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養殖王國 逐漸衰退
【記者蘇姵諭、黃?瑩/專題報導】
台灣是全世界養殖漁業密度最高的國家,沿海地區養殖漁業在民國七十年代最為興盛,嘉義縣沿海一帶也曾經興盛一時。但現今嘉義縣的養殖漁業已大不如前,根本原因在於市場飽和,及養殖漁業的環境管理出現問題。
無休養概念 易滋生病菌
民國七十年代,台灣的養殖漁業開始興盛,許多沿海地區的人民開始將資金、人力大量投入養殖漁業,高產量以及優良的養殖技術,成為台灣的優勢。當時草蝦是台灣出口最大量的養殖產品,創造了百億元的外匯神話,台灣也因此被稱為草蝦王國,養殖漁業前景一片看好。然而為了快速創造收益的心理影響,台灣人逐漸在有限的空間中大量養殖魚蝦,過分地利用土地,使得底層有機物質與病菌產生並逐漸累積,最終魚蝦產生病變,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副教授賴弘智說:「台灣沒有魚塭休養的觀念,長期過度使用魚塭土地,就會產生病害和病毒。」水生生物的疫苗本就不足,在無法診治的病毒侵襲下,台灣養殖業產生重大衝擊,造成養殖業的商機大幅度萎縮。
打水供氧,是養殖業的重要技術。記者蘇姵諭/攝影
市場飽和 環境與產業失衡
嘉義縣沿海一帶的養殖業,逐漸衰退的原因,第一大點為台灣整體市場已經飽和,產量高過於需求,雖然市場機制自會淘汰競爭力不足的養殖戶,但產量和收益在養殖業者分配不平均的現象,有如小型的M型社會,大多的底層漁民勉強過活,培育的魚苗又無法銷售出去,是供過於求的其中原因。此外,環境管理的部分缺失,造成養殖土地不敷使用或是病害產生,也是養殖漁業消退的緣由,如何找出產量和環境維護的平衡點,重新正視土地與人的關係,導正漁民追求產量而非質量的錯誤觀念,主要作法為宣導休養和適度利用的概念。而漁村人力的老化以及外流,是嘉義縣養殖業的另一項問題,新的人力和技術無法進入舊漁村和高齡漁民,也是當前嘉義縣沿海養殖業面臨的轉型課題。
由於市場飽和加上環境管理問題,有人認為養殖漁業已是夕陽產業。記者蘇姵諭/攝影
開拓行銷通路 養殖業未來發展
面對逐漸衰退的養殖漁業,嘉義縣也多方面嘗試找尋新的出路,漁會舉辦許多有關漁業觀光的活動,例如,「虱故鄉,圍爐在東石」的漁產推廣活動,用新的行銷方式,為嘉義縣養殖業注入活水,嘉義區漁會推廣課長吳純裕說:「我們會想出一些新的行銷方式,打開嘉義縣漁產的知名度,讓大家對嘉義縣漁業更有參與感。」對於以蚵聞名的東石,蚵殼往往是嘉義漁村需要解決的垃圾問題,業者目前也正在研發蚵殼的附加價值,像是把蚵殼加工處理成蚵殼粉,甚至發現自蚵殼粉中可提煉出珍珠蛋白,一方面作為養顏美容的產品,另一方面更可以減少蚵殼的堆積。
從事養殖漁業的陳飛寶先生說:「嘉義縣從事漁業的人口老化,我們也沒什麼機會接受新的行銷方法,學習新的養殖技術。」若無新的人力、技術進入漁村,漁村的轉型是嘉義縣漁業未來發展上的難題。綜觀全台灣漁業都面臨衰退的問題,如何在一片低迷的養殖漁業中,打開新的藍海版圖,需要利用新的行銷手法推廣漁產,像是政府於民國九十四年推動的農產品產銷履歷,希望將農漁產品市場做出區隔,以利農漁產品提高品質,增加良性競爭,由此可見,農漁改革是未來必須規劃的長遠計畫。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