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將南勢溪製作成愛鄉教材!沙鹿七間國小紛紛響應

2021/01/20 13:01
4,158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 盧怡靜/台中報導】

2017年,台灣進入水環境大變動期,水利局前瞻計畫中的水環境改善計畫,政府推動的溪流整治項目,在全國各地即有三十多條河川、圳排,進入整治。台中市政府於2018年利用前瞻計畫1500萬元經費,加上市府600多萬元預算,共2230萬元經費進行沙鹿南勢溪環境營造工程。如今已完工2年,南勢溪的現今到底如何了呢?

沙鹿母親之河 生態資源文化底蘊豐

南勢坑溪位於大肚山西側,其水源來自沙鹿的天然湧泉,從4000年前便有人類活動遺跡,南勢坑溪終年供水穩定的水資源便非常重要,臺中地區在冬季及春季幾乎沒有天然降雨,沙鹿區的居民食用、飲用、洗衣、清潔、灌溉等用途,皆仰賴南勢坑溪的水源。它也被視為沙鹿地區的「母親之河」,長久以來提供居民生活上的需要,甚至是生活用水、洗衣及洗菜等,形成了別具特色的婦女「洗衣文化」,延續至今。

沙鹿地區營造團體-豐像文化協會長期深耕南勢溪,號召並培訓沙鹿居民擔任南勢溪導覽員,讓在地人熟知南勢溪的生態樣貌,自己的土地自己守護,更舉辦走讀教育,由沙鹿文光國小劉漢維主任帶領文光國小小朋友進行生態踏查,從小扎根,認識並愛護生長的土地。

照片

帶領小朋友至南勢溪進行生態踏查。(圖片:李愛珍提供。)

豐像文化協會成員由深波圖書館親子讀書會結緣,創辦於2017年,由沙鹿七個家庭一起創立。「協會七個家庭裡面,有很多是志工、會講故事的媽媽。為了宣導南勢溪的環境保育,所以就結合他們創立協會,因為小孩子喜歡聽故事,同時會帶著爸爸媽媽一起來聽故事,藉此連帶父母一起介紹南勢溪的環境。」發起人李愛珍是廣東人,2001年隨先生嫁來台灣,在沙鹿落地生根,從此與夥伴開啟了社造之路。

協會理事李安豐負責影像紀實,曾為南勢溪拍過大大小小的紀錄片,之前更是幫南勢溪做一個在地攝影展,李安豐表示,曾有婆婆媽媽們分享說:「我們在這裡住那麼多年,都不知道南勢溪這麼美。」而帶領沙鹿居民看見家鄉之美,是他最大的感動。

繪本畫就 透過故事媽媽之口播種孩子心裡

協會知道小朋友喜歡聽故事,決定創作在地繪本《阿眶溪游記》。繪本講述一隻黑眶蟾蜍,自出生後為找尋兄弟姐妹,一路經由南勢溪上游,中游,到下游接觸到的各種生物,以黑眶蟾蜍的經歷講述南勢溪的生態環境,故事最後留下如何去面對我們的生活環境的反思給人類。

照片

由小朋友繪製的愛鄉教材,後印製成小本發送沙鹿七間國小。(盧怡靜/攝。)

李愛珍說:「透過活動可能只是當下會有收穫,但是透過繪本能留下實質的東西,藉此影響更多人,而不只是口頭上的傳遞。」因此與沙鹿文光國小合作,動員小朋友之力,繪製了充滿童趣及科普精神的愛鄉教材,讓大家了解南勢溪的生態多樣性,而透過繪本的傳播能將故事宣導力道加大。此舉獲得致力於文化保存的沙轆文化協會創辦理事長蔡全德協助,將繪本擴大印刷至沙鹿七間小學,此愛鄉教材更是獲得校長們鼎力相助成為班書。

照片

《阿眶溪游記》繪製南勢溪的生物多樣性。(盧怡靜/攝。)

望能打造真正以人為本生態流域

「以前常常有人在南勢溪釣魚、烤肉,我們現在已經影響到附近的居民,只要一看到有人在釣魚、烤肉,或有人排放廢水,第一時間就會打電話通報我們,而不是打給警察,因為我們跟在地居民都比較熟,我們知道就會轉介給地方的里長,或者是可以協助的單位做改善。」從響應的人寥寥無幾直至今日獲得當地居民的認同與向心力,李愛珍認為,眾人的幫助與獲得也讓自己變得更像個「沙鹿人」,加深對於土地的認同感及歸屬感。

未來臺中市豐像文化協會也打算繼續推廣南勢溪的相關計畫,並持續招募培訓生態繪本故事志工,並到各地圖書館、學校與社區推廣南勢溪生態繪本,希望能與鄰近靜宜大學合作推廣生命生態課程,鼓勵大學生假日去處除了高美濕地更可以親近走訪鄰近的南勢溪,並期盼南勢溪未來成為民眾消暑之餘,成為一條親近生態、認識鄉土的文化流域。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