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50週年 紓困「綠化」成焦點
2020年原本就是氣候戰役史上重要的一年,即使今年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COP26被延後至明年舉行,但可別把這關鍵的時刻拋之腦後,錯過了實踐政策的良機。
疫情當前,油氣、航空等產業急須政府提供紓困度過難關 (圖:MichaelGaida/Pixabay)
文/李昱德
兩周前,社群媒體和新聞版面處處可見世界地球日50週年的活動和宣傳,其中不乏一些大人物,像是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藉機跳出來呼籲各國在籌畫疫情紓困措施時,必須將全球氣候變遷考量進去。
其實從歷史長河來看,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就曾發生過各國用「環境生態」來換取最快速的經濟回溫,當時許多環保和氣候作為都被耽擱了。這次面對疫情,若能藉機利用政府的紓困案,半強迫、半輔導地幫助企業走向更綠色的未來,相信會是個雙贏的局面。
不過很多人可能會問: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綠色」成阻礙? 專家:並不衝突
國際智庫Clean Energy Wire認為,疫情尚未爆發前,許多國家老早就為能源轉型和綠色政策設定好推行排程,而所謂將「紓困綠化」,其實就是即使受到疫情影響,企業、政府和相關單位仍按表操課,優先將資金投入綠能產業中。
舉例來說,德國本來就預計這十年內要逐步汰換核能與燃煤發電,並且增加上路的電動車。如果紓困資金能救援這些產業,不只可以達到原本的救助效果,還可以確保已經進行到一半的氣候變遷因應措施,不至於功虧一簣。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呼籲各國藉由紓困案為全球氣候變遷盡心(圖:Susanne Plunkett/Flickr)
現階段,德國、法國和其他歐盟國已公開表示,會支持接下來提出的紓困計畫中,涵蓋與氣候目標相符的內容,看起來要求接受紓困的企業,配合國家氣候政策藍圖的聲浪越來越大,令環保人士和氣候專家甚感欣慰。
響應綠色紓困 看看奧地利怎麼做
不過要說到這次積極、模範響應綠色紓困的歐盟國家,大概非奧地利莫屬。受到疫情影響,不久前奧地利國營的奧地利航空已全面停飛。目前,該航空已經轉賣給德國國營的航空公司漢莎航空成為子公司。
為此,奧地利政府出面與漢莎協商,以提供紓困換取漢莎協助奧地利航空維持生存。而出身綠黨的奧地利環境部長Leonore Gewessler就強調,既然要把數億歐元納稅人的錢交給企業,自然得附加一些綠色條件。尤其對那些本來就應該對氣候變遷做出貢獻的公司來說,現在這種狀況就是幫助他們踏出轉型第一步的好時機。
雖然現在協商細節尚不清楚,不過當地媒體猜測,紓困金額大概會等同於該公司三個月的營收,介於5億歐元與8億歐元之間,而部分談判桌上的選項則包含「減少短程航班」、「與鐵路公司更密切合作」、「多使用環保燃料」與「交更多稅」等等。另外一個部分則是奧地利航空的7000名員工正因航班減少面臨工時大幅降低的問題,因此協商內容可能還會包含協助找工作,兼顧綠色發展和員工權益。
奧地利的國家航空已經賣給了漢莎航空,讓政府必須出面與漢莎協調紓困 (圖:Pixabay)
不過話說回來,歐盟裡面還是有幾個搗蛋鬼,像是波蘭和捷克,對紓困案上的綠色條件有所遲疑。這時候倒是得適時提醒各國,2020年(《巴黎協定》預定在今年正式被落實)原本就是氣候戰役史上重要的一年,即使今年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COP26被延後至明年舉行,但可別把這關鍵的時刻拋之腦後,錯過了實踐政策的良機。
【參考資料】
https://foes.de/publikationen/2020/200324_FOES_Economic_support_measures_corona_crisis.pdf
https://www.cleanenergywire.org/factsheets/green-stimulus-what-it-could-look-various-areas-economy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