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音樂創作 用音樂感動世界
【記者李慧晶/高雄報導】
總是一副笑臉迎人的她,在談到其音樂風光史時,不禁會露出含蓄的笑容,她是鄭乃瑄,於今年受委託創作「聽障奧運」配樂,更獲邀成為雲林鄉音室內樂團駐團作曲家。年僅19歲的她,就讀國立中山大學音樂學系創作與應用組,音樂,像是她第二生命,她在音樂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
「從我有記憶以來,我就對音樂產生特殊的感覺。」鄭乃瑄說。小時候曾在媽媽的鼓勵下學習鋼琴,但後來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鋼琴、喜歡音樂、甚至喜歡作曲。鄭乃瑄笑說,小時候不太會看樂譜,都是聽聲音,然後靠記憶把音樂彈出來,卻因此練就鄭乃瑄可以輕易地把腦海中的旋律彈出來,不時還會邊哼歌邊彈琴,使她可隨時即興創作歌曲自娛,進而對作曲產生興趣。成長的過程中,鄭乃瑄因為父母工作的關係,經常需要搬家,鄭乃瑄認為,或許是到過很多地方生活,接觸不同地方的聲音,讓她對音樂產生更大的興趣。其中居住最久的地方是雲林,鄭乃瑄表示,雲林是一個很接近大自然的地方,可以聽見許多屬於大自然的蟲鳴鳥叫,而她也常會想像甚至模仿所聽見的聲音。鄭乃瑄直言若不是在大自然的懷抱下成長,她的音樂世界也不會被開啟。小時候的生活,奠定了鄭乃瑄的音樂旅途。
熱愛音樂的鄭乃瑄,在音樂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舞台。圖片來源/鄭乃瑄提供
對於能夠得到創作「聽障奧運」配樂的機會,鄭乃瑄一直認為自己很幸運。為「聽障奧運」創作運動員進場時的配樂,是她的第一份工作,然而她的第一份成品卻不被製作人所認同,並要求重寫。鄭乃瑄坦承遭製作人否決後,覺得沮喪甚至煩躁,在母親的建議下,她決定到住家附近的草地散步,一邊放鬆心情,也苦思該如何創作。也許是重新獲得大自然的洗滌,她赫然明白了創作「聽障奧運」配樂的關鍵要素,鄭乃瑄立刻把耳朵捂起,感受聽障者的世界,用心聆聽世界的美。「希望用強的音波節奏,呈現輕快愉悅的音樂」鄭乃瑄說,她希望讓「聽障奧運」的運動員在入場時透過環境的音波,也能聽到音樂。鄭乃瑄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創作出《迎向前方》一曲,在「聽障奧運」開幕當晚,從她的配樂裡,彷彿讓人聽見聽障選手們的夢想,也聽見她的夢想。創作「聽障奧運」配樂的過程中,鄭乃瑄發現工作和興趣是兩回事,工作不像興趣般隨心所欲,要合製作人的意,否則可能會丟掉飯碗,試著在自己的想法和製作人要求中取得平衡,也是這次難得機會中獲得的寶貴經驗。
鄭乃瑄認為自己對每件事都有很深的感觸,很容易感動,喜歡創作較心靈層面的音樂類型。指導老師曾經告訴她,她的音樂和年齡不符,使鄭乃瑄有一段時間覺得很寂寞,覺得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似乎沒有人了解她。在鄭乃瑄12歲那年,她腦海裡的旋律忽然消失了,像是一面高牆,將她與音樂世界隔離,鄭乃瑄一度以為自己再也無法創作。後來她在生活小事中,重新得到創作的靈感,音樂旋律自然又產生了,鄭乃瑄笑說:「好像微不足道的事,你卻可以從中得到些什麼。」鄭乃瑄頓時明白這面牆代表著她要往上爬,要進步。在她17歲的一場表演後,她收到了一封聽眾朋友寄來的信,信上寫著「你的音樂讓我很感動,我想聽你的音樂故事。」鄭乃瑄也因此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和這位朋友分享她的故事。鄭乃瑄這才發現原來自己的音樂可以帶給別人感動,因此決定選擇音樂這條路,好好珍惜上天給予她的音樂天賦。
鄭乃瑄表示音樂是她在課業中放鬆的方式,並不會因為音樂而耽誤學業,在時間上可分配得很好。鄭乃瑄認為任何事情都有其意義,帶出下一件事,她的音樂之旅就是這樣誕生的。「夢想不嫌太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舞台」鄭乃瑄認真地說。目前鄭乃瑄規劃大學畢業後到美國加州唸書,學習電影配樂,希望讓更多人因為聽見她的音樂而被深深感動。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