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影片才突然驚覺,在台灣,即使大富翁是以"遊戲"的方是被看待,仍脫卻不了購買房產、陷害別人,最終獲得勝利的模式進行,也能看出不同民族間相異的思考模式了...。再者,在國、高中時,或許我們知道,非洲的哪個地方出現饑荒、種族屠殺等情形,但似乎就停在"知道"這個環節,後續就被一連串的"選擇題"覆蓋了。更諷刺的是,或許我們還會學到,哪些地方盛產鑽石,學到這些,試想,對我們或他們,幫助又是什麼呢? 看完這部影片,也讓我有了更深一層的反思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在台灣,青少年在學齡期了解世界上有哪些國家需要幫助和該如何幫助,往往都是因為考試而去努力記下解決之道或現況;相對的,芬蘭的價值大富翁遊戲中,是讓青少年們以個人或團體的方式去獨立思考出解決之道。就這點看來,他們從小就開始教育孩子培養分析資訊及和人合作的能力,這是台灣教育發展自今,我們這一帶被檢討出來欠缺的地方。尤其芬蘭從國中起,即培養孩子們對周遭事物或世界產生關懷,長大後也身體力行,並終生以此為志業,這樣的志向,實在令我感受很深。透過這部影片,我了解到回饋跟奉獻的重要!
台灣的家庭教育雖然大多數都採愛的教育,但少數還是會有打罵的情形出現,加上升學主義的影響,讓家長對於小孩只要求成績卻忽略品格,甚至會以長大了就會懂事為由忽視偏差行為。大多數的台灣人缺少的就是一種名為同理心的東西,我們或許生活富足不缺乏物質享受,但心靈的貧瘠卻堪憂。我非常感謝我求學階段念過天主教學校,這所學校非常注重生命教育,也讓我知曉同理心的重要,掃街、捐獻、體驗飢餓的痛苦等藉由這些體悟讓大家能夠更發自內心的去幫助。不把一切視為理所單然,還有很多是比成績比成就更為重要,
但現在大多數的台灣人,依然跳脫不了名校的窠臼,覺得念了好學校就會有好工作就會有幸福快樂的未來。(真的嗎哈哈哈)
台灣教育界對於芬蘭教育之成功便想"快速"取經,這種沒有經過考量與配套的想法,只想迅速得到成效令人詬病。對台灣來說品德教育是最重要的吧,畢竟連垃圾都可以隨地亂丟、交通號誌參考用、行人隨意穿越馬路的地方是很需要一點道德良知去改善的。
分享一下
剛看到的一篇文章
蠻符合討論的
http://sprinklesandsuits.blogspot.tw/2012/11/blog-post.html
芬蘭人對於海外服務行為之所以會如此堅信與投入,除了宗教信仰的奉獻精神外,其實在影片中我們也能看到,透過不體罰的愛的教育、團體合作的觀念,更加鞏固了芬蘭人對生命意義的尊重。大富翁不再只是一種純然的遊戲,更是一種激發思考、以仁愛關懷為本的人格養成過程。有別於此,台灣的社會就顯得冷漠多了,但這真的全然是我們台灣人民自身的錯嗎?
芬蘭的教育很活,這些教材都需要常常更新,才能趕上孩子學習的速度,而不像台灣教育只要買教科書、死讀課本就好了,那這些創意的成本是不是也會反映在芬蘭的高稅率中呢?
芬蘭人對於海外服務行為之所以會如此堅信與投入,除了宗教信仰的奉獻精神外,其實在影片中我們也能看到,透過不體罰的愛的教育、團體合作的觀念,更加鞏固了芬蘭人對生命意義的尊重。大富翁不再只是一種純然的遊戲,更是一種激發思考、以仁愛關懷為本的人格養成過程。有別於此,台灣的社會就顯得冷漠多了,但這真的全然是我們台灣人民自身的錯嗎?
芬蘭的教育很活,這些教材都需要常常更新,才能趕上孩子學習的速度,而不像台灣教育只要買教科書、死讀課本就好了,那這些創意的成本是不是也會反映在芬蘭的高稅率中呢?
