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規律運動,改善孩子的過動症
暑假到了,孩童在家的時間比較多,父母長時間與孩子接觸,更容易發現小朋友的身心情況。這時,常有父母擔憂提到:「我家小朋友每次只要帶他出去吃飯或坐車,都會很失控!」或甚至爸爸媽媽接受到了來自老師的反應:「老師說她在班上都坐不住,每次上課十分鐘後就會不管現在在上什麼,開始找同學說話,或甚至自己就跑到後面去玩了!」而通常因為這些原因,帶小朋友來的家長,即使還沒開口,都能隱隱感受到爸爸媽媽們的擔心,所以當小朋友因坐不住、好動的情形來求診時,除了過動相關的症狀外,醫師一定也會問到有關注意力不足的症狀。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一種慢性長期的神經生理疾病(神經傳導物質異常、遺傳及腦傷等都是目前醫學界已發現的可能因素),主要症狀包括:不專心、過動及衝動(症狀表現有個別差異)。而這些症狀通常開始出現在童年早期,半數以上會持續到成年以後。它大致分類成兩大表現:「注意力不足型」與「過動型」(下圖);而當然,也有很多孩子是「混合型」,指兩種類型的症狀都有。
照片
(圖)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兩大表現
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徐智罡醫師表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常見的有兩種:行為訓練以及藥物治療。有效的行為訓練以運動最為常見,運動不只是消耗小朋友精力,更能促進小朋友腦中神經發展的成熟度。除了讓小朋友養成運動的規律之外,也更能讓小朋友藉由學習並投入一項運動,培養「專注」的經驗以及挫折忍受能力;藥物治療則通常用於症狀已經嚴重影響小朋友生活、課業以及人際關係的狀況下,需由醫師評估治療。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