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僅存蠶農 涂泉明守護手工產業
蠶寶寶是許多人小時候的回憶,而當童年過去後,蠶寶寶的白胖身形逐漸在記憶裡變得模糊。苗栗有一位養蠶達人,透過四十多年的堅持,手工製作出獨一無二的蠶絲被,成為台灣碩果僅存的蠶農。
涂泉明表示:「我民國六十七年就接觸農委會,進而推廣這個產業,獅潭鄉是全國最後一個鄉鎮來輔導的,我結婚沒有幾天,我就包袱扛著就到外面工作了,我想這個產業可以做,不會說起起落落的,所以我就後來就下定決心了,就從事這個產業。」
獨創平面繭工法 製出高品質蠶被
涂泉明將過去一顆顆蠶繭的模式改成平面繭。從養蠶、煮被、去汙與脫膠、手工拉被,到最後的成品,皆需要經驗與耐心。手工製作的蠶絲被透氣保暖、不容易有過敏現象,因此廣受大眾歡迎。
涂泉明說:「平面繭就是他吐好就大大片,煮一煮就可以做被了,蠶繭的就是煮過還要剝,所以不同就是不用小片的去拼圖式製作,還有這樣的加工他每一片都會黏在一起,所以被子不會跑。我以前從平面繭做到半成品,我花了四個多月,每天煮兩公斤煮不出來,最後的關鍵是什麼,一句話而已,我馬上就想到我是不是懶惰,哪一個步驟沒做,我就馬上連到洗被,結果我回來跟我老婆一個人洗一片,曬乾,差了一萬八千里,那時候才有效用。就所以說很多事業就是你有沒有堅持到底,你們堅持不下來,就不是你的了。」
歷經廢耕桑樹 涂泉明不放棄志業
台灣蠶絲產業於民國七O年代達到高峰。民國八O年代,中國廉價蠶絲興起,面臨競爭與威脅,使桑園面積逐年下降,政府因而決定廢耕桑樹,然而,涂泉明堅持不廢耕,對蠶絲產業奉獻多年。
涂泉明表示:「當初我也跟承辦業務的人說,真的不要廢,因為這個幾千年的東西,化解了就沒有半點在我們國家,怎麼可以。最後還是採取廢耕,那時候我的心情真的很痛苦,因為這個幾千年的東西絕對不是壞的東西,給人類的貢獻很大,所以後來我就說我堅持不廢。我養了四十幾年,一點一滴我都很清楚,桑園怎麼管理,什麼東西怎麼做,也是很多會碰到釘子,但是我們就是不放棄。」
轉型生態園區 傳承蠶絲業願景
涂泉明歷經產業的盛衰,更克服了政策上的困境,近年來更成功轉型為生態教育養蠶農場,以教育出發,讓大眾可以認識蠶寶寶的生態,以及育蠶取絲的過程,堅持保留這悠久的文化產業,期望透過傳承,再創台灣蠶絲產業的新榮景。
淡江新聞 魏岑伃 汪愛亞 採訪報導
更多報導請看: 淡江新聞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