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大城小河,溫州街45巷塯公支圳初探
溫州街45巷內,一個Y字的路口,就是塯公圳的所在地點。
在台北市區,隱藏著一條結合文化、生態,以及建築工法的小河。早前在羊的blog裡曾經介紹過塯公圳,就被那美麗的沿岸風景還有魚龜(真的是有魚和烏龜:p)給吸引,在台北這樣的地方,居然還隱藏著擁有文化力的祕境(嚇)。
趁著某天下午,硬是拉了段大、羊、阿蛇,以及牛仔包五人,造訪這個規劃長達7年的塯公圳,還遇上一手促成塯公圳景觀的大學里里長高羅美惠阿姨,藉由里長阿姨的現場解說,讓我們再上了一場無價的文化力燃燒課程:p
不囉嗦!馬上燃燒文化魂!
我們現在看到的,其實這是一條支圳,塯公圳早在1745年,由
郭錫塯興建,歷時二十餘年完成。
民國61年(1972)塯公圳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加蓋工程後,這個塯公
圳支流,已經是塯公圳在台北市最後的命脈。(在台北縣新店溪
碧潭圳頭,有一段至景美溪約五公里的渠道,是保留較完整的塯
公圳原貌,附近僅有不超過三百公頃的農田在繼續使用。)
從另一端看過去,有許多植物和動物的解說牌,可惜有一些字不太
清楚。
水域植物的特性,塯公圳採用最新的生態工法施工,在圳旁的複層
植栽綠帶。
貴重物品發現!涼亭型的太陽能供電系統發揮圳水濾淨及灌溉等自
動化、省電的水循環功能。
本次文化魂燃燒指導,高羅美惠阿姨,每天都會來這裡看看巡巡
的熱血阿姨,更沒想到原來她就是大學里里長!也是促成塯公圳
復活的主要推手。
齊聚太陽能亭的大家,段大真是有夠黑的局外人= =後面是在
撈花草的高羅美惠阿姨,真是入鏡不忘燃燒文化魂啊(?)
參考連結:
塯公圳歷史 via 某台大生
打開塯公圳的歷史相簿,道出水圳與社區的前世今生 via 崔媽媽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