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高雄低收一類之「非靠救助無法生活者」 曾麗燕議員(1部影片)

2019/06/01 15:02
4,760次瀏覽 ・ 8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高雄低收一類之「非靠救助無法生活者」  曾麗燕議員(1部影片)

照片

高雄市第 10 選區  前鎮區、小港區

 

5月31日上午在高雄市議會市政總質詢,曾麗燕議員長期關心高雄低收一類78戶權益,規定條文中「非靠救助無法生存」過於籠統,其他五都都沒有這類規定,請明確指出什麼是「非靠救助無法生存」,如何證明「非靠救助無法生存」?曾麗燕議員表示高雄這兩個月人口又出現負成長,請問市長具體的人口成長政策為何?

以下是質詢全程實況。

一、六都低收一類(台北收0類)申請規定如下:除了高雄以外,都是以無工作能力與無財產為規範。

   六都低收一類規定表:

都市      低收類別                    規定                                                          內容

台北市   低收0類      第0類,全戶均無收入。                        每人可領取16,580元生活費;第三口以上領13,800元。

新北市  低收1類  全家人口均無工作能力且無收入及無財產。  戶內每人每月補助生活費新臺幣11,920元。

台中市  低收1類  家庭人口均無工作能力,且無收入及財產。  符合一款扶助戶,戶內補助人口每人每月補助10,679元

台南市  低收1類  家庭人口均無工作能力, 且無收入及財產。  符合一款扶助戶,戶內補助人口每人每月補助10,618元

桃園市  低收1類  全家人口均無工作能力且無收入及財產。   符合一款扶助戶,戶內補助人口每人10,618元

高雄市  低收1類  家庭應計算人口均無工作能力,且無收入、無一定財產、無收益,非靠救助無法生活者。  第一類列冊人口每人每月1萬2,324元

二、只有高雄市還多加了一個「非靠救助無法生活者」。

三、看一下2016年高雄低收一數類的戶數。這是2017/1/14聯合晚報的資料

照片

四、請看一下,當時高雄市是全國低收戶最多的城市。但是到了2018年底,再看下表,順便將2016年與2018年的低收戶數目做一個比較(內政部資料):

都市        2016      2018     增減

高雄      20,781   17,979   -2802

台北      20,667   20,803   +136

新北市   19,698   18,919   -779

桃園市     7482     8,754   +1272

台中市   17,852   19,035  +1183

台南市   10,129   10,028    -101

五、我們看到,從2016年以來,台北、桃園、台中的低收戶都是增加的,桃園增加了1272人、台中增加1183人:新北、台南和高雄是減少的,台南101人,新北是779人,高雄最多,共2802人。

六、我們再看低收一類戶數,總共是78戶,台北是1863戶、台中是396戶、連台南也有301戶。再按照比例來看,高雄低收一類佔低收總戶是0.43%,全台灣只比新北市高。但新北市低收戶減少的數量大概是高雄的1/4,還比高雄人道。(內政部資料)

 

都市   低收1類戶數   佔低收戶百分比%

高雄         78                    0.43

台北       1,863                 0.89

新北市      69                   0.36

桃園市      41                   0.46

台中市     396                  2.08

台南市     301                  3.00

七、本席的問題來了,請問,這兩年來,高雄2802戶低收戶去哪裡了?是不是貴單位以「非靠救助無法生活者」這個規定給排除的?請社會局回答。

八、議員回應:社會局,本席要講的很簡單,這段時間以來,我們收到非常多低收戶的求救,這個數字一看就知道,非常嚇人,六都裡面沒有哪一都是這樣做的。本席希望您們明確界定「非靠救助無法生活者」的意思是什麼?這一句話太過模糊,等於是讓社會局自由心證,這樣對低收戶來講根本就無所依從,不知道該怎麼樣證明「非靠救助無法生活」,你們看看其他五都也沒以這樣的規定,為何高雄一定要有?另外,我們面對預算問題,減縮低收的人數是可以接受,問題是一下子大砍2,800多戶的支出,這裡面到底有沒有被錯砍或是真正有需要的人?本席希望你們能夠調整一下規章,以現行其他五都的制度為參考,或是明確界定「非靠救助無法生活者」的意思,讓執行單位能有一個明確依循的內容。

 

陸、高雄人口負成長,市長是否有具體政策?

