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的地下屋

文字-A A +A

拼板舟和地下屋算是蘭嶼原住民文化的兩大特色。地下屋的最大優點,就是可以躲避颱風。耆老導覽說,以前蓋地下屋,光是準備建材就要花5到6年的時間。一方面要上山砍樹和搬運木材,另一方面要搬運石頭用來整地。地下屋等於是在地下挖一個大坑,把房子蓋在坑裡面,因此,只有蓋在坡地上,才能排水。四面邊坡都用石塊堆砌擋土牆,在沒有鋼筋水泥的年代,可以把擋土牆堆砌得那麼平整、方正,實在不簡單。

房屋內部橫隔成前、中、後三部份。最前面是客廳和起居室,中間是臥室和廚房,後面是儲藏室。屋後則有禽畜籠舍。另外會在房屋前院蓋一間獨立屋,作為工作室,用來紡紗和製造工具。屋前高地,會斜插一些長條形鵝卵石在地面,他們稱為靠背石。空閒時,就坐在地面上,靠著靠背石看海。

長條形臥室類似和式通鋪。若面向房屋,臥室的左側是廚房,接著是女人睡覺的地板。中間睡小孩,右側睡男人。臥室的右側則是烘乾飛魚的場所。睡覺時,不用枕頭,頭部朝外。但地板約呈15度向屋內傾斜,因此,睡覺時,頭部位置比較高,還滿養生的。耆老導覽說,床板有斜度,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小孩尿床時,會從腳部位置直接流出去。

地下屋內沒有廁所,晚上方便必須跑到海邊去,挖洞埋在土裡。耆老導覽說,蘭嶼人認為,穢物應該儘量遠離住家。

在屋內生火煮食、烘烤,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把木造房屋和茅草屋頂燻黑,避免蟲蛀。缺點則是容易引起火災。所以屋內都會擺放一個陶甕作為「保險櫃」。

臥室右邊吊掛男人禮服,看起來像是盔甲。左邊則是女人上山挖芋頭的行頭。挖芋頭都是集體行動,先有儀式再出發。行頭有遮陽帽和遮陽背板,以及與身體幾乎同高的挖芋頭木杖,上面有雕飾,既有藝術美感,又有實用性。屋內吊滿羊角、豬牙、魚皮,以及擺置各式各樣的工具和用品。用餐在臥室,接近屋頂位置,有一排類似火車上的貨架,作為櫥櫃。

蘭嶼人把姑婆芋的葉子曬乾,作為包裝紙和尿布。用草木灰作為清潔劑,還有一些曬乾了的草藥。根據耆老導覽的描述,烤鹹豬肉滴下來的鹹豬肉油,是他們的萬靈丹,既可外敷,也可內用,非常珍貴。晚上照明則使用燒耕燒剩的蘆葦稈。他們很早就知道,在晚上用光吸引飛魚的捕魚技術。早年就是用蘆葦稈綁成一束成為火把,出海捕飛魚。船上要用陶甕裝木炭火種,以便隨時可以點燃火把。

捕飛魚體驗,是蘭嶼觀光的特有活動。不過有季節性,大概在3月至5月間。日期由紅頭部落排定。觀光客捕飛魚體驗活動,搭的是柴油引擎船,用LED燈。飛魚看到燈光會快速游過來,用類似捕蝴蝶的長柄網撈起來。美中不足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柴油引擎過於老舊,船上柴油味很濃,會暈船的人有點慘。

耆老導覽解說,島上六個部落,生活圈各自獨立,風俗習慣多有差異。東清部落的人,算是最古老的原住民。其他5個部落的人,則是後來從菲律賓移居過去的。

蘭嶼人的豬、羊、雞大部份採放養方式,馬路上,可以看到成群的羊和豬。母豬帶著小豬到處閒晃,都不怕人。反而是狗變成弱勢族群,看到羊群和豬群必須繞道,感覺滿有趣的。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2.07.28

Anthony

加入時間: 2012.07.28
455則報導
76則影音
1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談談不在籍投票問題

2024-03-23
瀏覽:
1,305
推:
0
回應:
0

五權憲法可行嗎?

2024-03-12
瀏覽:
2,227
推:
0
回應:
0

二二八事件是臺灣人民的抗暴運動

2024-02-27
瀏覽:
3,214
推:
0
回應:
0

2024年大選的板塊變化

2024-02-05
瀏覽:
5,226
推:
0
回應:
0

主管機關竟然放任不管

2024-02-03
瀏覽:
4,831
推:
0
回應:
0

探討騎樓和公共開放空間的公益性

2024-01-27
瀏覽:
3,330
推:
0
回應:
0

有權無責的違建處理制度

2024-01-23
瀏覽:
3,056
推:
0
回應:
0

對2024大選結果的觀察

2024-01-16
瀏覽:
4,608
推:
1
回應:
0

對「雞蛋之亂」的一些看法

2023-10-04
瀏覽:
4,403
推:
0
回應:
0

臺灣 -- 一個被聯合國遺忘的國家

2023-09-02
瀏覽:
4,333
推:
0
回應:
0

蘭嶼的地下屋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479篇報導,共12,75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479篇報導

12,75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