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人的燦爛時光:緬甸街上那些事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梅映雪、宋皖芯/臺北市報導】登山拜廟尋訪緬甸當地宗教習俗,設攤提供奶茶和烤餅的下午茶體驗緬甸到地的飲食文化,「緬甸街計劃」隸屬於東南亞主題獨立書店「燦爛時光」,記錄居住華新街的緬甸華僑過去生活的點點滴滴,致力於緬甸文化的在地推廣。

「緬甸街計劃」的出版刊物。攝影/宋皖芯

華新街 緬甸華僑聚集地

緬甸街,指的是位於新北市中和區南勢角一帶的華新街。華新街上的居住者,主要都是來自緬甸的華人移民。他們當中較爲年長的一輩,有許多曾經歷過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發生在緬甸的「排華事件」, 爲了更好、更安穩的生活,他們來到了當時經濟發展正處於黃金時代的臺灣。那時的臺灣是名副其實的「亞洲四小龍」,而這些來自緬甸的華人,也在這片島嶼上,撫平了昔日的創傷,落地生根。

這個活動開始的緣由,是希望緬甸街的故事以及過去背井離鄉來到此地的人們,在當時對他們而言還可説是一個「新」環境的臺灣,一路走過的點點滴滴 — — 能夠被記錄下來。年僅十歲就隨父母來臺的緬甸華僑楊萬利談到這個計劃起源的初衷,她說緬甸街是她從小長大的地方,正是爲了有這樣的一份感情,因此也希望這樣的一份歸屬能夠找到更多的連結和共鳴。

「緬甸街計劃」 成立之初即得到「燦爛時光」在團隊組成、人力分工以及出版印刷的幫助和支持,同時這份提案也獲得文化部的經費補助。今年是計劃推展邁入的第二個年頭,萬利也帶著「緬甸街計劃」自成立、推廣和開展以來,經歷了過去一年的成果,以企劃提案的方式在華山文創園區進行呈現。呈現的所在是一個青年創業的交流論壇,名爲「青年村落」。

而過去的一年以來,「緬甸街計劃」開展了一系列推廣緬甸文化的活動,旨在希望大衆更多地接觸和認識緬甸人的生活風俗。

「緬甸街計劃」的相關周邊。攝影/宋皖芯

在地文化 體驗生活

今年五月舉辦的「上山尋佛塔」活動,主要是通過團體登山、拜訪寺廟的方式來增進大家對緬甸宗教的瞭解。這座山,鄰居都叫它作「麻將山」;而寺廟的名稱,則被稱作「緬甸佛塔」,裏面供奉的神像叫做「八面佛」。緬甸是佛教之國。雖然作爲一個多宗教的國家,名義上緬甸沒有官方的國教。但實際上,當地的國民高達百分之八十五以上都是虔誠的佛教徒,信仰成了他們賴以生活的精神力量,每日禮佛也成了緬甸人相當重要的生活習慣。從一九六〇年代開始,因為排華政策而移居台灣的緬甸華僑,身在異鄉,對於信仰卻一以貫之,這便是該活動立意探討的核心。然而適逢當時迎來「史上最熱的五月」,故而參與人數不多。

時隔兩個月后的七月份,他們又在華新街開了一個美食區,提供緬甸當地的奶茶以及其他道地風味的烤餅等點心。希望藉此提供人們體驗緬甸飲食文化的機會來增進人們與緬甸的接觸和連結。而這一次,或許是因爲有美食的號召,活動的響應和參與異常熱烈,萬利回想的時候不禁笑嘻嘻地猜測道。

上述兩個活動算是「緬甸街計劃」啓動以來付諸實踐的重要典例。

緬甸街上那些事

除此而外,「緬甸街計劃」也分別在每一個季度推出一個專屬刊物,上面登載有關緬甸當地的風土民情,衣食住行等五花八門的主題皆不設限,同時也有華新街一帶老一輩的華人移民談起家鄉生活的點點滴滴,甚至也觸及當年排華事件猶帶傷痕的過往。

《Mingalar par 緬甸街》於二〇一八年四月正式出版創刊號,本期的封面故事「包著青春的破酥包」,也就是萬利母親阿芬的生命故事。萬利希望透過自己和家人的講述拋磚引玉,從而鼓勵華新街上的緬甸僑民能夠陸續響應,積極地分享自己的故事。

