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廖澄妤、張華真雲林採訪報導】民眾戴上布手套,拿起鏟子往土窯一挖,濃郁的番薯香氣撲鼻而來。被稱為番薯故鄉的雲林縣水林鄉,14日由鄉公所舉辦番薯文化節。今年主題為「今生金氏薯光再現」,主辦單位於現場準備815公斤的烤番薯供參與民眾品嚐,並透過此活動,挑戰烤番薯350公斤的金氏世界紀錄,從早上8點一直烤到破紀錄為止。
參與民眾除了可以享用現成的烤番薯外,還能親手炕窯。從挖坑、堆土塊、生火燒窯,到最後利用燒紅土塊的餘溫將食物悶熟,不論是烤番薯、雞肉,還是玉米都不成問題。這項活動不僅得以維繫居民情誼,也讓參與者體驗早年農業休耕期常見的文化,享受箇中趣味。參與民眾蔡英義表示,自己從小炕窯到大,如今已邁入知命之年仍來同樂。他說:「(炕窯)有夠好,又很有趣,尤其又可以帶小孩子來。」
番薯對水林的重要性,也能從此活動窺見端倪。有著金黃果肉的台農57號,是水林最重要的農產品。當地每年種植1000多公頃的番薯,會在農曆春節左右收成,因土壤與氣候適宜,使其味道特別香甜,口感較一般番薯來得綿密。品質高產量也多,讓水林番薯成了在地特色。鄉長許山埜表示,當地地質帶鹽份,且半土半沙,再加上受東北季風吹襲而濕潤,因此最適合種番薯,「我們這裡種出來的番薯特別好吃!」
參與民眾鄒庭涵分享,過去在飲料店工作時,就常聽說水林的番薯特別好吃,因此自己會在備做地瓜牛奶的原料時偷吃幾口。他覺得,水林番薯相較於其他番薯的口感好上許多,「不像有些地瓜是那種澀澀的,這邊的就比較綿,然後比較好吃。」
而為杜絕不肖業者打著水林名號銷售番薯,鄉公所推動「水林番薯產地證明標章」,不僅能保障番薯農民權益,行銷上也能與其他番薯做出區隔。鄉公所農經課課員邱奕融說:「我們公所想要用這個標章來造成市場區隔。」近年來,當地農民更透過契約耕作的方式,事先與廠商協調產品數量及交貨規格等,以改善過度生產導致的滯銷問題。
一年一度的番薯文化節,是水林鄉民積極參與的盛會。現場除了烤番薯世界紀錄挑戰、千人炕窯及挖番薯體驗活動外,還有農特產市集與學生表演,吸引許多外地民眾前來參加。主辦單位期望,透過這場盛事,讓更多人認識在地以引為榮的水林番薯。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