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盈芊、林鈺庭/台北市報導】臺灣每年平均賣出約十億杯手搖飲料,平均每人每年喝四十四杯,產生許多垃圾,FLOAT創辦人吳天瑜和史芳,設計出特殊構造附有活動式凹槽的「FLOAT漂浮珍奶杯」,將配料盛裝於凹槽中,與飲料分開,讓使用者「不用吸管就能喝到配料」,並改善杯裝容器材質,環保杯得以重複使用,達到循環經濟。
FLOAT 漂浮珍奶杯 商品化的契機
FLOAT創辦人吳天瑜和史芳就讀於實踐大學時,因先前有做過環保作品的經驗,而選擇用玻璃當成循環經濟的展題,開始發想畢展作品。市面上已有許多環保飲料杯的相關產品,FLOAT團隊在開發前,大量訪談過環保產品的使用者,並歸納出市面產品的共通點,結果為「環保吸管不易清洗、不易攜帶收納」,因此吳天瑜和史芳以「如何不用吸管也能喝到珍奶」這個想法為出發點,經過討論提案後,最終採「活動式凹槽內杯」為他們的設計核心,將飲料與配料分開,配料裝於內杯,並承載在杯口上方,能不用吸管就可以喝到配料。
FLOAT創辦人史芳(圖左)和吳天瑜(圖右)。 攝影/林鈺庭
在決定內杯結構後,FLOAT團隊針對內杯的傾斜角度、間隙大小、形狀等細節,做了無數次調整,也透過3D列印的方式檢測,確保使用者能有最佳的飲用體驗,漂浮珍奶杯就此誕生,並於二〇一九年獲得「新一代金點新秀獎」。FLOAT創辦人史芳說:「最困難的地方應該是反覆調整細節的過程,一個產品要有良好的使用體驗,才能讓使用者願意持續使用。」
「FLOAT 漂浮珍奶杯」原先只是吳天瑜和史芳的畢展作品,他們對這項作品並無後續規畫,但在新一代設計展中,受到嘖嘖募資平台專案經理的青睞,提議將作品化為募資商品;後續將作品集放上設計網站時,因熱門的環保議題,他們提出「免吸管」的新創想法,意外地引起許多國外設計媒體和一般媒體關注,從國外到國內報導,都有他們的身影,史芳說,他們也順勢覺得這個設計,可以帶來一些改變,並接受了募資平台的計畫。
對吳天瑜和史芳來說,剛畢業就走上創業這條路,資金上一定不足,嘖嘖募資平台即是他們獲得贊助的一個管道,提供設計師贊助平台,消費者等同於贊助者,透過這個計畫,加速產品的實現,歷時三個月的募資,約募得七百四十六萬元。
塑膠v.s玻璃 決定杯身材質
募資計畫結束後,FLOAT團隊準備著手生產杯子,實際產出前,須經過產品的檢測問卷,調查消費者的喜好,包括商品的材質以及顏色選擇,材質調查結果為塑膠、玻璃各半,未經加工製成的玻璃可以被百分之百回收,達到循環利用,但以重量來說,塑膠較符合手搖杯能隨身攜帶的概念,兩種材質各有利弊,經過慎重考量後,團隊決定出產兩種不同材質的款式。
杯身材質比較圖。 製圖/陳盈芊
「資源的消耗上,我們覺得只要創造能持續使用的東西,就可以達到環保跟減少垃圾的目的。」吳天瑜和史芳認為,長期使用商品的話,還是比一次性的杯子環保,因此才有塑膠材質的漂浮珍奶杯出現。在顏色調整上,他們也花了不少心力,不僅有透明版本的杯身,還有黑色版本更顯時尚,杯子零件也有各式顏色,盡量滿足大眾需求。
漂浮珍奶杯推出各式顏色配件及黑色杯身。 圖片提供/FLOAT
FLOAT團隊注意到漂浮珍奶杯的杯身,比其他款式的環保杯較大,市面上的環保杯套難以找到合適的,因此,他們特別設計專屬於漂浮珍奶杯的杯套,讓消費者能「環保一整套」。
漂浮珍奶杯的專屬杯套。 圖片提供/FLOAT
FLOAT 未來將以「客製化」 進軍國際市場
「FLOAT 漂浮珍奶杯」在募資期間約有九千餘筆的訂單,並目前已經開始陸續發貨給贊助者們,,吳天瑜和史芳認為「客製化」,是未來發展的重點,包括已有與「總統府」洽談合作,推出印有總統府圖樣的杯子,當成總統府的贈品,或是往海外發展,必須考量各個國家的珍奶文化及定位,順應市場配合當地調整,像日本人大多把珍奶當成社群媒體上的炫耀品,漂浮珍奶杯就須打造成時尚配件般,吸引消費者購買;東南亞的飲料價位較低,就須推出平價版本的珍奶杯。
漂浮珍奶杯實裝飲料。 圖片提供/FLOAT
先前在募資平台上販售外,FLOAT團隊也與飲料店家合作,讓擁有漂浮珍奶杯的消費者,有獨享的優惠方案,創立不同的銷售通路,吳天瑜表示,飲料店業者都很有興趣,願意與他們合作,未來還會繼續與更多店家洽談,而珍奶杯容量為800毫升,也將計畫推出中小型的珍奶杯。
採訪側記
經過這次訪問,了解漂浮珍奶杯誕生前的歷程,很敬佩兩位設計師能一手包辦產品的大小事,熱衷於自己喜愛的事物,這對於剛畢業的學生來說很不容易,他們的未來規劃也非常有遠見,希望他們能在創業路上繼續堅持,而我也能學習他們的精神,內化成自己的養分。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