這套教育和高稅率一點沒有關係
其背景只是為了服務
在獨立特派員另有芬蘭晨光時間報導解釋了這些背景
台灣民眾看北歐
看到我們沒做到又想期待的
常常第一思維就是那要錢
別人一定是因為有錢
其實這正讓我們可能看不見錢以外的世界
芬蘭上個世界很窮
有人戲稱歐洲的西伯利亞
但捐錢與人獻身服務在那時已經開始走向世界
俗語說
愛是創造力的來源
愛能遮掩罪
這都不是靠錢
如影片所說,芬蘭教育近期在國際間獲得很多的重視,但我想這篇採訪切入更核心的觀點-服務他人的價值。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芬蘭人注重的不僅是幫助周邊的人,還要將愛心延伸的海外的國家。
我想,台灣的小朋友也知道哪些國家很窮困,但他們有想過、或是老師和父母曾否告訴他們,我們是可以幫助他們的嗎?台灣人民對許多事情很冷漠,對國際事務無感、甚至對隔壁鄰居也不曾關心。這個國家是危險的,因為人的價值不在了,我們可以向這些北歐國家好好學習。
但是,恐怕台灣老師是難以發展、甚至利用這分教材,若是教育仍舊升學掛帥、單打獨鬥,這份教材的意義也是無法傳達。芬蘭的教育已經進化了,他們知道資訊是無限的,學校該教導的不只是知識,合作和溝通更為重要,台灣的孩子確卻學了太多用不到的東西。
教育太重要了,希望台灣的學者經過近期的研究後不要只學到皮毛。
看到芬蘭的馬立娜護士為了勸菲律賓籍媽媽不要打小孩而抱住她,我心裡很感動,芬蘭人不打小孩的原則,是真心期望小孩子都能得到最健全的心智發展,就算是外國小孩,他們也義不容辭地出面勸說。芬蘭人的價值觀令人激賞,以人為出發點,充滿了對世界的愛與關懷,反觀台灣,人民多崇尚功利主義,追求速成。從教育來看,芬蘭價值觀大富翁這個遊戲,很多台灣學生可能無法欣賞老師的用心,認為這是個花時間又麻煩的活動,希望老師能直接教重點。台灣若想效法芬蘭的教育體制,除了體制改革之外,也必須從人民的價值觀開始改變,而這需要長時間的累積與蛻變,與全民同心改革的共識,才能建立像芬蘭一樣充滿愛的社會。身為大學生,我想我們有義務推動這個社會的改革,從自己的價值觀開始改變,以人文關懷教育下一代,力量雖小,但社會為因此慢慢改變成為更美好的世代的。
台灣的社會其實很少教導孩子要去關心世界上其他國家,就連十二年國教要求學生要有志工時數,很多家長或老師只希望孩子做完要求的時數就好。我覺得這樣的制度反而會讓小孩排斥做志工,甚至覺得做志工是被"逼迫"的,完全違背當初的用意。我覺得像芬蘭設計一個遊戲讓學生參與討論世界上的大小事很棒,是用遊戲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而不是像台灣定立規則,讓學生"被迫選擇",這兩種不同的方法,會造成完全不同的價值觀,也會影響他們以後的行為。要改變一個社會的價值觀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能只是靠改規則,要學習其他國家的經驗,也不能只學法規,台灣也可以發展自己很獨特的一套規則,畢竟學習的環境不一樣,台灣還可以更好!!!
