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補助「太」難 資格難定
【記者蘇姵諭、黃?瑩/專題報導】
嘉義縣梅山鄉太和村因為八八水災的緣故,摧毀了許多房子,而土石被雨水沖刷後極度鬆軟,也使得太和未倒塌的房屋地基不穩固,居民積極向政府爭取永久屋的權利。攸關許多家庭的生命安全,太和永久屋的爭取,不只是政府評估程序繁複,居民陷入漫長等待;另一方面,取得永久屋的資格限制嚴苛,大多數太和居民能夠申請的機會渺茫。
屋前路面破損但未倒塌,未能符合申請永久屋的資格。圖片來源/許誠賢提供
災後補助金 申請條件嚴苛
阿里山太和村因為八八水災走山以及土石流的緣故,許多房屋倒塌、破損,周圍更充斥沖刷過的鬆軟土石,太和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太和居民希望能夠將永久屋建造在阿里山樟樹湖一區,但政府需要縝密地評估當地是否適合開發,評估的程序繁複,太和居民目前也只能靜待佳音。由於永久屋的申請條件嚴格,首要條件為房屋倒塌損毀,且居民的戶籍必須在太和當地,而太和社區總幹事許誠賢表示,許多受災戶雖然房屋僅部分損毀,但週遭環境明顯不安全,仍無法申請永久戶,經過太和村災後問卷調查後,發現太和村300多戶中,住家週遭環境不安全的住戶大約佔80%,目前確定能夠住進永久屋的受災戶僅有37戶。
對於週遭環境不安全,卻無法申請補助的住戶,許誠賢表示:「我們的房子週遭環境危險,沒辦法申請補助整修房子,也不能滿足申請永久屋的資格。」由於「危險」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每個人對「危險」的看法不盡相同,政府僅能界定一定的範圍進行補助,的確無法滿足所有受災戶,許多居民也只能繼續住在危險不安的環境中。另外,不只是家園受損,大部分以種茶為業的太和茶農,賴以維生的茶園和茶廠在八八風災中倒塌,但政府對於財產損失方面,並沒有相關補助的條款,茶農的經濟來源頓時陷入困境,生活走一步算一步。除了公部門之外,民間團體所拿到第一手災民的名單,也是通過資格審核的37戶受災戶,而其餘房屋倒塌的居民,一樣拿不到相關的補助,對於災後的補助不公,居民也無可奈何。
災害申請表,條件限制嚴格。記者蘇姵諭/製圖
多方阻撓 重建困難
面對太和居民吶喊補助嚴格不公,嘉義縣政府城鄉發展處工商發展科科員林怡玟說:「目前這些災戶還在受理當中,不確定房屋損害劃定的標準。」政府部門目前評估損害,至今仍然無法明確劃定受災標準,太和居民若持續進住破損的房屋,未來若再有天災發生,造成的傷害更是無法預估。
另外,永久屋未來將會建造在樟樹湖一帶,也引起另一波反對聲浪,樟樹湖下游居民吳先生說:「若永久屋遷到我們居住地上游,擔心水源會被住家污染,水土環保的問題也會產生。」樟樹湖下方居民擔心,永久屋建於山坡,較容易發生土石流,而使用水流經上方居住地之後,水源也會受到汙染,永久屋的興建,將連帶影響樟樹湖下游的民眾。
自從八八水災後,大雨沖刷山林,太和茶鄉產業受到影響之外,居民更擔心連人身安全都陷入危機,他們希望藉由爭取永久屋的權利,呼籲政府更加重視這塊土地,但如今不僅爭取程序漫長,而災後補助金的條件嚴苛,實質上的幫助並不如居民預期。太和村的重建之路著實艱辛,不僅居民需要團結一致,也需要時間的療養,他們更盼政府能夠盡快介入,讓阿里山太和村免於成為災後的孤島。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