並「黏」出了一位名列交趾陶館的交趾陶藝師。但是,懷抱著熱情的陳秋美,在拜師時,卻苦嘗閉門羹的滋味。陳秋美表示:「他們跟我說,他們要的是學徒,而不是學生。」就是這樣的一字之差,讓她在接下來的釉色調配上陷入極大的困境,也促使自己的丈夫投身調配釉料的工作。

  當陳秋美第一次用丈夫特地買給她做為生日禮物的窯,燒製出未上釉的交趾陶半成品時,興高采烈前往鶯歌買釉的兩人,卻被鶯歌的商人「笑」了回來。早期,交趾陶的釉色只限於師徒相傳,拜師不成的陳秋美為此興起放棄的念頭,沒想到丈夫卻篤定地說:「造型你來做,釉色我會負責。」從那天起到第一次成功,已是兩年後的事情。化學系畢業的丈夫投身釉料的製作,熟悉化學元素的變化,也讓陳秋美的交趾陶色彩,較一般藝師更為豐富多元。

  交趾陶是一種勞累繁重的藝術創作,陳秋美的丈夫始終表示支持:「不然她沒有上班,一直看電視、上網,日子也會很難過。」身為小兒子的張鈞易印象最深的是母親作陶時的「焦慮」,但卻認為每個人心中都要有一個寄託,否則會感到孤單、無聊。「像我就從不擔心我媽,因為我知道她一直很忙。」張鈞易說。

  出身美術科系的陳秋美,從交趾陶的題材到顏色,都不同於傳統的交趾陶藝師。但陳秋美卻強調:「我不是排斥傳統或討厭傳統,我只是把傳統讓給其他人去做。」在陳秋美心中,傳統與現代是一種歲月的累積,沒有傳統就不會有現代的產生。創作初期的陳秋美,作品以傳統的麒麟、祥獸及各式神祇為主。但這樣的作品卻漸漸地無法滿足陳秋美「叛逆」的心,在身旁朋友的鼓勵下,她開始尋找自我的風格。

照片

交趾陶藝師陳秋美做的公雞造型杯墊。

記者鍾侑玲/攝影

  然而,對傳統交趾陶藝師而言,陳秋美的作品根本不能算是交趾陶,也曾因而慘遭退件。面對這樣的情況,卻不曾打擊陳秋美讓交趾陶走入生活的信念。陳秋美的作品類型,包羅萬象。從一般擺設的陶板壁畫、香爐、杯墊到飾品,皆是獨一無二的作品。曾經,陳秋美的弟妹請她製作四十隻魚飾品,雖能以灌模的方式,製作相同造型,但陳秋美卻堅持不重複任何的樣式。此外,陳秋美將交趾陶與其他物質做結合,與竹山的邱錦緞老師共同製成了一組竹製燈座。

  曾有許多人稱讚陳秋美是個天生的藝術家,陳秋美卻不這麼認為。她也不相信靈感會憑空而來,而是在實際製作的過程一點一滴累積而來。此外,還需要看各類的展覽充實自我。她強調,現在的成果是花費許多時間才能取得的經驗累積,廢棄失敗的作品往往多於成功。曾經在一個夏天的中午,張鈞易看見母親在戶外的工作室,為了一件作品卻連電風扇也不敢開。反問母親的辛苦究竟是為了什麼,卻是連陳秋美自己也不知道的一種執著。

  現在的陳秋美,尚未出現一個滿分的作品,並謙虛的認為自己並非一個陶藝家。因為,她認為交趾陶只是陶藝中的一小部分而已。雖然已因身體因素而減少作陶時間,但她強調:「我會做到我不能再做的那一天。」無論如何,陳秋美豐富多樣的交趾陶作品,已為交趾陶的世界帶來不一樣的新視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