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破壞 誰是罪魁禍首?
【記者黃?瑩、蘇姵諭/專題報導】
位於嘉義縣梅山鄉的太和村,歷經八八水災後,走山及土石流的情形嚴重,有民眾及媒體認為,走山及土石流等現象,是由於太和村因茶業過度開發土地造成的。但茶農郭俊男表示,因八八水災而坍方的地區多為原始林,並非因土地過度開發所造成。希望大家必須先了解情況,並非一味地評論。
太和村經過八八水災後,走山及土石流情形嚴重。圖片來源/蘇姵諭提供
水災後坍方區 多為原始林
由於八八水災帶來的水量約3300公釐左右,超乎氣象播報預期的多,使得太和村上方山坡地的土石,加上豪雨所帶來豐沛的雨量,以及排水不良,導致土石流及走山的情形,將近37戶房屋因此倒塌,茶園也被土石流及泥砂覆蓋,損失的金額與程度,難以估計,郭俊男說:「媒體上山一看到茶園被土石所覆蓋,並報導其原因是茶園開發過度所造成的,並無真正實地去了解情況。」由於媒體的報導,因此有民眾開始責怪太和村民,認為是因為土地開發,才會造成太和村的生態被破壞。但中正大學地環系教授王維豪指出,因水災而崩塌的地區多為河道陡峭處,大部分都在原始林,跟土地開發並沒有太大的關係,而茶園開發需為平緩地形,並不會影響山坡地的生態環境。大多的茶園及房子都是因為遭到土石覆蓋而被破壞,郭俊男說:「太和村民也都是受害者!」許多村民因此無家可歸、失去生計。
遵循自然法則 釐清誤解
在八八水災發生以前,太和村民已經依照生態工法在營運茶業,遵循自然法則,把屬於自然的地方還給自然,讓自然與人類共存共榮,郭俊男說:「太和村從以前到現在都是利用當地的資源來開發茶園,例如用石頭堆砌成梯田,並未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由於許多人對太和村破壞生態的誤解,村民郭芳源表示,村民平常都有在山上種樹,維持生態的平衡。除此之外,太和村也決定在2010年1月實施環境保護活動,若顧客買一斤茶,就會請顧客在旁邊的平地上種一棵樹苗,不僅讓社會知道太和村民不只有種茶,還有做好保護生態的工作,郭芳源認為,藉此項活動,可以讓平地人有種樹的機會,也為整個環境盡一份力。太和村民希望藉此活動,能夠釐清大家對太和村的誤解,除了「種樹」活動外,郭俊男激動地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到山上來看就知道,太和村生態的實際情況。」他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先依實際情況去了解,再來做評論。
遵循專家意見 防範災害
人為的開發是否能和生態取得平衡,並非一個村落的責任,除了確實做好水土保持的維護外,政府的處理也很重要,為了防範太和村溪流暴漲而影響土石流的發生,太和村村長郭文國說:「目前政府已請水土保持局進行太和村溪流勘測,雖然尚未擬出實際規劃,但災民可以從專家的意見中學取經驗。」村民們可透過遵循專家的意見,將災害所造成的傷害減到最低,也從挫折中學到經驗,將災害過後需要改善的地方加以改進,甚至做到最好,並將未來可能發生的災害納入考量,以防範下一次天災的到來。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