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全球糧荒 山雨欲來

2010/04/13 11:44
2,516次瀏覽 ・ 5次分享 ・ 3則留言
PeoPo推 5
檢舉


 文/譚偉恩(低碳生活部落格青年志工寫手團)



 據聯合國關於人口議題的相關統計數據與研究報告,儘管全球人口出生率是下降的,但未來50年的總人口數,仍會持續增加且速率頗快。人口增長為地球的資源與環境,帶來沉重無比的壓力,並直接影響到未來各國的發展。


去(2009)年全球人口已經超過65億人, 這意謂著地球可供每人維生的資源日益減少(*1),特別是糧食供應不足的問題會漸趨嚴重化。回顧西元1至19世紀這段漫長的過去,世界人口總數由2.5億增加到9億,成長速度十分緩慢。這與當時農業生產技術落後、醫藥衛生水準偏低,以及戰爭頻繁發生等三個因素密切相關。因此,雖然這段時間裡人口的出生率不算低,但死亡率卻相對高。



 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社會的經濟結構與生產方式出現重大變革,運用機械代替人力來提升產能效率與獲利水準成為資本家和市場經濟體系追求的首要目標。於是此後的200多年,工廠制度快速發展、運輸和交通技術突飛猛進、二氧化碳的排量巨幅增加,導致地球出現異常的溫室效應以及隨之而來的暖化或極端氣候現象。於此同時,生產力及生活水準的提升、衛生與醫療科技的精進(*2),加上戰爭非法化成為國家間普遍的共識,人類死亡率開始下降,而人口總數則從緩慢增長轉變為直線上升;先進工業化區域與國家(例如:歐美)成為世界人口的主要來源,而二次大戰結束後,人口增長的動能轉移至脫離殖民主義、但經濟發展程度較為落後的發展中國家(*3)



 從「人口」的角度來看,近幾年一個逐漸受到關注的新興安全議題是:地球上的糧食是否將出現短缺?當持續增加的人口面臨日益匱乏的食物,飢荒與營養不良的問題於焉浮現。誰能吃飽,誰又該挨餓的零和賽局(zero-sum game)成為我們無法不仔細思量的課題。



能源枯竭之日 糧荒爆發之時

 今天的全球食品貿易供應鍊嚴重仰賴石油這項耗竭性能源,一旦油源供應出現缺口,糧食安全(food security)便堪慮。 馬爾薩斯在1798年時預測(*4),地球人口增長的速度將超過其糧食的供應能力。200多年後的今天,這項預言或許就要在風雨欲來的食物大戰中應驗!



 去年11月16日至18日在羅馬召開的世界糧食安全高峰會議上,聯合國糧農組織(UNFAO)表示,氣候變遷為糧食安全與農業帶來額外的風險,而發展中國家或是低度開發國家的人民及小農將首當其衝。至於氣候變遷的可能成因為何,則與人類的食、衣、行等生活和消費模式密切相關。



 其中在「食」的方面,人類大口吃肉以及肉品生產的高度工業化壓縮到小麥、稻米等基本糧食的空間(*5)。根據聯合國世界農糧組織(FAO)的估算,未來10年內,發展中國家的人民每年會增加4公斤左右的肉品消費,也就是目前水準的1/4。這代表全球肉品供應要用更多的黃豆、玉米做為飼料,對基本穀物的栽種形成更進一步的壓力。此外,種植黃豆、玉米等飼糧作物需要大量的肥料、農藥,還有農耕機具,這些東西無一不需要石油;毋寧,當前全球糧食的供需模式與能源的消耗關係緊密。倘若能源出現枯竭的危機,或是在供應面發生相當程度的動盪,國際食品貿易的供應鍊就會立即受到衝擊。



 更糟糕的還不止於此!依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研究,氣候變遷與能源短缺將使得農作生產者轉向栽種經濟收益較高的作物,例如:玉米。以美國來說,該國政府近幾年便大力補貼中部農業州種植玉米以提供生質燃料的生產,而此舉正式造成2007年以降全球糧食價格飆漲的主因之一。 上揚的糧價不但讓經濟弱者消費不起食物,也同時對國家內部的社會秩序構成威脅(*6)。俄羅斯、阿根廷、泰國等國家便曾為了穩定糧價,而宣布禁止或限制穀物的出口。至於目前全球最大的小麥生產國—中國,也在2008年為了緩解國內通膨的問題,而不再發放縠物出口的許可文件。



 上述提及的幾個情形反映出一項令人擔憂的危機,即全球似乎正面臨嚴峻的糧荒問題。



基因科技:仙丹還是毒藥?

