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學生水田保育作業彙總
2020.10.20
超級開心看到大家的水田保育行動作業
1.建議多吃自然完整的食物
少吃再製品
例如:加工後的百頁豆腐營養價值低含油比例高、蛋白質含量低,膳食纖維少,甚至還會降低鈣含量。
2.建議每日攝取蔬菜種類多樣化
3.便利店小小的飯糰添加物至少10多種
推薦<<恐怖的食品添加物>>這本書
建議利用學校宿舍廚房煮飯自己捏飯糰
腦科學家川島隆太研究:"徒手捏飯糰等多動手的活動,看似不方便,其實可以活化大腦
農化碩何宗彥
家有自己的小菜園種菜,常食自種蔬菜,中餐、晚餐百分之九十吃米所以沒有特別紀錄的必要 (除了在學校午餐有時候吃鍋貼)零食嗜吃米果
水花園農夫市集買台南四號大豆買回家打豆漿喝
台南四號
https://www.newsmarket.com.tw/shop/product/tainan-4-organic-soybean/
他支持養殖漁業更勝過捕撈野生漁業,分享文章
https://fishdb.sinica.edu.tw/chi/article/a26_m.php
農藝系余品瀚
早餐、中餐、晚餐皆以米為主食、花博農民市集買梅酒
園藝李昭緯
1.三餐增加米食出現,自行煮米食晚餐,增加米食後感覺吃東西比以往更有飽足感,也不太會很快就餓,而對我而言早餐應該是我認為最特別的,其實我大部分的早餐都是以麵包為主,就算是有賣飯糰的也不太會去購買,似乎是已經養成早餐就是麵包的習慣,因此在久違的吃過了一次米類早餐,覺得也是新奇,而且感覺也比麵包更有飽足感且不油膩。
2.當自己煮了晚餐,才會發現其實準備晚餐菜色有點困難,因此一切還是從簡處理!反倒是覺得煮飯由於有了電子鍋,所以煮起來簡便許多,其實很快就可以煮好,挺方便的。以後應該也會多嘗試更多料理,希望可以用米類嘗試更多不一樣的變化。
3.最有意思的應該就是搗麻糬了,是用小米慢慢搗,其實過程中挺累的,因為要搗成可以吃的黏稠模樣實在要花很多時間,再加上,他越黏就會開始變得難搗,部過可以嘗試不一樣的米類新吃法也覺得很有趣,以前都是看電視上人們在搗麻糬,第一次自己嘗試才發現真的沒那麼簡單,況且使用的器具大小也差很多。最後再灑上糖粉和芝麻粉,變得又香又甜。
4.其實也有去逛在台中市政府廣場舉辦的農民市集,但內容大多和水果和蜂蜜比較有關,因此就沒有採買什麼農產和照片,但是在現場發現烤香腸攤位的人群反而是最多的,我覺得也算是有趣的體驗吧。
很敬佩園藝李昭緯是男同學,願意自己動手煮飯,嚐試搗小米麻糬
昆蟲研一 范浚維
尋找台大附近煮台灣好米的餐廳
透過此次作業,讓我更加關心台灣的米食料理,豐富美味,更有“回家”的心靈歸屬,外出遊玩也會留意吃的米來歷如何?口感如何?吃米的當下遙想栽種過程的辛苦,除了滿滿的幸福感,也珍惜每口米的得來不易…米、環境、人的密切連結,不僅僅只是溫飽,更有精神、文化、生態保育等層面的深度意涵與重要性。現代人離米越來越遠,重新學習關於米的一切讓人覺得充實而愉悅
植科所碩一_胡淳雅_水田保育
1.小時候在越南長大,來到台灣發現大家的早餐米吃得沒有越南多,越南早餐有何粉或有名的碎米飯。本次作業讓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的飲食習慣有了不小的改變。之前住家裡幾乎每天至少兩到三餐都會吃米食或米製食物,但現在住宿舍後,成了外食族,反而一天吃米食的次數縮減成一或兩次。
2.去農夫市集購買農產電鍋煮熟就可以吃,農民市集可以讓我們直接和農民們購買農產品,可以看到和超市不一樣呈現方式的農產品和副農產品,若購買到品質不好可以向農民市集反映改善。
農藝游文權
中餐、晚餐吃米食(建議增加青菜種類)
台大農藝劉子捷
許多人可能忘記了,其實早餐吃飯很容易,請參考台大農藝二劉子捷作法:早上的時候會拿前一天的剩菜剩飯拿出來蒸,覺得早上吃飯也還不錯。
高中3年級開始學中醫,中醫建議:「台灣濕氣重,多吃本土食物。」因此在水田保育作業之前,他已經做到三餐和點心多吃米或其他本土食材取代進口麥類等食材,同時也減塑,這次作業還主動邀約系上同學一起去農民市集,看到如此年輕人就開始知道學習和身體力行實踐養生和環保,心裡非常敬佩。
農藝潘孟庭:這次的作業,讓我開始會在吃飯時留意主食是否為飯;以前在用餐時都不會特別去注意到。
我也再一次體認到了現代人的飲食習慣確實已大為不同了,吃飯的時候也不會有固定的主食了。而臺灣稻米的產量幾乎每年都是過剩的;雖然只有自己的微薄之力,這次的作業也讓我多為了臺灣稻米的需求面貢獻了一份心力。
而逛市集的部分,讓我多了一份正當的理由暫時從繁忙的課業中抽離,享受一個美好、悠閒的假日。而且我是和系上同學相約一起去逛市集的,也同時增進了同儕間的感情。
透過這次的作業,我不僅為臺灣的米銷售的部份盡了一己之力,也和同學開心地享受了一段快樂的時光、增進了彼此的感情;我只能說:「我,真的收穫良多!」
農藝吳峻宇
參加身土不二_穀稻秋聲演講、鼓勵大家參加花蓮富里穀稻秋聲活動
旅遊和台大附近找米食,想起媽媽在家煮的米食
農藝澹思亭
很開心能夠藉由這個活動提升自己對於吃米飯的意識,米飯的選擇與變化比想像中的還要多很多。參觀小農市集也讓我更貼近農民一些,親眼看到食物原本的樣子,品嚐食物最原始的味道,這些都是農民辛苦努力而來的結晶。環保不只是種選擇,它更可以是一種生活態度。
2020稻作學~水田保育行動力
鼓勵型作業
(一)
9/17(二)第一次上課後,請一個月內進行以下三項活動
A、一周至少增加一次米為主食,台灣好米更佳
B、一個月一次逛農民市集(地點請詳捷運逛農民市集),購買本土當季自然完整食材回家煮(或宿舍共煮)
C、找機會推廣吃飯做環保+水田生態
例1 慶生、研討會等活動改捏飯糰,取代蛋糕、pizza
例2 參加 9/27 自然步道協會舉辦的免費關渡稻田河川日活動
例3 減塑外買咖啡改自製米漿
將至少5張照片和心得製作PPT 檔,檔名為系級姓名_水田保育.ppt,10/15(四) 中午12:00前上傳XXX,10/20(二)上課分享交流
(二)
10/20(二)上課前,請先閱讀<<稻田裡的教室>>乙書,上課時歡迎提問
如有疑問請聯絡林如貞
happyginger88@gmail.com、0989610832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