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垃圾場」讓塑膠再生 變身生活小物
【記者陳俞晴、林澤衛/宜蘭縣報導】由於塑膠成本低廉、可被大量製造,一直以來被市場塑造便宜、可丟棄的形象,不僅材質無法自然溶解,也可能造成生態環境的直接影響。而「不垃圾場」利用再生技術,將塑膠再製成裝飾品、容器、家具等生活用品,延續塑膠的使用壽命,讓塑膠可以重複利用,並藉由舉辦再生工作坊體驗,來啟發和改變大眾對於塑膠的想像與價值。期望能結合台灣在地文化,發展出專屬於台灣的塑膠再生系統,將塑膠再生的活動、產業帶動,真正落實到民間。
看似簡單卻很辛苦的塑膠再生步驟。 製圖/林澤衛
塑膠再生工作室 再生出各種生活用品
「不垃圾場」是一家位於宜蘭頭城的塑膠再生研究工作室,由楊蕙菱、張楷翊兩人共同創辦而成。從二〇一八年開始,兩人回歸物盡其用的概念,不斷的再尋找塑膠這項材質的另一種可能性,以及用再生技術延續塑膠廢棄物的使用壽命,同時藉由舉辦塑膠再生工作坊的體驗活動,向民眾傳達環境保護知識,以及塑膠媒材更多的使用方式,來改變大眾對於塑膠這個材質的想像與價值。
楊蕙菱、張楷翊兩人成立了「不垃圾場」塑膠再生工作室,開始在工作室裡研究塑膠這項材質,做一些有關塑膠再生的實驗,探討「浪費」這項議題的同時,也專注於塑膠的任何可能性。楊蕙菱認為,「這個世界上所有的資源都是珍貴的,垃圾、廢棄物這種東西,是我們人出現了之後,我們去定義它,其實在自然裡面並沒有廢棄物存在。」
「其實塑膠它是有很多狀態的,我們就是在探討每一樣塑膠的特性,然後有些可能可以做成物件,有些不行,有些是需要被研究、探討的」,像是常見的PP聚丙烯、PE聚乙烯、PS聚苯乙烯的塑膠是比較容易被再生的塑膠材質,而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VC聚氯乙烯、ABS工程塑膠則為比較難處理的種類,張楷翊說。不垃圾場工作室平時除了研究塑膠材質外,也會研發各種再生機台、塑膠再生的模具,以及收集各種塑膠廢棄物、塑膠袋等塑膠相關製品,將其再生成一些生活物件,像是各種形狀的容器、裝飾品、家具、生活用品等。
由於物件都是由常見塑膠材質製成,皆具有高分子量且熱可塑性質,所以變化方式相當多樣,輕巧耐用,也能呈現出塑膠的各種顏色。另外,不垃圾場也會販賣自家研發的再生機台,和不定時在網路上釋出一些實驗或研發所做出的塑膠再生物件,讓支持再生計畫或對產品有興趣的人可以購買。工作室也會將再生機台製作而成的板狀、條狀、片狀塑膠再生素材,提供給藝術家或工藝家作為創作用原料,期望能引導更多人一同參與塑膠再生計畫。
不垃圾場用塑膠廢棄物製作而成的板狀、條狀、片狀塑膠再生素材。圖片提供/不垃圾場
不垃圾場結合在地文化 發展再生系統
因楊蕙菱、張楷翊兩人本身都喜愛大自然,在開始接觸大自然後,他們會經常到處走跳、看看山、看看海,也因此看見了大自然底下的許多問題,以及人類所造成的生態傷害。他們發覺,大量的塑膠廢棄物正在影響著自然環境與人類的健康,「想說這個東西是怎麼來的,或是那我應該去撿它,那撿起來之後呢??是什麼,它其實是一個過程,我們是在慢慢的探討它。」楊蕙菱說。
一開始楊蕙菱、張楷翊兩人會去參與淨灘活動,看見了大量被人類丟棄的塑膠廢棄物後,讓他們更想進一步探討塑膠這項材質,以及塑膠還有哪些方式可以被利用。因此,兩人開始做一些相關研究,像是塑膠、海廢的數據研究或是翻譯,也出國參與荷蘭的塑膠再生組織珍貴塑料計畫(Precious Plastic),學習到國外的塑膠有關技術。他們希望可以將當地塑料再生行動的經驗帶回台灣,並結合台灣在地的文化,發展出專屬於台灣的塑膠再生系統。
楊蕙菱使用不垃圾場自製的塑膠擠壓機「機關槍」,將機台擠出的塑膠條編織成各種物件。 圖片提供/不垃圾場
不被框架綁住 尋找塑膠更多的可能性
不垃圾場的塑膠再生流程通常是先將收集來的塑膠清洗乾淨,再按照塑膠的材質和顏色做分類,讓再生時能更方便取用。前置作業結束後,會將這些塑膠原料放進再生機台中,進行加熱、加壓的過程,就能自由塑型成各種形狀的物件。而工作室裡的每台機台的物理邏輯和呈現的方式不太一樣,有些是可擠成條狀物,有些可以壓成碗狀,但基本上概念都是相同的,製作出來的物件也都是獨一無二的。
一直以來,不垃圾場將作業重心放在塑膠再製的過程中以及實驗、機台的開發當中所產出的物件,工作室不會有硬性的規定或系統,把這些物件用「產品」的框架包裝。因此,不垃圾場不會大量製造相同商品,也不提倡製造全新的塑膠製品,只要楊蕙菱和張楷翊兩人創作出什麼就賣什麼,「我們還蠻活躍的,可以結合各種不同的想法」,把它這些隨意創作出的物件當作藝術品,「它有很多的可能性,所以反而因為這樣大家看不太懂我們到底在幹麻」楊蕙菱說。
