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失落的記憶-大龍峒四十四坎
據乾隆三十六年的古契文,大龍峒,當時土名為【大浪泵番社】, 所謂番社,應該指的就是平埔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巴琅泵社」的居住地, 【大浪泵番社】於乾隆五十八年又改稱為【大浪泵社】, 那時漢人已大量進入此地開墾居, 大浪泵後來又因文風鼎盛而名為【大隆同】其地理位置在淡水河與舊基隆河口的交界附近,就是現今台北市的大同區北面。
四十四坎聚落也就是現在的哈蜜街一帶,於道光年間稱為大浪泵街, 咸豐年間稱為大龍峒街, 國民政府時改為哈密街。
四十四坎聚落是大龍峒開發較早的街市, 在1802年由當時的富戶王智記, 鄭西源, 陳蘭記, 王元記, 高明德, 陳陞記等集資組成的「金同成」購置土地,於保安宮左側蓋木造瓦蓋店舖,兩排店舖共計四十四間,一間叫做一坎。這四十四坎每間各式樣、大小、尺寸均相同,每一坎寬度一丈八尺、深度約十九丈(一丈等於3.3公尺),在建構的形式上則被稱為「一進帶過水」。 街廓整齊,可說是台北最早的計畫街道,在街市兩端各設有一個隘門靠保安宮之側,題有「小邑絃歌」,西側則為「大隆同」,這兩個隘門後來因為道路的拓寬而被拆除了。除被稱為「隘門內」,四十四坎那一塊地方也被稱為「頂街」,下街是指隘門西側至土地公廟的地方。 隘門主要的功能是守衛大隆同街的安全。
四十四坎在民國年間經歷兩次大劫難, 一為天災, 一為人禍
(一)在1963年(民國52年9月10日) 強烈颱風來襲, 橫掃北部,釀成嚴重災情, 造成死亡189人, 失蹤138人, 房屋全倒13,950半倒10,763, 此次颱風造成四十四坎房屋幾乎全毀(因為房屋地基為石壁,上面為土角,土遇水則軟榻,)此為天災
(二)在1972年, 台北市政府實施萬大計劃, (台北最早的計畫街道,指的是萬華及大龍峒地區的道路整建,以兩年的時間將"老舊落後"的萬華與大龍峒道路拓寬、打通巷道),四十四坎街即在此時被拆除部份, 整個歷史建築聚落, 破壞無遺,,此為人禍, 過往台北霞海城隍爺遶境由大龍峒保安宮出發,必定經過大龍泵街(現為哈蜜街),萬大計劃不只是拆除四十四坎清朝街屋,也摧毀了大龍峒兩百年多年聚落的生活場域,雖然政府及地方人士,經過長時間嚐試要把它整頓恢復, 但徒勞無功, 到目前為止, 整條街還是冷冷清清, 年輕人都搬離了, 只剩下一些長者及外地來開店的, 我們已感受不到兩百多年前的歷史風貌,也難以追朔兩百多年來大龍峒的商業歷史脈絡。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