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嫌玩不夠 蘇英華帶你「學」童玩

2009/11/25 03:58
3,296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何承霖/彰化報導】

  童玩是利用簡單材料,激發創意而完成的手工玩具。進入商業化時代,以往手工製造的童玩,如今只要花點小錢就可在商店買到,但卻喪失了童玩最初被創造出來的用途與價值。居住於彰化市小西社區的蘇英華,用自己鑽研出的童玩手藝,向各式各樣的人推廣童玩的價值,發揚老祖先意想不到的生活智慧。

  原先經營幼教業的蘇英華,特別重視小孩子在感覺統合與肢體協調的發展,它認為童玩能在小孩子學習過程裡,刺激主動學習的慾望,他也藉由課堂互動,觀察小孩子的行為模式或需求,得到製作童玩的創意發想。在課餘時間,蘇英華會自己鑽研童玩製作的技巧,學習利用簡單的材料與步驟,完成吸引小孩子的玩意兒。蘇英華表示,過去經營幼稚園的時候,他會用各類型的童玩或玩具佈置教室,讓小孩子不會在學習環境裡感到壓力。過去,他將發揚童玩的重心放在開發小孩子的潛能上,隨著少子化現象出現,和不景氣的大環境,蘇英華在數年前關閉經營已久的托兒所,開始將推廣童玩的對象擴展到小孩子以外的年齡層。

蘇英華展示他的得意作品,用麥當勞薯條盒做的鯉魚。記者何承霖/攝影

  剛開始蘇英華曾短暫到雲林縣某養老院做外聘老師,此經驗讓他發覺童玩製作能刺激老人肢體活動,並提升自信心,於是促使他決定到彰化基督教醫院擔任志工,教導病人和家屬製作童玩。蘇英華說,起先他以為童玩只是促進小孩潛能開發的道具,不過在養老院的經驗讓他注意到,其實童玩適合各個年齡層的對象,而且童玩的設計,都有其促進人肢體與神經活絡的功用。例如:在讓竹蜻蜓飛起時,兩手不停搓竿子的動作,可以促進手部神經的發達;日本風行的劍球,遊戲者以手中的棒子對準球洞插入,握把設計是按照握筆姿勢的雛形而定,長久玩下來會穩定握筆姿勢。童玩無論是對剛成長的小孩,或是能力已退化的老人,除了娛樂之外,還能有促進肢體活動的價值。不過蘇英華認為,現今童玩在市面上雖然普遍,卻鮮少人會去留意童玩將肢體運動融入玩具中的良好設計。

  蘇英華目前以擔任醫院志工為主,有時到學校講授童玩製作或是展覽,因應不同推廣對象調整呈現方式與種類,小朋友就會選比較有互動性的童玩,例如竹槍,老人或病患就會選簡單且完成度高的童玩,例如藝術花或有特色的模型。蘇英華表示,自己常待在醫院的安寧病房教導病患或家屬製作童玩,並教導他們一些生死的觀念,類似藝術治療的作法,就是要讓病患們從過程中找到快樂,對於生死也可以看開,而他們做過的作品,都被放在醫院的櫥窗裡,或留給家屬紀念。蘇英華說:「到安寧病房當志工,最感慨的莫過於這位病患今天跟你上課,下星期就再也不會出現了。」

位於彰化市小西社區的紅葉旅社,是蘇英華擺放作品的小展覽館。記者何承霖/攝影

  童玩是過去陪伴小孩子成長的玩具,但藉由蘇英華的推廣,民眾了解到童玩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用途,以及有趣的設計理念。蘇英華說,比起自己推廣時常提的「促進肢體發展」或「藝術治療」,他反而覺得童玩有個玩具最簡單不過的要點,就是「人玩玩具」。有別於現代的玩具,能讓人親自讓人動手去敲敲打打的童玩,才是蘇英華所極力推廣的文化資產。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