從塑膠的收集、分類、清洗,到設計、再生的過程,都是由楊蕙菱、張楷翊以及一些來不垃圾場的志工共同完成,「實際上它真的是一件麻煩跟辛苦的事情。」楊蕙菱說,大多數人還是會認為再生物件只是成本低廉的塑膠製品,忽略了整個過程所花費的人力、資源等,「因為大家對於塑膠這項媒材的印象已經定下來了,所以其實也有很多人是看不太懂它的價值在哪裡,我覺得蠻多有像這樣子價值觀的衝撞。」
不垃圾場將塑膠袋再生,製成獨一無二的手提袋、杯袋等生活物件。圖片提供/不垃圾場
收集塑膠廢棄物 從你我生活做起
而到目前為止,不垃圾場有兩個主要收集塑膠廢棄物的管道,一部份是和宜蘭附近店家做配合,向店家收集一次性的塑膠玩具、一次性的塑膠廢料,像是大量的剛彈殼、扭蛋店等,是不垃圾場最主要的塑膠來源。另外,其餘部份是在不垃圾場內設置塑膠收集站,讓附近的居民或是來不垃圾場活動的人,到活動現場時也可以順便收集自己所帶來的塑膠,增加民眾的參與感。
不垃圾場也將每週六訂定為「不垃圾場塑膠收集日」,向大眾收集再製塑膠媒材之餘,也告知民眾或附近居民這裡是有在收集塑膠廢棄物的,大家可以將不需要的塑膠製品,像是洗髮精瓶罐、微波加工食品的容器、飲料杯子、塑膠叉子等等,都拿來工作室聚集,提供不垃圾場更多的塑膠媒材,既能做環保、回收再利用,也能幫助塑膠媒材的研究發展。
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舉辦的不垃圾場再生講座,讓民眾一同參與塑膠分類。圖片提供/不垃圾場
塑膠再生體驗工坊 啟發民眾新價值觀
為了讓民眾有更深入的了解,不垃圾場平時也會不定期舉辦一些塑膠再生工作坊的體驗活動,民眾可以在現場事先報名,或是透過網路進行線上預約。其中體驗內容分為三大項目,分別為塑膠環境教育前導、塑膠分類與絞碎以及塑膠再生成型。活動一開始,工作人員會帶民眾認識基礎的塑膠分類與塑膠材質,以及讓民眾對再生實驗探討和環境有基本認知。有了初步的了解後,再讓民眾實際進行塑膠分類與絞碎的活動,過程中民眾也可以使用自己攜帶的塑膠廢棄物來製作。
最後,工作人員會引導民眾親自操作再生機台,把塑膠廢棄物及絞碎後的塑膠粒再生成型,製作成各種生活物件如花盆、小容器、杯墊等,並帶入塑膠的正確使用價值與環境意識。「不垃圾場」希望藉由讓民眾自己體驗塑膠再生的製程,從廢棄物收集分解到成形,瞭解其中的資源消耗、再生的優缺點、對環境的附加影響,讓民眾重新思考塑膠的使用方式與價值。
不垃圾場用廢棄扭蛋殼當原料,製成五彩繽紛的塑膠再生盆器。圖片提供/不垃圾場
與各界合作 讓再生活動落實民間
「我們在做的東西比較像是一種啟發,跟我們在慶祝塑膠這項美麗的材料,慶祝它的顏色,慶祝它的可塑性。」張楷翊說。不垃圾場平時也會結合了不同社區跟民眾一起來參與這個計劃,邀請不同相關背景的人,像是工匠、藝術家、設計師,或是社區活動中心、校園等,一同參與塑膠再生計畫以及塑膠媒材的討論,相互給予意見、相互學習,進而激發出更多塑膠再生的可能性。
二〇二〇年不垃圾場也開始和澎湖馬公高中合作,在當地建立一個小型塑膠再生中心,類似不垃圾場的塑膠再生工作室,在那邊設置機台和馬公高中的學生交流,教他們怎麼使用這些機台再製物件,希望他們在未來也能利用澎湖周邊的海廢、民生垃圾,或結合當地特色,做一些塑膠廢棄物製成的產品送給朋友,「我們覺得這樣子的過程才是有意義的。」楊蕙菱說。
「不管你是可以很直接地購買我們的產品,去支持我們的計畫,或是你可以在你的生活裡面,你想要用廢料當作你創作的一個媒材,它也是一條路」,張楷翊說,不垃圾場會試著把這些塑膠再生的想法都以模組塊的方式去發展,希望可以將模組機台複製到各個地方,向大眾傳達不垃圾場的理念,以及藉由自身的力量,將台灣塑膠再生的活動或產業帶動起來,讓塑膠再生真正的落實到民間。
張楷翊使用銑床機台,製作塑膠再生所需的模具。圖片提供/不垃圾場
採訪側記
不垃圾場兩位創辦人利用生活中的各種塑膠製品,那些平常被認為是垃圾不能使用的東西,將他們賦予新生命,再次利用後創造出新產品,不僅兼具環境保護,同時也改變了大眾對於塑膠的看法。讓我們知道台灣有這麼一群人正在為地球努力,證明塑膠不會是一次性物品,更不是垃圾,愛護土地的同時,也讓資源永續。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