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裳鳳蝶生態賞析

地區:
分類:
標籤:
文字-A A +A

分享一篇關於黃裳鳳蝶的短文小品及生態攝影圖片,黃裳鳳蝶因近年數量似有增加在今年保育類昆蟲名錄修訂遭降為第三級,然而站在遺傳多樣性角度探究,學者專家們對其遠景依舊有些擔憂......

黃裳鳳蝶是台灣本島蝴蝶種類中體型最大者,前翅長約6.5~9公分,不同於多數蝴蝶體軀色彩黯淡,本種胸部及腹部分別以紅色、黃色為底色,並摻雜著黑色斑紋,顯得格外鮮明耀眼,透露警示意味。後翅則如其名具大面積黃色斑紋,並由黑色翅脈切割,雌蝶黑色斑紋較為發達,因體型碩大且型態美麗而易於辨識。

黃裳鳳蝶廣泛分佈台灣全島各地(包含綠島),部分地區族群穩定,並以低海拔山區為主要棲息環境,其中恆春半島的墾丁、滿州地區族群為遺傳多樣性最高的母族群分佈地。成蝶偏好訪花吸蜜,常見利用蜜源植物有海檬果、海州常山、火筒樹、龍船花、馬櫻丹、紫花長穗木。雄蝶訪花吸蜜外大多飛行迅速,並有彼此驅趕、追逐之領域行為。

因棲地破壞及商業採集壓力,黃裳鳳蝶族群量於1970年代開始大量減少,1989年由行政院農委會公告為第二類「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近年則因族群量有增加趨勢而於2009年保育類昆蟲名錄進行修訂,調整為第三類【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然而深入探究,黃裳鳳蝶族群量增加與近年台灣各地蝴蝶園、校園廣植幼蟲攝食寄主植物-港口馬兜鈴、異葉馬兜鈴等馬兜鈴科植物有關,其中甚至透過人為手段進行美其名的復育行動,而繁殖出較多個體;調查結果也發現,許多黃裳鳳蝶主要分佈地竟與蝴蝶園經營地點有關。經學者粒線體DNA研究分析則發現,黃裳鳳蝶固然在個體數增加,但基因歧異度偏低,表示個體間顯少交流而產生近親交配情況,其可能產生適應力、存活率、繁殖力降低風險,對長遠族群發展而言並非好事。生態保育應著重於生物多樣性價值,其包含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生態系多樣性不同層次,黃裳鳳蝶面臨的保育現況值得人們更深入省思與探討。

撰文、攝影:林柏昌(大笨蝶),本文原載「核能環保人-大自然的舞姬」專欄。

※精彩圖片請至:http://blog.xuite.net/scottlinbutterfly/nature/29964655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2

加入時間: 2009.04.15

大笨蝶

加入時間: 2009.04.15
76則報導
0則影音
1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黃裳鳳蝶生態賞析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2,906篇報導,共13,192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2,906篇報導

13,192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