節目中探討了教育制度,芬蘭有一百五十週年的海外服務歷史。教育除了一般的學術教育,也著重品德上的教育,因此芬蘭的教育競爭力一直名列前茅。把大富翁當成是教育的一種功具,這個想法十分迎有創意。香其他地區教育機構,也應該向芬蘭學習,如何用創新的方法去教育小孩。
在這個影片中我所看到的是芬蘭的教育體制,從強調品德教育重要到不體罰孩子。身處在台灣這個強調升學為唯一目的的地方,小時候還曾經因為考不到100分,而被體罰。台灣如果要學習芬蘭的話,短期內應該是不可能,但如果能設定長遠的目標,建立如同芬蘭150年的海外服務,這樣一來才有可能可以迎頭趕上。
生活豈止是為了比賽
這篇故事若只讓我們看到比賽
有點是從我們的價值觀看故事
其實芬蘭教育有些做法不是為了比賽
而是為了高品質服務
願以後您可以親自去體會
為學習更好的服務而求知
其樂趣更高
而自我價值也不會只建立在比賽的成敗
當然也不必將價值建立在服務成敗
基督徒說所做的是重生的生活風格
所做的是為上帝而做
所以無關乎別人說好還是不好
這就是芬蘭到海外混了一百五年的背後理念
很鼓勵您比較成大與台大就與人合作和服務別人方面價值觀塑造的教育風格有何差異
觀察學校到底幫學生看到什麼
最好把幾個管院也納入(如政大中山)
你會有很大收穫的
芬蘭的品格教育利用這樣特別的大富翁遊戲去教導孩子,真的很棒,不體罰跟只孩子溝通,也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地方,雖然值得我們去學習,但是依台灣現在的狀況,若直接套用芬蘭現在的教育恐怕也不太妥當,畢竟人民的觀念不太一樣,政府若沒有想好政策就直接執行,恐怕會越來越糟?
芬蘭的品格教育利用這樣特別的大富翁遊戲去教導孩子,真的很棒,不體罰跟只孩子溝通,也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地方,雖然值得我們去學習,但是依台灣現在的狀況,若直接套用芬蘭現在的教育恐怕也不太妥當,畢竟人民的觀念不太一樣,政府若沒有想好政策就直接執行,恐怕會越來越糟?
台灣跟芬蘭的教育要求完全不一樣,在台完只強調升學的情況下,家長老師大多數都只在意孩子的分數而忘了對孩子進行的品德教育及生活教育,導致孩子除了讀書外一無所有。希望台灣的教育方向也能漸漸改善,拿芬蘭當作一個好的例子,向他們學習,將來我們也能有跟他們一樣的成就。
曾經聽過一個講者說「學習是為了服務,這樣子才能得到許多的貴人幫助。」當時聽到這個理論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為與座者大多想的是「學習是為了賺錢,這樣子我的人生才會更好。」我當時的想法也不意外是這個。而今天看了芬蘭的這個影片,覺得心裡很感動,芬蘭並不是世界強權,但是他們用國民教育「服務」的概念,成功的征服了我這位處在台灣的思想。台灣目前推動的十二年國教中,有一項是志工服務的評比,我覺得這不是很恰當,因為學生只看到皮毛的利益,而不知道深層的價值何在,反而可能會造成反效果,長大後排拒服務。希望台灣制訂教育的"專家"們也能看看這個影片,不要只耽溺於表層,好像政策有出來,學生們有(被強迫)去做服務就好了,難怪台灣的教育如此令人詬病。
價值大富翁讓我想到台灣其實也有類似的遊戲。在線上,叫做「海地:生命的代價」,是一個角色扮演的網路遊戲,你需要為遊戲中居於海地農村的一家人安排生活。遊戲開始時,你要為這家庭選擇一個首要的目標:接受良好的教育?賺錢?令體魄強健?或保持快樂?於遊戲的過程中,你要為很多意料不到的事情作出適當決定,從而令這個家庭達到所定之目標。(http://www.fifthwisdom.com/ayiti/)
台灣其實也有這樣的概念,只是尚未普遍落實,老師雖然把遊戲介紹給學生,可是學生究竟會不會認真去玩這遊戲、並思考遊戲的意義?還是受家長的影響,認為只要念好書、考上第一志願就好,不要浪費時間玩這遊戲、思考海外救助的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我沒有答案,而學生選擇接受怎樣的價值觀,其實才是最大的問題。
如果老師只給遊戲然後學生要不要玩或有無興趣助人就看學生
這樣不怎麼好
老師還要做些其他的預備
幫助學生感動
這才是好的教學
台灣學生很有潛力
問題在老師自己如果先入為主覺得學生怎樣
那是老師的問題
只是在台灣
教授可以批評別人
但是沒有人可以批評教授(因為他們做官也有的負責評鑑更有的負責你的成績)
這倒要慢慢調整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