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與現代 嘉義風格的台灣燈會
【記者孫敏嘉/嘉義報導】
今年的元宵節不能不到嘉義市來逛逛,體驗嘉義風格的台灣燈會。嘉義市舉辦的2010台灣燈會,坐落於市區之中,雖然場地不大,但卻融合了嘉義文化古都的在地特色,各式各樣結合現代科技與傳統元素的創意花燈,規劃成15個特色燈區,個個特色鮮明、交相輝映,有如一場嘉年華盛宴,熱鬧更勝以往。
原本為嘉義人熟知的嘉義公園,在今年的元宵期間卻突然變陌生了,因為在入口旁多了一個高達25公尺的巨型花燈「庭燎之光」。遠遠就能看見高大的燈藝作品,隨著不同的燈光變換氣氛,時而看似燃燒中的營火,有時又變成開滿花朵的巨木,融合了嘉義木業歷史,由32根大型木材堆迭而起的庭燎之光,走進中心還能聞到淡淡的樟木香氣,壯觀的建築成為嘉義的新地標。而嘉義公園內也邀請多位藝術家,結合園區內原有建築,激發出原創性十足的創意燈區,猶如一個主題公園。其中位於入口的區域,將莊嚴的國父孫中山銅像變得趣味且平易近人,並放置數個人體模型,穿上著名的中山裝再貼上國父的照片,有時候還請真人裝扮成國父的相貌,讓民眾隨時可以和國父一起喝下午茶、作日光浴。嘉義大學學生胡申瑜說:「顛覆原本對國父的刻板印象,變得很有趣味性。」嘉義公園內擁有多樣史蹟,本身就是許多觀光客到訪的景點,而今加入設計師新穎的創意,讓嘉義公園雖與其他喧鬧的燈區距離較遠,卻多了一份恬靜之美。
壯觀的「庭燎之光」可望成為嘉義新地標。
記者孫敏嘉/攝影
在主要特色燈區聚集處,原本即為眷村,也就是知名電視人王偉忠的老家。民眾李舜玟表示,多少受到電視劇「光陰的故事」的影響,對於眷村燈區的建築特別有興趣。這次燈會也特別將四棟原本只剩斷壁殘垣的眷舍,經過設計師盧銘世的巧手,成為嘉義味濃厚的眷村燈區。眷村又叫「竹籬笆」,因此設計師也特別以竹籬笆圍繞四周,再掛上50~70年代的照片,重現最真實的眷村樣貌。眷舍內放置多件由嘉義監獄製作的造型花燈,利用光碟片、寶特瓶、鐵罐、鐵絲等簡單材料,卻組合出一件件精采絕倫的燈藝作品,和眷舍相輔相成,化腐朽為神奇;眷舍外圍的空地上,則有表現眷村小孩兒時童趣的人形花燈,也有向「哥哥爸爸真偉大」的軍人家庭致敬等燈藝作品。台灣燈會首次加入眷村為主題,除了為將來預定在該地建造的眷村博物館打下基礎,更希望帶領民眾一同走入光陰的故事,體驗歷史風華。
寶島一村的門牌,及牆上的黑白照片,皆由知名製作人王偉忠提供。
記者孫敏嘉/攝影
人群最聚集處,莫過於宗教燈區了,長長的人龍亂中有序,無不為了把握機會,過過平安橋,敲敲祈福鐘。今年的宗教燈區是歷年來最多宗教團體參加的一次,共有13個嘉義在地的宗教團體,不但有東方廟宇與西方天主教的信仰合併,也是一場文化交流的饗宴。每個宗教團體的建築都相當氣派,各有特色,民眾王育芳說:「文財殿的擺設是用Q板造型的神明人偶,很可愛、印象很深刻。」天后宮設計大型機關,讓大佛可以緩緩升起;福社宮還有「電音神童體驗」,提供神尊讓民眾體驗。嘉義燈會充滿南部才有的宗教熱情,集結滿滿的人氣,彷彿一場盛大的宗教節慶,為大家在新的一年祈福開運。
可愛版的人偶,讓宗教與民眾更貼近。
記者孫敏嘉/攝影
首次聚辦台灣燈會的嘉義市,卯足全力希望讓各界留下難忘的燈會印象,燈區結合傳統、現代、藝文、科技的創意融合,讓大家逛燈會慶元宵的同時,也能認識嘉義文化古都、觀光等特色。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