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蚌在台大醉月湖生長紀錄_20200707 & 麻雀
2020.7.7
感謝台大生工系許少瑜老師帶學生4月21日走讀八仙圳
當天水利小組長鄭雄傑老師送給大家田蚌
先用大水桶養在有充足日曬的五樓陽台
其中9個4月27日在生工系侯文祥老師(戴斗笠者)和馬來西亞僑生、魚科所蘇偉建研究生協助放到台大醉月湖瑠公圳入水口
感謝老師不嫌樣本少,親自帶學生做測量
7月7日第一次田蚌生長紀錄
1.真高興田蚌都有存活,好幾個撈出來時還吐水,體型有變大
2.投入9個撈到8個,沒有撈到原先最大那一個
3.因吐水程度不一,重量不作為指標
7月5日參加官田種菱角活動
從官田帶回6株菱角
侯老師同意並親自幫忙在醉月湖種下菱角
三角蜻蜓圖片來源:奇摩
水蔥上方的金屬藍的三角蜻蜓
侯老師說:醉月湖大湖的湖面積約6000平方公尺。至今,水面覆蓋水生植物面積僅約百分之二而已。三年前,曾努力在蛇籠上,種滿水生植物,卻在去年秋天,兩天內,被校方委外清除殆盡。一直至今,未再努力種植
未來將在水蔥叢之間種植將會種植荷花,作為協助固定水蔥挺直的周邊水區植栽,也創造多層次的高低水生植物景觀
可以持續增加水生植物投入~例如魚腥草 野慈菇 大葉田香 (除了擴展迅速的外來種,可能被質疑,如銅錢草…)。投入位置適合放在大湖水邊的蛇籠上。讓植物根部有抓籠石固定處,也有池水可提供養分。
侯老師第一次測量說明如下
1.瑠公圳的換水率和入水水質狀態,影響圳內水質最大。
2.即使,田蚌會改善水質,因為,數量太少(9粒與數百粒差異),無法表現出水質改善效率。
3.田蚌對水質改善的速率,要從田蚌的單位重量,單位時間,不同水溫狀態,可吸收多少氮磷,減少多少葉綠素濃度,提高多少透明度,等數據,才能確認,對水質功效。這部分,是屬於實驗室內的標準實驗設計範疇。
在瑠公圳現場,無法用水質變化數據(雖然團隊有每月的計測數據),和田蚌效益,做連結,做討論(無意義的努力,也是不精準的敘述)。
但是,可以用田蚌的增重速率記錄資料,推論,對水質的正面功能。
測量田蚌,吸引不少路過的民眾觀看,或許下次測量您可以趁機舉辦一場環境教育~介紹醉月湖水生植物/水質改善/人與大自然關係.....等
感謝游子淵提供麻雀育雛照片
因為醉月湖第一次種菱角
7月14日去郵局辦事時順便去醉月湖瑠公圳入水口看生長狀況
一棵菱角已飄向對面
同時聽到麻雀吱吱叫
仔細看原來有掛掉的麻雀
寄特生中心路殺社
隔天行政大樓前方一隻被車壓扁的麻雀
移往花圃回歸大自然
推測兩隻都是雛鳥
後記
(一)
路殺社補充
不是每個個體都能查出死因,
1.泡水的屍體、高溫,腐敗很快,
2.加上麻雀個體很小,有許多檢驗上的受限,
例如單一個體的肝臟不夠做毒物檢驗所需的最小重量,因此無法檢驗農藥
3.我們不是檢驗單位,不具這此技術,因此樣本是否檢驗,不是我能決定。
麻雀非保育類、又是一般常見小型物種,單一死亡事件,檢驗單位不會願意花能量做件事。
4.如果是大量死亡,這個一定有問題,就值得送驗。這個檢驗單位通常會願意。
但不能只寄一隻,如果是麻雀,需要挑選新鮮個體約5-10隻,總合起來的量才夠檢驗。驗毒、禽流感或其他疫病。
5.如果屍體完整、沒有泡水、新鮮(沒有腐敗或長蟲),可以做成標本典藏,還是可以寄!
(二)侯老師補充
一般直接聯絡事務組+校園工友會處理
校園內如有受傷生物+可以送到基隆路上的台大動物醫院
有窗口接受+紀錄+治療
至於死亡動物+較大型也可送動物醫院(擔心被毒殺)
(三)找到幾個有趣的麻雀育雛和鳥巢
例如 我的田褐頭鷦鶯會選座北朝南編織安穩的巢
而烏秋築巢也不辱戰鬥民族稱號,巢一定會築在太陽直曬,直接面對風吹雨淋的地方,讓小孩從小就受軍事鐵血教育,在艱困環境長大,才能夠成為戰鬥民族的一員。
從大自然學到很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SKyj4NYM_4
https://pets.ettoday.net/news/1580549
https://medium.com/@ronnywang_45941/%E9%B3%A5%E5%B7%A2%E7%9C%8B%E9%B3%A…;
(四)
給田蚌的水利小組長鄭雄傑老師說
有田蚌的水區旁邊沒有連接稻田
所以無法用有田蚌的水灌溉稻田做對照組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