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導演大觀眾」 推廣國內紀錄片

文字-A A +A

 

【靜報記者 蔡沛璇/台中報導】中華民國紀錄片發展協會理事長楊力州曾感嘆:「每年紀錄片的產量約為兩百部,但只有二十部可上電視播映、二至三部能上院線。」彰化縣中州技術學院電影研究中心主任陳正勳在九十五年設立「小導演大觀眾媒合平台」,讓許多國內優秀卻因經濟因素或導演卻無力兼顧的紀錄片有機會發行與推廣。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的「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是台灣第一個成立以培育影片發行與推廣人才的學校,南藝大音管所第一批畢業的陳正勳對紀錄片特別有熱忱,他覺得紀錄片是以真實為素材,對於探討台灣多元文化的各項主題,特別具有切身性與行動性。

紀錄片雖然是低成本,但是還是需要成本,許多紀錄片常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免費或低價放映,紀錄片導演抱著能幫助影片曝光或礙於對方的身份,所以只能無奈地被迫放映,更有紀錄片在影展曝光後便消失不見。陳正勳表示,當初會設立「小導演大觀眾媒合平台」也是因為聽到很多紀錄片導演的心聲,而他也認為身為一位老師不應該只是在課堂上談如何推廣紀錄片,而是要用行動。

「小導演大觀眾媒合平台」主要是幫國內優秀的紀錄片發行、推廣以及舉辦影展,平台剛設立時,是由陳正勳自掏腰包讓平台營運,直到去年才與輝洪公司進行產學合作,輝洪公司負責營運,中州技術學院電影研究中心提供選片服務與行銷指導。

平台上的紀錄片都是由陳正勳親自挑選的,目前共有三十五部。而這些紀錄片是怎麼去挑選呢?陳正勳表示,為了可以讓各校系都可以討論,挑選的影片的題材都很多元,也都有教育性。挑選影片的標準則是主題要明顯,說故事的方式要明確,不要太沉悶、要親近觀眾,最好要能夠引起對話與討論,而影片主要都是透過學校或是各個影展去尋找。

這麼多題材的紀錄片當中,陳正勳也指出了令他印象深刻的幾部影片。《壞品味》探討的是刺青這種次文化的主題,影片中的主角把已過世父親的肖像刺在身上,導演成功地把刺青轉化成一種感動。《一百呎的距離》是盲人打棒球的生命故事,打球對他們來說都很困難了,他們更不會打假球,他們在一百呎的距離奔跑,讓我們看到生命的無限可能。而《生命之火》是一位十六歲罹患腦癌接受治療的少年的故事,富有生命教育的意義。

「小導演大觀眾媒合平台」每個月都會在不同地方舉辦兩個主題的影展,發行的影片分為公播版DVD、家用版DVD及可以讓學校放在網路上供學生觀看的VOD。陳正勳說:「紀錄片不該被廉價地對待!它需要的是一個整合製作與發行、教育與推廣的機制,紀錄片才有機會跟更多的觀眾持續對話。」所以販售的價格也跟市面上好萊塢的影片一樣,他也表示,希望平台在未來三年能夠再有五十部紀錄片,五年後成為台灣最有成績的紀錄片推廣中心。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9.09.29

靜宜大傳創事紀

加入時間: 2009.09.29
1,334則報導
672則影音
161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3:00

陶藝豐富的色彩盛放

2024-03-27
瀏覽:
1,751
推:
1
回應:
0
3:12

引領社區轉型 躍上永續發展

2024-03-20
瀏覽:
4,051
推:
0
回應:
0
3:02

興衰多年 堅守漁業之路

2024-03-20
瀏覽:
3,743
推:
0
回應:
0
2:39

健康好身體 練練五禽戲

2024-03-13
瀏覽:
5,058
推:
0
回應:
0
3:31

百年命相館繼承人 淡看人生

2024-03-13
瀏覽:
8,897
推:
1
回應:
0

玉雕藝術家 見證臺灣玉興衰

2024-03-13
瀏覽:
3,591
推:
0
回應:
0

金屬陶藝家林時植

2024-03-06
瀏覽:
3,724
推:
0
回應:
0
3:29

馬國女婿來臺 實現年少夢想

2024-03-06
瀏覽:
5,263
推:
0
回應:
0
3:02

轉型傳統林業 建立木工創生

2024-03-06
瀏覽:
11,545
推:
3
回應:
0
3:35

陶藝巧手 植栽與神怪交融

2024-02-28
瀏覽:
6,660
推:
0
回應:
0

「小導演大觀眾」 推廣國內紀錄片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504篇報導,共12,75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504篇報導

12,75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