創刊號第七頁中寫道:「一九六〇年代緬甸軍政府上台後,實施一連串經濟改革,光是『大票變』(類似舊台幣變新台幣的「四萬換一塊」)阿芬就遇到三次,小時候雖然還不會用錢,但有印象『大票變』之後舊錢就不能用了,婚後又變過兩次……這一番經濟變革造成民生動盪,搞死了很多人,但對於做小生意的阿芬來說,只要手藝還在,錢是可以變出來的,在那個動亂的時代,阿芬用雙手撐起全家。」

其實在最初,長輩們的態度是不願多談的,對他們,過去這段並不光彩的經歷不值一提。對此,萬利也花了很長的時間來説服他們、甚至可以説是軟磨硬泡地 — — 希望他們能夠相信,每一段過去都有獨屬於它們的價值。

這些刊物用繽紛鮮艷的色彩進行精美的印刷,薄薄的内頁記錄著那些時光的過去和現在,當下的生活、習慣的土地,以及舊日的家鄉。隨著這些讀物的順利出刊,長輩們的態度也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他們開始支持並期待下一期刊物的到來,并且喋喋不休地向她主動詢問,講到這裏,萬利的臉上露出了滿足和開心的笑容。

而刊物的出版和各種活動的企劃及推動,「燦爛時光」給予了人力、物力的大量支持,不僅負責讀物的出版工作,同時也提供人力組成團隊進行協助。每一次活動的策劃,都有這幾位小組成員的努力和分工。「燦爛時光」提供的人都是自家的員工,而書店的老闆張正有時甚至讓他們利用工作時間當中不太繁忙的部分,撥冗參與「緬甸街計劃」的工作。對此,萬利也説,她由衷地感謝書店本身、感謝書店的老闆,也感謝自己小小的團隊。

給異鄉人一份歸屬,給他們一個發聲的園地。這個面向東南亞新住民的主題書店,絕對不只是説説而已。多年來,他們始終一本初心,將這個口號付諸實踐。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燦爛時光,這是書店當時成立之初的理念,至今未改。而緬甸街上那些事,點點滴滴都是屬於他們自己的流金歲月,也是值得大家共同分享的燦爛時光。

採訪側記

萬利的敘述溫暖陽光而且鼓舞人心,的確頗具導覽員的特質。而作爲一間「有尊嚴的二手書店」,「燦爛時光」所名不虛。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燦爛時光。某種程度上,我們或許都是異鄉人。

延伸閲讀

推廣公平貿易 傳承手作智慧

台灣首創性別廣播 為平權發聲十四年

手作烘焙品 一圓慢飛天使的夢

更多報到請看生命力新聞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4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66則報導
2,271則影音
707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08

劉啟葦返鄉 用水簾溫室 立體化種香菇

2024-04-17
瀏覽:
1,504
推:
1
回應:
0
2:48

辦詩報、做廣播 府城舊冊店守護台語文學

2024-04-15
瀏覽:
2,319
推:
2
回應:
0
1:49

女同志出國生子 盼台灣開放同婚人工生殖

2024-04-10
瀏覽:
4,293
推:
2
回應:
1
3:10

李子銘用三種好菌 養無毒魚蝦

2024-04-08
瀏覽:
5,081
推:
1
回應:
0
2:23

不老棒球 八十歲球員揮出新人生

2024-04-05
瀏覽:
12,223
推:
47
回應:
0
1:56

林口有機村 種給自己吃的有機蔬菜

2024-04-03
瀏覽:
6,026
推:
0
回應:
0
1:43

輝耀有機農園 打造社區菜市場

2024-04-01
瀏覽:
6,773
推:
2
回應:
0
2:54

茂林牧場的友善雞蛋 快樂的雞生快樂的蛋

2024-03-29
瀏覽:
5,183
推:
0
回應:
0
3:00

排灣族夫妻翻新琉璃珠 荷蘭人越洋來觀賞

2024-03-25
瀏覽:
5,921
推:
0
回應:
0
2:10

不被成衣打敗 日新西服堅持手作

2024-03-22
瀏覽:
4,689
推:
0
回應:
0

異鄉人的燦爛時光:緬甸街上那些事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24篇報導,共12,78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24篇報導

12,78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