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食" "沒有共同吃早餐" 容易增加繭居風險
2020.12.11
現代教育比我爸媽小時候普及
昨天和博士生討論有人無法用電話和人溝通訂餐
以及他陪老師去就醫時
發現很多老人都是一個人去就醫
為何會有如此現象?
到底現代教育缺了什麼嗎?
剛好昨晚看到這本實務經驗30多年的好書
裏頭有提到"外食" "沒有共同吃早餐" "父親忙工作" "高學歷父母的迷思" 比較可能會造成這些問題
如今不只青少年
因中年失業+手機網路的普及化
日本8050問題也逐漸增加 (80多歲的父母照顧50多歲的子女)
幫助超過10000名學生脫繭的作者杉浦孝宣先生強調
成功的教育"首要"是"養成規律良好的生活習慣"
切記不能對孩子有求必應(例如主動送吃送喝)
還有自信心和自律建立和貢獻一己回饋社會
part2
改變不了孩子,就從改變自己開始
每月舉辦一次家長和社工交流會,幫助父母從自身做起,
有次某位媽媽說:「我兒子怎樣就是不肯吃飯,後來我都懶得煮了」索性買麵包放桌上,兒子想吃就吃。
社工們聽了感到相當驚訝,如果營養不夠,更沒有體力去上學,
因此建議媽媽不管孩子吃不吃,每天一定要準備好正餐給孩子吃,
所幸,孩子漸漸吃飯也願意去學校。
另外,國中畢業的繭居兒,最受家長寵溺,不少父母出門前,在桌上放一張千元日鈔,讓孩子自己解決午餐,
換句話說,這些孩子不用付任何勞力、只要出一張嘴,什麼事就備妥,
只有孩子欠缺經濟來源、他們才知道世上沒有白吃午餐,自食其力的動機是脫繭的絕好機會。
part3
相信以下場景各位不陌生,
例如全家聚餐,祖父母、孩子、孫子坐下來後,
孫子輩立刻拿出電動猛打,完全沒有顧慮大老遠前來的祖父母一起說說話,
更不可思議是,孩子的父母往往對此視而不見,
父母放任欠缺管教,
親子(人與人)之間早上主動說早安日常問候都沒有,
未來有可能是繭居兒的潛在族群,
根據長年輔導經驗,
大多數繭居兒不是不跟家裡打招呼,
就是和父母形同陌路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