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生態永續發展 鄒族人溫明雄推動有機農業
【靜報記者 譚熙/嘉義報導】受到八八水災洗禮的阿里山鄉,山河變色,大地的悲鳴喚醒了生態環保意識。鄒族人在重建的道路上,除了重建家園外,更思考未來經濟發展的重心。財團法人中華民國瑪納有機文化生活促進會達邦分會理事長溫明雄表示,推動有機農業在故鄉的發展,是希望能靠自己的力量與土地對話,讓土地感受人類的貼心,並且以永續的方式發展部落經濟。
阿里山鄒族部落有機農業的發展,由光原社會企業與瑪納有機文化生活促進會合作在原鄉推廣。要將原鄉部落發展為「有機部落」首先面臨的挑戰是新的耕作觀念在部落很難落實。「有機部落」的概念很廣泛,光原與瑪納不只教導鄒族人有機耕作,還在部落辦理了將廚餘轉化為有機肥的訓練課程,讓族人了解廚餘製成的有機肥比化學肥更能讓土地擁有最大的土地肥力。將廚餘轉化作為有機肥料是製作有機肥最低成本的方式,也降低了發展有機農業所需的成本。
溫明雄說:「他們剛推動的時候,我還想『到底誰比較會種田?』可是後來被說服就去聽了幾次講座,然後覺得這樣的概念不錯,才加入種植有機農業的行列。」新加入達邦分會的班員汪寶貞也說:「溫明雄夫婦在解釋有機農業的時候,我連理都不想理,可是他們持續解說了兩年,直到今年我才正式加入。」
達邦部落的有機農業回歸傳統小農經濟的模式,尊重自然生態,耕種的面積都不大,以家戶為單位,但耕戶之間也都會彼此幫忙。溫明雄表示,達邦的族人以「輪工」的方式經營有機農業。輪工就像是早期的「休耕」,讓土地可以休息一個月,土地會自己修復,汪寶貞說:「這一個月的時間其實也是我們學習的時間,利用空檔,我們會到別家的農地去幫忙整地,對新的班員來說也是很好的觀摩機會。」
溫明雄解釋,輪工也是一種統一資材的方式,我有的機器你沒有,那就趁休耕時把機器借出,如此一來也解決了購買機具所需的資金問題。
溫明雄感性的說:「土地是人的口袋,如果口袋破洞了就沒東西可以吃。」達邦族人對於土地的關心展現在農地上,部落的有機農地很特別,在種植有機作物的四周有樹木包圍,溫明雄解釋,由於農地都在山坡上,雖然是緩坡,但為了水土保持,他把農地周圍的樹木保留下來不開墾。
達邦有機農業的驗證由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負責,以不定期突襲的方式抽檢水質與土壤的化學肥含量。汪寶貞表示,驗證非常嚴格,就連隔壁農田使用農藥,影響了自己的農地也都會被列入觀察名單。
瑪納也負責有機農產品的銷售,溫明雄說:「我們的生產與行銷是平行的,我們負責耕作,瑪納負責銷售,我們一點也不擔心銷售的問題。瑪納在部落設置的分會,讓我們隨時可以進行溝通,聽見雙方的聲音。」
談起剛種植有機農業的經驗,汪寶貞表示,起初付出心血和金錢,卻沒有收成時,挫敗感真的很大!剛開始使用有機栽培法時,時令蔬果看起來不但營養不良,有些還被蟲啃蝕,無奈的心情難以言喻。
瑪納每個月定期舉辦一次講習,邀請有機農業的專家學者視察族人的農地,讓族人吸取新觀念,溫明雄說,對族人而言,智慧是知識和聰明與行動的結合,新觀念的累積與實際的行動才是愛惜土地的真表現。瑪納「有機部落」的推廣體制,讓族人自治互相監督,也相互幫忙。溫明雄更進一步解釋,其實栽種的成果豐碩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組織的認同以及對土地的尊重,個人的學習與成長才是關鍵。
由於有機農業所需的時間和心力很多,初期還需要等待二至五年,因此初期的成本很高,能支持下去的族人很少。目前瑪納的達邦分會有40名會員,但真正從事有機農業的班員卻只有20位。
也因此,雖然有機農業和有機部落的觀念很吸引人,其他部落的族人即使有心經營,也望之卻步。山美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安麗花表示有機農業的觀念很好,「鄒族八部落應該合作,共同發展有機生態農特產。由於發展有機除了等待的時間很長外,資金是很重要的問題,說服廣大族人普遍認同恐怕不容易。」過去山美部落的經濟主要仰賴達娜伊谷的生態觀光,八八風災摧毀達娜伊谷原有的生態,也使得山美部落的族人陷入困境,他們發現將大部分的生計來源放在觀光沒有保障,天災一來,族人很可能就會失業。
達邦社區發展協會湯總幹事則表示,有機農業的推廣如果對環境生態的永續發展有幫助,又能維持族人的生活,一定會繼續推廣,但是他也擔心有機農業過度推廣,雖然每人都只耕種一小塊地,但將每塊地結合起來,開墾的面積若過大,一樣會影響水土保持以及生態的平衡。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