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來越愛 市民樂團奏出新天地
【記者謝依璇/嘉義電訪報導】
秉持著「讓每個人都有機會上台」的信念,張道周和紀鎧齡夫婦倆透過網路,發起嘉義第一個有專業規模的嘉義市民管絃樂團,和團員一同打造嘉義市民的合奏天地。
原本素不相識的團員,透過管弦樂團而互相連結。圖片來源/嘉義市民管弦樂團提供
一般管弦樂團常是由專業人士、音樂班,或是學生社團所組成,一般社會大眾對管弦樂團較難有接觸。張道周和紀鎧齡夫婦倆在美國進修時,便決定籌組一管弦樂團,招收唯一的條件是愛音樂。張道周表示:「其實市民樂團的『市民』不是單指嘉義市民,而是指一般大眾。」這個理念很快地獲得朋友的支持,今年四月時,樂團透過網路發起,共有100多人報名,兩人於今年九月回台灣後便成立嘉義第一個市民樂團,規模將近80人。
團員的組成來自各行各業,且年齡層寬廣,年紀最大的到70多歲,最小的孩子只有小學三年級,卻都能相處融洽沒有隔閡。張道周說:「我常會覺得樂團裡大人跟小孩間有『沒大沒小』的感覺,但是相處之間自然和樂的那種沒大沒小。」由於大家都是愛樂人,團員有志一同地以追求音樂為目標,大家互相配合及學習,不只沒有溝通問題,更提高團練的效率。樂團成員家長洪志成說:「大家會主動地幫忙排椅子,完全不需要額外分配與指揮。」市民管弦樂團一週只有兩個小時的團練,團員會事先在家裡練習,故每次團練時間花費在自我練習的時間很少。音樂總監紀鎧齡認為:「態度決定一個團體能不能成功。」因此嚴格要求團員的出席率,希望能讓嘉義市民管弦樂團成為一個結構完整的樂團。此外,由於一開始是由網路部落格發起,因此樂團團員之間大多透過網路聯繫。洪志成說:「市民樂團的部落格充滿了人性與感性。」市民管弦樂團對部落格的經營用心細膩,除公布注意事項外,也發表許多團練心得,成功引發成員間利用部落格共同討論和發表感想的風氣。
在組成樂團時,由於沒有收取任何費用,故樂團沒有基本經費,也沒有場地可練習。因此有別於其他樂團,嘉義市民管弦樂團採用公共版權的電子樂譜,小型樂器也多為團員自己準備,大部分的連絡事宜也都運用網路來傳遞,減少傳播方面的開支。後來嘉義市長青園<註一>提供了演藝廳供管弦樂團免費練習,樂團藉由位置的安排,盡量讓空間做最大利用。紀鎧齡認為樂團內較大的問題,是團員的能力沒辦法在短期之內到達相同水平。因此透過樂譜選擇來解決樂團內的能力問題,團練的樂譜盡量挑選以全團團員能力皆可負荷為主,能力較強的團員則另外獨立組成精英團,如此一來可以讓能力較強的團員有機會挑戰難度較高的曲子,也可以減輕能力較弱的團員的壓力。
經由樂團,不僅讓團員在音樂方面得到提升,合作經驗亦讓團員有所收穫及感動。「我覺得這是一個充滿生命力和向心力的團體。」洪志成說道。不論是樂團裡團員的互相幫忙還是當志工協助樂團事務,團員們都是自發性地做事。紀鎧齡坦言:「我可以感受到他們的認真還有對音樂的愛,甚至比音樂人還要愛音樂。」樂團中的每位成員,共同付出心力,打造心目中的市民樂團。
因市民管弦樂團不收費,表演也都跟慈善有所關連,紀鎧齡希望可以透過表演,感染更多人看見社會的光明和善良,進一步讓社會更美好。張道周則期許未來能有更多的表演,並在擁有一定的成果後,能申請到更完善的表演場地,做更好的表演。市民樂團在團員對音樂的愛好之下越發茁壯,也實現團員們「有機會表演」的理想。
<註一>嘉義市長青園:服務對象以老人為主的綜合服務中心,目前由嘉義基督教醫院經營。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