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運動視界 熱血體育作家的舞台

2020/05/16 15:58
1,818次瀏覽 ・ 1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鍾佳紜、陳琮文/台北市報導】閱讀體育新聞的管道多,除了大眾媒體的體育新聞,運動視界創辦人楊東遠致力創造一個舞台,讓讀者有多元的體育新聞,也讓給對體育有熱血,又樂於分享的作家,能夠盡情揮灑。

從痞客邦專欄 轉戰獨立運動新聞平台

楊東遠就讀於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時,在痞客邦的專欄「運動的阿斯匹靈」擔任運動部落客,當時他不停思考,對運動有專業、有熱情,應該要有一個平台可以發揮。出了社會,第一份工作到痞客邦經營運動社群,做了將近七年之後才離職,改進了海碩集團底下的運動行銷部門,他仍秉持著想開創一個運動平台的心願。

在因緣際會下,海碩集團也成為楊東遠創業的貴人與金主,他在會議中提出自己想成立平台的計畫。楊東遠回憶,「我單槍匹馬的做了簡報說服海碩集團的韓駿鎧總監、韓國福總裁,和他們說,你們是做實體賽事的,而我是做網站的,可以滿足你們缺乏的平台。」楊東遠藉著經營痞客邦的經驗,最終說服海碩集團投資,成立了「運動視界」。

「順利成立公司,有了構想,但沒有人替我執行。」楊東遠發現,經營獨立的網站,仍需要工程師,他們花了兩三個月尋找工程師,巧合的是,先前痞客邦的工程師也結束一段工作,在討論過後,他們也進入了運動視界。

帶給讀者收穫及感動 而存在的社群平台

「運動視界是一個特別專注內容深度的網站,提供給喜愛運動的人,讓像我這樣對運動有熱情的部落客,能夠有發揮的機會。」楊東遠表示,運動視界的宗旨很明確提供對體育有研究的作家一個平台能夠發揮,聚集關注體育新聞的讀者。作家的專業能創造收益,同時也成為運動視界最佳的宣傳工具。

楊東遠表示,運動視界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大眾媒體可能用固定人力包辦每天的運動新聞,而運動視界的作家有各自專精的運動項目以及觀點,「加上經過站上三位編輯的教育訓練、溝通討論、引導策展,能有效的呈現有別於一般媒體不同的觀點。」

運動視界目前共有一千兩百二十五位作家,涉及籃球、棒球、足球、羽球、桌球、格鬥摔角等十四種運動項目,其中撰寫籃球相關文章的作家就有五百六十四位,如站上的百大作家之一HBK,撰寫關於NBA的文章,目前也是YAHOO的NBA專欄作家,在網球的領域,名人堂作家Dai Spencer Li Hao,專注於分析比賽歷年來的獎金分佈,以及鑽研發球姿勢的策略與效益。同時,他也是中華⺠國網球協會 (CTTA) A級裁判、C級教練。

眾多作者中,楊東遠特別提起其中一個作者,在剛加入平台後和他說的一段話,「原來運動視界的創辦人楊東遠,就是阿東的運動阿斯匹靈的阿東,我要感謝他在幾年前啟蒙一個很愛熱愛運動的我,以後的稿費都不要提領了,直接回饋給站方。」楊東遠對於運動的熱情,啟發了當年的讀者,變成運動視界的作者。

楊東遠也分享,「曾經有一個作者令人感動,他領到第一份稿費,就把錢捐給台灣棒球維基館,買球具捐給偏鄉的學校與機構。」楊東遠深受感動,「我覺得這是一個正向的循環,因為有些作者拿到稿費,不是只為了自己的收入,而是願意去幫助他人。」

照片

楊東遠(圖右)和陳揚皓(圖左)分享經營運動視界遇到的故事。 攝影 /鍾佳紜

設計稿費收益 使好文章源源散播

楊東遠以棒球的概念,凡申請成為作家,通過新人選秀會之後,將作家分成新人聯盟、小聯盟、大聯盟、名人堂四個階級,不同階級的稿費不同,如一千次的點閱可以換取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七十五元不等的金額,他把持著一個重要的原則:「若要出名、賺取高稿費,自己得用心經營。」運動視界將平台開放,加上稿費的誘因,促使作者願意將文章向外分享,同時也成為運動世界最好的行銷方式。

