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爆北車活動 凸顯文化、文明拉扯
小標1
黑白格大廳 民眾假日聚會首選
00:00~00:06、00:14~00:19 NS
無數個小圈圈,上演著不同故事,這是台北車站黑白格大廳,平常的假日,總是擠滿來自各地的人,不過…原來是在防疫期間,車站站長出面提醒大家,保持社交距離,但插曲又發生了。
參與活動學生VS.站長 黃榮華
志工也要保持社交距離1.5公尺,(他們馬上就會離開),(謝謝,謝謝大家)
參與活動學生
※受訪人不願透漏姓名及姓氏
志工都沒有保持1.5公尺的社交距離,難道他就不會,難道他就不會被感染嗎?他拿疫情當作藉口,輕蔑我們的自由。
小標2
大廳因疫情禁坐 台鐵擬延續政策
3月開始,台北車站因應疫情,禁止民眾在車站大廳席地而坐,但在疫情趨緩過後,卻傳出台鐵站方,有意把這個禁令持續下去。消息一出,引發網友不滿,在網路上號召「坐爆北車」,就連文化大學自改陣聯盟,都參與其中。
文大自改陣總召 陳維聰
雖然自改陣平常是在,主要負責推動校內的議題,可是校外的議題,我們一樣都很重視。當然,有一個,多一個場地可以,讓大家可以,不管在這邊消耗時間,或是在這邊等人。我以前也有來過這一邊,我有看到有些人坐在這邊,我覺得依照以前那種模式,我覺得沒有什麼問題,如果在疫情結束,一切都安全的情況下。
小標3
北車大廳史 80年代就有學運夜宿
01:21~01:37 翻攝聯合報
車站大廳的聚集歷史,時間可以拉回到1990年代,當時就有學運團體,在台北火車站夜宿抗議。而在當時,每到連假前夕,大廳內總是擠滿搶票的排隊人潮,打麻將、打地鋪的人,隨處可見。
鐵道文化協會監事 俞秋苓
01:43~01:51 翻攝聯合報
如果過年過節的話,為了要買一票,一票難求的時候,他們就會在那邊排隊。躺著在那邊,等著第二天門一開的時候,他就可以排隊,是這樣子。那有時候人,他沒辦法睡在這種地方,他就拿他的包包、然後拿一個椅子,排成一排這樣子,很好玩。
小標4
2011年大廳改建 移工開齋節於此慶祝
01:55~01:59 畫面翻攝網路
02:05~02:09畫面翻攝網路
2011年,車站大廳改建成多功能展場,售票亭從原本的正中間,往西側移動,也多了黑白格的地板設計。每到印尼開齋節,就有不少移工聚集在這裡慶祝,久而久之,就變成了另類的台北意象。
鐵道文化協會監事 俞秋苓
02:23~02:25 畫面翻攝網路
它(售票亭)有很多窗口沒有去用它,那個時候是沒有用它,所以乾脆就縮(進去),變成是朝西邊這邊來,整個重新規劃,所以才會騰出這麼大的一個廣場。
移工進來的很多,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就在這邊做一個聚會的地方。
小標5
大廳未來開放? 台鐵:屬公共空間
事隔10年,聚集引發的問題再度浮現,這次引發民眾「坐爆北車」抗議,而台鐵也說明,目前是依照疫情的指引,而廣場也沒有開不開放的問題。
台北車站站長 黃榮華
本來這個廣場就是一個公共空間,那台鐵的立場就是說,其實這個廣場,沒有叫做開放、不開放的問題。在這邊逗留的話,要保持社交距離,要戴口罩,我想這個規劃,是為大家的安全健康著想。
小標6
文化與文明拉扯 黑白之間尋平衡點
究竟要不要開放北車大廳坐人,有民眾認為有礙觀瞻,也有民眾覺得大廳與人之間,交織出了城市景觀。文化跟文明的相互拉扯,黑白之間,要如何找到平衡點,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華岡新聞 宋思彤 凃元堤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