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有夢就去做 「耀演」成真

2010/03/23 21:58
3,542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黃施僑/台北報導】

  「喜歡,那就開始做吧!」音樂劇《喜樂社區》<註一>的導演曾慧誠率直地說。一個學古典聲樂畢業的大學生,單純地憑著對喜歡音樂劇的執念,當完兵就直接飛去紐約求學。經過嚴格的學院派訓練後,曾慧誠於2007年回台創立音樂劇團「耀演」,即使夢想與現實之間仍有差距,他還是勇於追夢,相信自己的選擇並徹底實踐。

  曾慧誠在大學期間接觸音樂劇《悲慘世界》後,從此愛上了音樂劇,但當時的台灣缺乏開設音樂劇相關課程的學校,因此畢業後在音樂系老師的建議下前往紐約求學。不過曾慧誠在台灣所學的古典聲樂唱腔和表演方式,與音樂劇截然不同,音樂劇是當代的表演藝術,戲劇內容則密切地反映當代發生的議題,需要瞭解美國的歷史與文化,才能融入戲劇的意境。而語言的即時表達能力對曾慧誠來說,也是一大考驗,他說:「第一年考進美國音樂戲劇學院後,每學期都想回台灣,因為發現很難以插隊的方式,學習不屬於自己表演文化的東西。」他也曾經歷過許多困窘的場面,如第一學期的期末考一結束,老師當場問同學有沒有人聽得懂曾慧誠在唱什麼,結果沒有人舉手;也曾考試考到一半,被老師打斷說:「你演的東西不是我要的。」但憑著「如果現在就放棄,回來台灣能做什麼?既然已經考進去了就把它念完」的想法,終究順利地完成學業,並更進一步至紐約大學攻讀音樂劇表演碩士。
照片


曾慧誠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做什麼,不會被現實侷限。

圖片來源/曾慧誠提供


  在美國,以亞洲為故事背景的音樂劇並不多,因此亞洲人演出的機會相對較少,再加上曾慧誠想擁有屬於自己創作風格的劇團,回國後便與友人創立音樂劇團「耀演」。「當慧誠想做一件事情就會一股腦地去做,但並不代表他沒有計劃,只是他的計劃通常只有他自己知道。」團員呂寰宇表示。曾慧誠最初組團的目的不在於經營,單純只是想表演,他認為,舞台是個充滿幻想力的地方,當演員站上舞台時,沒有時間去想現實層面的問題,看到團員們能在拋開現實的空間下表演,就是他最享受的時刻。有時朋友開玩笑道:「曾慧誠你花那麼多精力在這上面,把這股精力拿去賣房子,錢都賺的比你現在還多。」當面臨夢想與現實的拉鋸,付出卻看不到成果時,他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靠著「享受現在能做的事情」、「開始做了就要做到自己滿意為止」的信念循序漸進地成長至今。

  創作的靈感來源取自生活周遭發生的事,曾慧誠表示,以自己的生活經驗、人跟人之間相處的感覺拿出來放大,如朋友因愛滋病而被家人趕出去,讓他開始思考他們的父母在想什麼,為什麼會在孩子最需要照顧與依靠時拒絕提供援助?難道他們認為別人的眼光會比親情重要嗎?一齣戲的概念與角色就這樣誕生了。同時身為大學駐校藝術家的他鼓勵台灣學生多創作,因為創作是舞台藝術的源頭。曾慧誠認為,只有在學校才能訓練出扎實的表演基礎,給學生時間和舞台,就能讓他們有展現才能的機會。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二年級蔡漢俞說:「因為目前台灣在國外主修音樂劇回國的專業老師很少,曾導演不吝惜分享自己的求學經驗,也會為學生分析未來的出路。」曾慧誠的教學理念並非告訴學生該怎麼做,而是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方向。

  曾慧誠認為,現在台灣的劇團發展蓬勃,文化涉入的層面也越來越廣泛,如原住民和宅男等議題皆有涉獵,而「耀演」因為創作群的平均年齡不高,作品多為探討二十至三十五歲、年輕人較關心的議題。同時他也常於各大學表演科系舉辦音樂劇之講習,希望讓更多人對音樂劇產生興趣,開創出屬於這個世代的舞台。

<註一>《喜樂社區》為「耀演」創作的第一個作品,此劇改編自百老匯音樂劇《Avenue Q》,融合台灣現今社會人物與故事,包含愛情、政治、同志等議題,是一部笑中帶淚的感人作品。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