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揆不吃魚?不當政策持續助長糧食危機!

地區:
分類:
標籤:
文字-A A +A

日前一則超不起眼,連D咖都排不上的新聞:『行政院長吳敦義表示,工業區相關環評、開發計畫審查至開發完成,時程約需2至4年,為縮短園區開發時程,掌握產業發展契機,針對民間重大投資案的環評、用水、聯外交通等事項,請各相關權責單位儘量予以協助。而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糧食有可能短缺的未來趨勢,請相關單位適時適地鼓勵民間多採用填海造地方式,以減少使用良田變更工業區的情形。』

      如果院長關心糧食危機,更應該要知道台灣的漁業甚至農業,都會持續因為不當的填海造陸而走向無可復甦的減產。除了暖化現象造成烏魚不再來之外,沿海生態系的瓦解,更是我們快要沒有魚吃的重要原因。院長不能不瞭解,相關權責單位之間更不能不整合。減少良田變成工業區的想法是進步,但無知地破壞自然海岸,卻也突顯了當官員缺乏環境常識,在欠缺良好國土規劃的依據下,我們將如何暴露在缺乏因應調適氣候變遷能力的危機下,不斷地『甲緊弄破碗』。而地球與台灣都只有一個,再也經不起那些試誤學習造成的破壞!

      十二月人禾的水環境保育教育教師研習營,一群老師們到了北海岸幾條溪流出海口,拉起褲管站在河口冷冽的水中就是不想上岸,因為超乎我們想像的,不起眼的河口有這麼多新發現,總是窺箱一下去就有魚,找一找就看到螺貝趴著,無怪乎小白鷺一旁覬覦不去,還有俗稱釣魚翁的翠鳥為了爭地盤打到幾乎落水。在這海洋陸地交界的海岸、溪流海洋交界的河口,是超乎一般人認知的水族繁衍的必經要道或必要的溫床:台灣的淡水魚只有1/2種類生活史不需到此,其餘的1/2以及更多更多歸類在海水魚的種類,生命中都有段時期要經過這裡的洗禮;而淡水蝦更有3/4是河海兩側迴游;我們還有更多乘著洋流南來北往出現在台灣近海的中大型魚類,以及掛在海中一串串的牡蠣,這些我們所熟知的海產佳餚們,都倚賴著從海岸河口建立起的碎屑食物網而生。只要台灣周圍這一圈海岸的生態毀了,我們很快就毀了我們賴魚蝦蟹蚌而生的諸多產業,以及我們曾以為取之不盡的海洋性蛋白質。『2048年,人類可能將無海產可吃!』三年前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專家們在海洋健康的深度研究後這麼提出警告!

      你問,若用淤積在水庫河道中的泥沙填海造陸,不是一舉兩得嗎?地理學家不也說,海埔新生地不就來自河川長期沖刷搬運出的泥沙堆積嗎?機具快速填倒壓實蓋工業區的新生地,再加上從沒有考量環境的施工規範,怎麼可能像河流與海洋用數十數百年或更久的時間細膩淘選,而具備適合沙蠶文蛤藏匿的質地?怎麼可能模仿風浪沙海拍打侵蝕的礁岩,而具備有海葵笠螺附著的環境?看看最近無限期停工的台東杉原海灘美麗灣飯店,你就會懂一個錯誤的造陸基地,如何讓生機蓬勃的海岸成為一片不再美麗的死寂之地!

       而更別忘了氣候變遷的最高風險區域就在沿海地區:海埔新生地上的工業區勢必面臨毀滅性的風雨與海平面上升加乘效應的考驗,屆時如果我們還有本事防禦,不斷加高的堤防將會是個吃錢的無底洞,堤防引發的『突堤效應』更讓海浪的力量轉向鄰近相對脆弱的海岸,造成海岸侵蝕連帶使海水入侵沿海地區地下水,吳揆原想保留的良田,也將受到土壤鹽化的威脅。

       那工業區到底該蓋在哪裡?還是回頭檢討從產業結構到國土規劃的思維,想想面對缺糧缺水缺能源唯獨不缺天災的未來,台灣該怎麼趕快轉型做好準備吧。看看現在中部沿海工業區不到五成的進駐率,在變幻莫測的未來,連日本氣象廳都宣布不預測櫻花季開鑼日了,你說,要我們怎麼放心相信先毀了眼前的食糧來源,那未來可能被全球綠能新政淘汰的的工業發展模式可帶來什麼樣的榮景?

原文刊載於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http://www.eeft.org.tw/eeftart/art_3.asp?id=A091230151414703&myarea=1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8.02.27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加入時間: 2008.02.27
441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乘著溪水,漂流到下游

2019-12-04
瀏覽:
2,857
推:
0
回應:
0

取水閘隔開的燦爛與哀傷—新城溪巡溪後記

2019-10-08
瀏覽:
3,252
推:
0
回應:
0

海濱 x 溪流 x 森林 x 人家,交融在一起

2019-07-09
瀏覽:
2,585
推:
0
回應:
0

水,就不愛直來直往

2019-04-24
瀏覽:
2,397
推:
10
回應:
0

溪水哪裡去?從地表消失的川流水

2019-02-18
瀏覽:
2,809
推:
0
回應:
0

請別叫我排水溝—田寮洋無名溪巡溪誌

2018-10-25
瀏覽:
3,101
推:
1
回應:
0

榕樹溪:上游不乾涸的約定

2018-09-11
瀏覽:
3,348
推:
0
回應:
0

翻岩、跑步機、勇闖天堂路:龜壽谷溪極限夏令營

2018-07-04
瀏覽:
2,400
推:
0
回應:
0

貢寮遠望坑溪護魚區,修繕工程釀生態災難

2018-06-26
瀏覽:
6,405
推:
116
回應:
0

屬於童年的那條溪,你的還在嗎?

2018-06-23
瀏覽:
3,444
推:
3
回應:
0

吳揆不吃魚?不當政策持續助長糧食危機!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9,065篇報導,共12,911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9,065篇報導

12,911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