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三輪車
遊旗津,除了自行車,尚有全台灣碩果僅存的三輪車。下了渡輪,7-11左轉,就可看見約六七部三輪車排成一列,正等待生意上門。業者在車上或坐、或躺、或聊天,尚有蹲在車後打13支的。
「為何不搭三輪車?」
「不好意思啦!好好一個大男人,被老人家拉著走。」
這是一般年輕遊客的想法。然而,別看老奶奶七、八十歲了,腳力卻勇健,邊拉還可以和你天南地北聊呢!
「一趟多少錢啊?」
「轉一圈二十分鐘兩百元啦!」陳菜奶奶說。
三輪車自輪渡站出發,經廟前路、旗津路、臨水宮到中洲路,最後再返回輪渡站。
「何時開始拉呢?」
「拉一輩子啦!以前沒汽車、機車,三輪車生意好。連結婚的禮車都用三輪車呢!記得那時車上坐著新娘子時,大人小孩追著車跑,有夠威風。有車後,生意就壞了。後來,政府要我們轉業,民國七十四年開始,旗津才成立觀光三輪車!剛開始有二十三台,拉車的都要戴斗笠、穿唐裝。男的穿藍的,女的穿紅的。」
如今三輪車業者已懂得攜帶名片行銷自己,且接受顧客訂車。坐上車,業者也能配合顧客,講說些旗津歷史。
「要拉到何時啊?」
「能拉到何時就何時啊!這款頭路,女兒都嫁了,兒子們都是賺吃人,總要幫點家計。」
近年也有兩三位年輕族群加入。「那麼年輕,為何要拉車?」「也沒什麼不好,正當職業,總比喝酒鬧事好。」
對於三輪車業者而言,這或許是一個夕陽行業,但,對於整個台灣的觀光文化而言,他們卻是功不可沒的保存及演出者。
「現在歹賺啦!你沒看到嗎?電動又加蓋的兩輪車,又自由又新鮮,少年的喜歡坐,我們根本沒得拼嘛!」嘆口氣,轉開頭去。
不知是豁達還是無奈,這一小撮旗津人,正認命的活著。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