運動視界行銷專員陳揚皓表示,因為演算法的機制,容易讓讀者閱讀到同一面向的內容,導致遇到較有爭議的議題,容易產生紛爭。他說:「曾經因為台灣在奧運正名的議題有了紛爭,遇到回覆較偏激的讀者,不過我們很樂於主動和他們分享、溝通,希望能有良性的討論。」,運動視界透過專題「2020東京奧運台灣正名公投,你怎麼看」,在平台上彙整了作者群的多元觀點,讓讀者能夠了解東京奧運正名對台灣不同面向的影響。

「2020東京奧運台灣正名公投,你怎麼看」中邀請到榮譽名人堂作家文生大叔、小鐵、大艦巨砲主義萬歲!,名人堂作家久保、大聯盟作家Sonludolf,還有特約名家富哥等,共有十二篇文章談論東京奧運相關議題,如東奧正名公投案,以拒絕與贊成對於影響運動員參賽權益的影響為何,討論中華奧會的權利,以及台灣奧運正名運動的歷史流程等面向進行討論。

照片

多位名人堂作者撰寫「東京奧運台灣正名公投」的相關文章。 製圖/鍾佳紜

照片

運動視界舉辦實體講座,邀請作者們一同參與分享。 圖片提供/運動視界

併購下的運動視界 發揮更大媒體縱效

二〇一八年三月,關鍵評論網正式併購運動視界,楊東遠表示,併購後仍保留運動視界的品牌及網站營運方式,反而但仰賴集團的技術部、行銷部,讓搜尋上更優化,也開發更多業務營收。他說:「讓編輯團隊能夠聚焦在內容與作者群經營,不再一人身兼多職。併購後最明顯的成長,就是流量在半年內從單月50萬人的不重複訪客數,成長到150萬人。」

結合雙方的優勢和特色,運動視界發揮更大的媒體縱效。藉由整合優質的獨立垂直性媒體,希望能替目標讀者打造更棒的媒體體驗。

運動視界開創新可能廣拓受眾

「現在很多讀者閱讀新聞的管道,其實漸漸是從社群網站上去搜尋資訊,所以社群平台的經營就變得很重要。」社群平台的不同性質,有不同的閱讀方式,如 Instagram 以圖像化為主,運動視界團隊思考,如何用圖片去吸引年輕讀者閱讀深度的體育新聞。陳揚皓表示,製圖時間較長,目前如文章「Lamigo 桃猿轉賣給樂天」、「彭政閔的19年生啀成就回顧」,都是透過懶人包的模式,陳揚皓表示,雖然案例較少,但讀者反應都不錯,希望能漸漸抓到讀者的需求。

除了文字內容,運動視界在二零〇一九年十一月新創名為「運動視界啪」的廣播節目Podcast,總共八集內容,邀請運動視界的作家訪談,如專精於棒球的作家「文生大叔」討論二零〇一九年世界十二強棒球賽,還有名人堂作家「小鐵」分析NBA 達拉斯小牛的戰績與戰況,嘗試以聲音、影片的形式來拓展受眾。楊東遠說:「網路廣播目前已經結束,暫停播出三週左右,重新思考、規劃節目方向,我們不確定能不能被接受,不過我們勇於嘗試用不同管道,拓展更多關心運動的人。」

秉持理念 持續壯大運動視界

楊東遠也分享了一個小故事:「有些作者真的是寫佛心的,他在我這邊累積的幾萬塊稿費,他從來沒有提領過。因為,他覺得他不想要拿我們的錢,他只是單純的想要分享這些運動文化的交流。」

楊東遠有所感悟,「這一路默默走來,做的事情其實都淺移默化的影響到你不知道的人,同時也帶給我們很正面的回饋跟影響。」運動視界聚集熱愛運動的作家、讀者,致力創造一個屬於他們的運動世界。

採訪側記

最後採訪結束時,楊東遠先生告訴我們:「希望你們聽到這些故事後,在未來裡,也能與我們一同在媒體業裡努力,使媒體變得更好。」運動視界在這一路上,始終堅持自己的價值與理念,同時不斷的思考更好的計畫與內容,因為他們認為:只要保持現狀,就是退步。秉持著熱情與敬業的態度,是我對他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