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建材:產地到家屋零距離的綠色生活提案

文字-A A +A

"前幾年,台灣社會已慢慢風行慢食和在地飲食,現在這股風潮正吹向建築界,帶動建材在地化風潮。"

度咕屋(圖源:Cing-Siou Lin

  一棟屋子在被創造之前,設計者該保有哪些核心思想理念,才能蓋出一棟真正全套採用綠建材,且符合低碳永續概念的生態宅?又或者該準備多少錢、耗多少人力才有辦法達成?

  要回答這些問題,並不是單點進綠建築認證的網站,大概了解一下綠建材認證程序以及如何選購綠建材,就可以輕易找到答案的,這中間還得搭配設計者友善環境的思維及想像,才足以促成。接下來筆者欲用幾個台灣的本土案例,帶讀者一窺其中奧妙。

 

度咕屋與勤美學 以綠建材構成的夢想生活

 數年前,北海岸出現一棟外觀像是土丘或是放大版的蟻窩房子,名叫度咕屋,是退休數學老師何俊賢親手所蓋,就藏在蔓蔓野草之中,還曾獲得2011年台灣第一屆綠建築設計獎第一名。

  會想從數學學科轉戰至蓋一間房子,與何老師喜愛海洋、總懷著一顆在海濱旁開啟退休生活的夢,息息相關。也因此,花了六年的時間,老師運用自己海洋工程博士的訓練背景,用「土」搭建出一棟符合避震8級和抗17級強風結構的生態屋。

  由於「土」本身具有孔隙,加上房屋座向配合季風,巧妙創造出冬暖夏涼的室內環境。此外,老師也運用巧思,建出一個閣樓空間,能夠為室內帶來天然照明,但同時緩和夏日的強光。平常,他也喜愛運用海洋廢棄物創作,屋內許多用品都是從海岸拾回的浮球,再加以手工製作而成。於老師而言,度咕屋就是一個將個人喜好,混搭在地可使用之材料,所創造出的理想退休生活。

勤美學山那村(圖源:王迺卉)

  再來,筆者想帶大家看看由「企業」採用綠建材所創造而成的環境友善空間:勤美學,把美感和質地帶入綠色度假生活。這裡的特色在於大量使用「竹、藤、木頭」,村內放眼可見白色帆布帳篷、吊床、竹製雞舍、和大地旅人依照樸門永續概念所創造的大地窯,大草皮上還有蜿蜒的簍空竹編步道,讓人隨時可以席地而坐。另外,盥洗空間森林浴所也使用了環保回收的廢料,運用金屬帶出有機線條與周圍綠意相呼應。不得不說,勤美學裡的每個設計都是「天然」和「再生」。


勤美學大地窯及山那村竹編隧道(圖源:Sway Wang)

 

綠建材 凝聚了社群也傳承了文化

  接著來看2018年台中花卉博覽會的永續森林園區,可以說是台灣一個生態友善、又共創在地經濟的協力之作。整個設計是由永續生態設計師劉德輔,與多個建築及環境設計公司共同完成,從設計到完工共歷時十個月。

  永續森林園區的建築主要採用稻桿牆體、土磚、台灣柳杉、泥土塗料、以及定向纖維板等架構,讓筆者走在其中,深信綠建材是讓房屋健康重要組織,一旦放在正確位置上,就能讓家屋成為和大地韻律共生的好宅。

  另外,園區的戶外空間還有里山共學塾的廚房活動,由台灣共好生活勞動合作社和台灣食在安心農產運銷合作社,共同負責飲食設計,這是多元社群的齊心合作,也是台灣富有創意的生態設計動能。

  而今年,筆者造訪了苗栗縣泰安鄉麻必浩部落的好友,他們正努力尋回傳統建材,其中一項工作便是搭建籐製吊橋。由於過去泰雅族文化裡,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黃藤應用,已隨著部落耆老的凋零而逐漸消失,這群人便希望透過重新栽種苧麻,以及回到森林尋找黃藤,漸漸找回原住民傳統生活文化的價值,為全台漸露疲態的社區營造,注入新的活力。

麻必浩部落傳統泰雅族藤橋(圖源:林志英)

 

  看了這麼多案例,也許來到這裡,讀者心中對「何謂綠建材」,已有了一個答案,而事實上,目前學術界還沒有真正定義「綠建材」是什麼。於筆者而言,「綠建材」其實就是建物基地周圍容易取得的大自然恩賜,例如泥土、竹、藤、稻穀等,這類既復古又創新的天然資材。而前幾年,台灣社會已慢慢風行慢食和在地飲食,現在這股風潮正吹向建築界,帶動建材在地化風潮,想必未來的低碳生活一定精彩又豐富。

 

【參考資料】

2019年11個最有影響力的建築趨勢(在地的設計與在地的材料、綠色都市計畫、再生材質)

十一個比水泥好的建材

回到傳統、木材的殞落

15個印度的永續建築事務所

竹藝,是想像受限,而不是材料受限

13個學生運用的永續建築思維(中東)

境築合一

臺北退休老師十年築夢,海邊打造神奇「度咕屋」,冬暖夏涼抗地震,完勝專業建築師

勤美學官方網頁

麻必浩線藝臉書專頁

 

王迺卉

專攻氣候變遷環境政策、永續都市、永續飲食。也是三個超可愛孩子的媽。駐足過中原大學特教系學士、台大環工所碩士、以及美國巴爾德學院環境政策中心碩士,目前是台大環工所博士生。夢想是在全世界最愛的台灣擁有一公頃的土地,做環境、教育、農業的博物學家和知性的農婦。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11.14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加入時間: 2007.11.14
1,527則報導
1則影音
3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不落人後 英國版CBAM預計2027前上路

2024-03-28
瀏覽:
1,087
推:
1
回應:
0

碳捕捉非仙丹 為什麼CCS是油氣產業的虛假解方?

2024-03-04
瀏覽:
2,099
推:
0
回應:
0

又延誤!歐洲鐵路交通的極端氣候挑戰

2024-03-04
瀏覽:
2,015
推:
0
回應:
0

法國農民為何怒火中燒圍攻花都?

2024-02-26
瀏覽:
3,708
推:
0
回應:
0

生成式AI浪潮興起:AI有多耗電、耗水?

2024-02-26
瀏覽:
3,473
推:
22
回應:
0

綠建材:產地到家屋零距離的綠色生活提案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473篇報導,共12,75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473篇報導

12,75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