 在基礎糧食作物生長空間受到壓縮以及極端氣候導致全球可耕作面積減少的情況下,透過基因改造技術來提升糧食的產量被部分人士認為是一種解決糧食危機的可行方法。然而,科學或科技有時為我們解決的問題,可能遠不及於它所為人類帶來的新危機。 換句話說,當我們思考以基因科技作為因應糧荒的對策時,是否應予考量在飢荒還未紓解之前,那些具有抗旱、耐寒,以及它防蟲害的基改作物就已先威脅人類的健康安全,或是致使環境生態多樣性的失衡?(*7)



 基改作物的相關討論迄今已有10餘年,但主要生產地域仍侷限在美洲。此一事實的背後有複雜的全球經貿結構性問題存在。簡單來說,基改作物對於粗放式農業生產成本的降低有利,但對於集約農業和小農並沒有太大的誘因。此外,基改作物的研發包括人體試驗與環境風險的評估,這個過程所需的經費及人力不貲,若不是科技水準已具有一定程度且資本實力雄厚的企業,一般公司或個人難以涉足這個領域。這些事實恰足以說明何以絕多數的生技公司或經營者皆來自美國,而發展中國家鮮少能參與競爭。除非是像中國由其政府或者國營企業介入,與國內私人產業合作的少數個例。



 回到糧食問題的本身,基因工程在糧食生產上的應用與其在生命科學或生物醫學上的應用有很大的本質性差異。前者牽涉的層面太廣,除了與氣候變遷有關外,也與人類的飲食文化、消費習慣和能源使用具有聯繫。易言之,基改作物對於不同的社群有著不同的意義,不像醫學生技產業將其市場鎖定在少數有需求的消費者或病人身上。



 以最近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同意基改馬鈴薯上市的事件為例(*8),消費者接受基改作物的前提是,食用此種作物對於他們的健康有益,而不是只對業者或是農作生產者的營收有利。根據英國衛報(Guardian)的民意調查,絕大多數的歐洲人認為,除非基改作物有益健康(例如抗癌),否則不會考慮食用。此項民調凸顯出一個重要的訊息,不論企業或是國家,若有意透過基改作物解決糧荒問題,就不應只聚焦在經濟層面的市場供需,而是需要讓基改作物能夠真正裨益消費者健康安全指數的提升。若不如此思考,全球食物來源和農業型態的未來發展將會是危機四伏與遍地荊蕀。



作者簡介

譚偉恩,政治大學外交學研究所博士生,專長於國際公法、國際關係理論與現實主義。在校期間受國際環境政治課程的啟發,主要關注氣候議題與國際安全間的相互牽連。


【參考資料】

(*1)2009年7月,世界人口突破67億,根據前後5年的成長情勢,2012年全球人口總數將可望達到70億。相關數據可參考:http://www.pfcmc.com/esa/population/

(*2)Gale E. Christianson, Greenhouse: The 200-Year Story of Global Warming (London: Constable, 1999).

(*3)人口問題若細步研究,可以分成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問題(例如:出生率高、人口自然增加率高、糧食短缺、失業、素質低落等)和已開發國家的人口問題(譬如:死亡率低、人口結構快速老年化、人力資本短缺、社會負擔增加等)。

(*4)糧食安全有別於強調衛生與檢疫面向的食品安全(food safety),係指無論何時任何人均能夠在物理上、社會上、經濟上取得足夠的、安全的、營養的食物以滿足日常生活所需和健康生活的偏好。此項概念的四個核心支柱是:食物的有益性(availability)、取得管道(access)、效用(utilization)以供給面的穩定(stability)。

(*5)一般而言,染色製程是成衣或紡織工業中最具污染性的階段,不但要消耗大量的水與化學品,排放出化學需氧量(COD)極高的廢水外,過程中作為燃料的重油在燃燒中會產生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二氧化碳。而運輸與交通上對於石油的使用,還有伴隨而來的大量溫室氣體排放更是不在話下。

(*6)進一步資料可參考:ftp://ftp.fao.org/agl/agll/docs/cwfto11.pdf(page 3-5);http://www.taifer.com.tw
/search/050002/17.html

(*7)牛惠之,「基因科技之社會意涵與法制建構—由GMO之風險辯證論規範體系之建構與責任歸屬」,收錄於:基因技術挑戰與法律回應—基因科技與法律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研究中心叢書科技與法律研究中心Ⅰ),頁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七月 (未驗證) ・ 2010/04/14 11:52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七月 (未驗證) ・ 2010/04/14 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