一、造神過頭?韓總「當選月」高雄人口逆成長|三立新聞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bZGuTpzCoE

二、市長,我們不談政治語言,但是看一下表中的人人口增減。

      高雄市政府人口統計資料

月份                 人數           人口增減

2018/11     2,773,001         +377

2018/12     2,773,533         +532

2019/01     2,773,607           +74

2019/02     2,773,596            -11

2019/03     2,773,271           -325

2019/04     2,773,229             -42

三、從2018年11月開始是有增加的,到今年一月共是增加了983人,2018年10月跌到谷底,高雄總人數是277萬2624人;到今年一月是277萬3607人。

四、但是今年的2月和3月、4月人數又開始往下掉,又少了三百多個人。

五、本席不是要和市長討論幾百人搬進高雄,或是幾百個人搬出高雄的問題,而是要怎麼讓高雄成為一個年輕人願意留下來的城市。

六、除了人口外移之外,高雄各區之間人口數也有移動,鹽埕、苓雅、前鎮等區,因為商圈轉移、重劃區建置多寡等因素,導致人口外移,其中又以苓雅區減少1.3萬人、前鎮區減少1萬人最多。現在人口數呈正成長的區域,是鳳山、仁武、大寮、楠梓等市郊地區。

七、過去8年北高雄人口增加1萬2716人,南高雄則大減3萬2349人,都市內人口移動明顯。

八、再加上連續4年高雄嬰兒死亡率六都最高,和六都做比較,統計這四年來,高雄嬰兒死亡率落在千分之四點二到五點六,每一年都比其他縣市來得高,成了六都之冠。

九、光是107年就有111位小生命夭折,其中一半撐不過七天,而進一步比對死亡嬰兒分布區域,集中在工業區岡山左營楠梓、大社仁武鳥松、前鎮小港、大寮林園等工業區域,是否和空氣污染或工業污染有相關性,民眾希望高雄市政府能進一步重視,探究原因。

照片

十、市長,本席想請教您,對於我們高雄南邊的小港、前鎮,該如何找回失去的人口?另外,高雄將來將以什麼策略,吸引其他縣市的人來此定居?還有,面對人口已經外流了,每年嬰兒死亡率還是六都最高,請問市府該怎麼解決這些問題?

議員回應:好,市長。本席不想討論政治語言,過去選舉時的人口期望我們可以當成是願景,現在重要的是高雄該怎麼重新成為南部吸引人潮的都市。

過去台北和高雄是南北兩個大經濟引擎,分別吸引來自周遭縣市的人來這裡工作、定居。高雄就有許多屏東、台南、澎湖、甚至嘉義地區的人移居來此,我們也是和台北一樣的大城市。

現在卻卡在沒有工作、薪資過低的問題上,這個城市不再具有吸引力,也造成今天人口外流的問題。雖然一個城市的人數多少和城市發展並不是相對的指標,像台北市也不過在六都中排第四,但是只要是有足夠的人就會帶動消費、也能拉升經濟的流動,這是不會變的道理。

另外,本席也希望能由亞洲新灣帶動南區小港、前鎮的發展,畢竟這裡有海有景,也有許多新的設施,是能媲美國外的好區塊,希望市長能幫忙好好建設這個區塊,讓外流的人能回來,在這裡生根、成長。

對於有可能因工業污染問題引發嬰兒死亡率六度最高的問題,也要請市長和團隊嚴格控管工業污染,長期更要思考怎麼讓高雄工業高值化,不但要提升產值、創造工作,更要保護我們的下一代安全及生活權益。

(以上局處長答詢文字省略)

高雄低收一類之「非靠救助無法生活者」  曾麗燕議員

資料照片來源:高雄市議員 曾麗燕、高雄市政府、高雄市議會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