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如果,你是《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的讀者…

2010/04/19 10:04
2,851次瀏覽 ・ 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4
檢舉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



 你對以下關於第五章:「哎! 暖化問題不在減碳而已」的討論,或許說是更正,會感到有興趣。


 在這個章節裏,芝加哥大學的李維特(Steven D. Levitt)教授和資深記者杜伯納(Stephen J. Dubner),走訪了智權創投公司(Intellectual Ventures),並引用了該公司的專家包括麥沃德(Nathan Myhrvold)、伍德(Lowell Wood)、卡爾戴拉(Ken Caldeira)、萊瑟姆(John Latham)等等的說法,認為全球若靠目前對抗暖化的方式,既太少、且太遲、還太樂觀。


他們指出,以經濟學的觀點,靠節能減碳或發展綠能來減緩氣候變遷,是缺乏誘因且過於昂貴的。但若是能採用地球工程,像是在平流層施放二氧化硫,或是在大洋中裏啟動造雲機,才是比較可行的作法。


 不過,一如李維特所預期,這本書立刻引起了視節能減碳為抗暖首選者的反駁。但或許超出作者想像的是,包括諾貝爾經濟學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以及書中採訪過的卡爾戴拉,也都跳出來公開反駁他們的看法。


 第五章裏的爭議點,包括有:


 一、 二氧化碳並非(暖化)罪魁禍首(p.255)?!


 書中所延伸的卡爾戴拉說法,指二氧化碳並非暖化的罪魁禍首,但卡爾戴拉在書籍出版後在自己網頁裏指出(*1),二氧化碳明明就是禍首。卡爾戴拉並在與知名氣候部落客羅姆(Joe Romm)通信時指出,作者雖有寄書籍原稿給他看,但他並沒有仔細檢查此句,「他搞砸了此事。」


 卡爾戴拉之後也寫電子郵件給本書作者,指此一章節會誤導民眾對暖化的看法,作者之一杜伯納也在他的部落格公佈郵件細節,並指關於二氧化碳是不是主要罪魁禍首這一段,「或許在下一版作修改是個好主意(*2)。」


 可惜,這本書的中文版雖是在該書上架後三個月後才問世,但字句仍未作任何修改。


 另外關於水蒸氣是否為主要溫室氣體的討論(p.253),在科學界是有人肯定的(*3),但此觀點與人類活動造成暖化並不衝突(*4)。在2010年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裏,一篇由美國大氣暨海洋總署研究人員索羅門(Susan Solomon)等撰寫的論文就指出,1990年之後,大氣中所增加的水蒸氣,要為三成左右的增溫現象負責,但2001後水蒸氣又降低10%,也減緩了25%因人類排放溫室氣導致的增溫現象(*5)


 至於水蒸氣為何會增減,科學界目前仍在討論,有學者指該現象或與海洋的表面溫度有關(*6)


 二、 溫度升高後,才出現二氧化碳含量升高(p.254)?!


 根據作者提供給「環保科學家協會(UCS)」的數據,他們是依據賽弗林豪斯(Jeff Severinghaus)在2004年於氣候科學部落格Real Climate刊出的文章(*7),但環保科學家學會認為本書作者錯誤解讀該文。根據所引述的文章,在過去4,200年中,二氧化碳或許不用為前1/6的暖化負責,但卻是後面5/6暖化的主因;它就像是擴大機般,和甲烷(Ch4)與笑氣(N2O)一同加速了整個冰河期到間冰期的的暖化(*8)


 三、 海平面上升主要非冰河融化導致,而是海水熱脹作用。(p.256)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小組(IPCC)第四份評估報告,海平面本世紀末最糟的情境是上升大約59公分,這的確僅根據海水熱膨脹與高山冰河融解速度推測(*9)。但若是把格陵蘭的陸冰和南極大陸的融冰計算進去,在最遭的情境下海水在本世紀末將上升2公尺(*10)


 四、 使用太陽能板,反會形成暖化負債?!(p.258)


 書中引用麥沃德的看法,指太陽能板所吸收的太陽光,只有12%能轉化成電力,其餘會轉成熱輻射出去,並會助長暖化。這個說法令許多人不能理解,畢竟太陽能板通常是裝在屋頂上,而就算不裝太陽能板,水泥或是一般屋瓦還是會吸收太陽的熱能,甚至比太陽能板更易造成熱島效應。


 另外,今天太陽能板的效率,多半已可達到17%的水準。


 現任GlassPoint Solar的副總裁、同時也是前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實驗室工程師歐丹尼爾(John O’Donnell)則指出,假設一片全黑且效率為14%的太陽能板,每產生一度電(kWh),的確會產生大約7度的熱;然而在美國每度由太陽能產生的電,可以減少燃煤電廠排放0.63公斤(1.4 pounds)的二氧化碳,這些減少的二氧化碳原本在其百年的生命周期裏,是會在大氣中會補捉約210,000度的熱。


 所以,太陽能板所產生的熱,和它可以替代掉溫室氣體的熱,兩者相較差不多是一支家用的吹風機,比上兩具可載上百人飛上雲霄的波音747引擎,怎麼看這減碳的投資都是值得的(*11)


 五、 地球工程,比節能減碳便宜又有效?!(p.264)


 關於以地球工程來解決暖化的作法,另一位寫過《暖化,別鬧了!》的作者隆柏格(Bjorn Lomborg),同樣在這幾年極力鼓吹此概念(*12)。然而,大規模的地球工程對地球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則是其他科學家關注的焦點(*13)


 在台灣,中央研究院地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也是主張可以考慮用地球工程來解決暖化危機的。不過,這方面的辯論仍在持續,目前不同的學術機構,也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尚未有任何共識。


 除了以上幾點之外,像克魯曼在他的紐約時報專欄就指出,在面臨像地球未來的命運這類重要且嚴肅的議題時,作者理應必須要更小心,且不應該犯許多不能原諒的錯(*14)。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經濟學教授德隆(Bradford DeLonng)更是在去年十月時,一連撰寫了多篇文章,指正該書在經濟學上犯的錯誤。


 曾被李維特指導過的台大經濟系副教授林明仁,則在這本書中文版的導讀中,稍微提到了上述爭議,並引用李維特去年在自己部落格的文章(*15),指李維特認為他自己及絕大多數的學者都同意,以下九個關於暖化的科學事實與經濟學問題,都是正確的。這九個事實或問題包括:


 一、 地球在過去一百年暖化得相當多。

 二、 即使今日將碳排穩定,地球在接下來數十年仍將持續暖化。

 三、 十九年前菲律賓品納土玻火山噴發時,曾造成地球氣溫短暫下降。

 四、 平流層中二氧化硫的半衰期短,因此火山導致的降溫效應在數年內就消失。

 五、 光亮的表面可將較多的太陽光反射回太空,進而減緩暖化。

 六、 白色或灰色的雲,比藍色的海洋具更明亮的顏色。

 七、 若地球暖化導致全球性災難,那會是嚴重後果。。

 八、 即使對未來大災難的發生充滿不確定性,當下投入尋求避免災難的方法仍合理。

 九、 經濟學家估計,為了降低碳排放所需的成本,將高於每年一兆美元。(P.25)

 除了這篇文章外,李維拉也對外界對書內容造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