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的尚好:淺談日本的雪冰熱利用

文字-A A +A

在北海道美唄市,原本積雪只是不得不處理的廢棄物,一年還得花上3~4億日元處理。但加以利用之後,省了電費,也省了處理費,一舉兩得,有如做為生質能的廢棄物一般。

文/宋瑞文
對於亞熱帶的台灣來說,雪並不是常見的景緻,因此對於下雪,人們只覺得是乍現的奇景,帶著興奮的心情迎接。但對諸多雪鄉的日本而言,如何把老天爺帶來的嚴酷冰雪,轉化成有益於人類社會的工具,是自古以來的課題。
或許你也能直覺地想到,就像一般古裝戲裡,古人在隆冬時將冰雪貯藏在地下,夏天拿出來降溫,而日本第3大連鎖便利商店羅森,便採用了類似的方法
 
在羅森的分店裡,有些會因地制宜,視當地的地理天候,配置相應的節能設備。像在會下雪的秋田縣利本莊市分店,就開業界首創,設置了「雪貯蔵空調連動系統」(下圖右上),把冬天貯藏的雪在夏季時做為空調之用。
*圖說:羅森的「雪貯蔵空調連動系統」位於圖片右上處。(出處:羅森
 
如上圖右側,在冬天,這個讓雪裝滿高3公尺,面積10坪的雪倉庫,夏天時可以用來冷卻室內空間,一直用到8月都不是問題。比起沒有雪倉庫的狀況,可減少數%的電力使用量。而東京大學生産技術研究所的野城研究室與馬郡研究室,又為羅森量身定作該系統,如果再配合太陽能板等種種創能、節能設備,一年下來的使用電量,可以減少50%
 
像這樣利用雪的冷卻能力,在日本稱為「雪冰熱」,被視為再生能源之一。在人類的使用紀錄裡,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元前1700年的伊朗。不過雪冰熱(冰庫)到了現代,加上送風、空調等技術,又衍生出各式各樣不同的利用方式。
*圖說:位於美唄市,1999年建成的租賃大樓West Palace,是世界上第1棟設有雪空調的大樓。
出處
 
進入現代化時期,人們逐漸走向使用電力的冷卻方式,一度捨棄古老而簡單的雪冰熱,但隨著環境意識的提升,又開始提倡「回歸自然」。在北海道美唄市,原本積雪只是不得不處理的廢棄物,一年還得花上3~4億日元處理。但加以利用之後,省了電費,也省了處理費,一舉兩得。
*圖說:台灣也有類似的利用。(出處
 
事實上,日本有許多地方都在利用雪冰熱。包括北海道、青森縣、山形縣等九個地方,統計下來共有144處採取這類降溫方法,其中北海道就佔了68處。其中前三大規模的案例還包括:北海道千歲市的「雪山方式冷熱供給系統」(雪量74400噸)、北海道沼田町的「沼田式雪山中心」(雪量1萬噸)、新潟縣魚沼市の「雪利用漬物生産加工施設」(雪量5000噸)。以千歲市的例子而言,相當於一年省下430kL860kL的原油。
 
而當節能減碳的意識提高之後,出現不少標榜減碳功能的機器,例如減少用紙的烘手機,但在使用的同時,不少人也會疑惑地想,省下的用紙量與機器製造之間,是否達成零碳以上的水準,或者有無使用的必要。相對的,歷史悠久的雪冰熱,似乎佐證了「天然的尚好」這句老話。
 
【作者簡介】
宋瑞文(個人臉書連結),寫手、演講講師,固定供稿於台達電低碳生活部落格、環境資訊中心(追蹤福島核災)、民報、花蓮東方報等處;另為日本歌手中島美雪研究者,經營臉書粉絲團〈中島美雪介紹會〉。
 
 
【延伸閱讀】

不只燒垃圾,生質能進展飛速  宋瑞文 2019/03/07

再生能源只能發電?三大智庫齊說:「錯啦!」  詹詒絜  2018/05/23

「竹害」變綠金!看日本怎麼對付惱人的竹子?  宋瑞文  2018/01/24

 

--

歡迎追蹤低碳社群媒體:Facebook  LINE@  Instagram  YouTube  Twitter  Pinterest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11.14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加入時間: 2007.11.14
1,527則報導
1則影音
3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不落人後 英國版CBAM預計2027前上路

2024-03-28
瀏覽:
1,087
推:
1
回應:
0

碳捕捉非仙丹 為什麼CCS是油氣產業的虛假解方?

2024-03-04
瀏覽:
2,099
推:
0
回應:
0

又延誤!歐洲鐵路交通的極端氣候挑戰

2024-03-04
瀏覽:
2,015
推:
0
回應:
0

法國農民為何怒火中燒圍攻花都?

2024-02-26
瀏覽:
3,708
推:
0
回應:
0

生成式AI浪潮興起:AI有多耗電、耗水?

2024-02-26
瀏覽:
3,473
推:
22
回應:
0

天然的尚好:淺談日本的雪冰熱利用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472篇報導,共12,75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472篇報導

12,75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