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下「防疫破口」標籤 社福單位助無家者渡難關

文字-A A +A

【政大之聲記者王郁婷、林立雅、單師樵、洪千喻的專題報導】

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不僅影響一般民眾的日常生活,更對原本就生活不易的無家者族群造成衝擊。隨著疫情延燒,無家者失去平時賺取生活費的舉廣告牌、發放傳單等工作機會,生計因此受到打擊。口罩和防疫知識的不足,再加上沒有錢就醫,也使民眾認為他們較容易染上疾病,讓無家者被貼上「防疫破口」的標籤。
 
對以街頭為家的無家者來說,疫情來襲除了健康疑慮,經濟打擊更為棘手,夜市、廟口以及菜市場等人群聚集處紛紛關閉後,搬運貨物和清潔等工作也隨之消失。而為了避免人群接觸過於頻繁,增加染疫風險,也幾乎看不到路邊發傳單的臨時工。因應失業打擊,政府緊急祭出紓困方案,平時依靠舉牌工作維持生計的無家者小張表示:「前面的兩個月受到疫情完全失業,因為我是舉牌工,疫情絕對是有影響的,可是政府貼了一萬塊,那剩下時間自己再去打個零工,也勉強差強人意差不多損失一萬而已啦。」另一位無家者阿宏也提到,他原本擔任清潔工,因為疫情失業,至今尚未重拾穩定收入,所幸許多善心人士願意提供口罩和餐點,社會局也會發放衣物和酒精,協助度過難關。
 
為幫助無家者對抗疫情下的經濟危機,基督教恩友中心增加免費發放餐點的份量,並提供無家者盥洗處、日常用品及換洗衣物。基督教恩友中心區域牧師許順德說明疫情嚴峻時期的供餐情況:「之前疫情吃緊的時候,我們沒有提供場地,就等於說我們發餐,他們來領餐,然後去外面食用這樣子。」另外,以協助無家者為主要目標的人生百味文化建構協會,也提供各種防疫資訊和物資配送,他們認為應該確保無家者受到和疫情前相同,甚至更無微不至的物資援助。
 
露宿車站的無家者每天接觸大量人潮,加上口罩資源缺乏,民眾因此經常視他們為感染的「防疫破口」,希望他們遠離交通要地。但人生百味共同發起人巫彥德認為,這樣只會讓無家者生活近況更難被政府控管,他說:「不要把街友當作是一個防疫破口,看到他們沒有戴口罩,他們讓你感覺到特別容易感染之類的,原本是一個防疫破口,變成是一個更大的防疫破口,所以應該是要去協助他成為你防疫的一個陣線,停止社會排除概念這樣子。」可見民眾的態度和幫助,是無家者能否走出疫情衝擊陰霾的重要關鍵。巫彥德也建議:「你能不能在你可以範圍之內做到你可以做的友善,可以不要用排斥的眼色看他,選擇用更多理解的眼光看待這件事情,不要那麼快下判斷。」若民眾能同理無家者的處境,便能不再以有色眼光看待他們。
 
除了民眾和社福團體的力量,政府的政策也能使無家者回復生活水準。由於無家者安置多由地方政府管理,當他們移居到另一個地區時,會離開原居處的地方管轄範圍,並失去地方政府提供的資源照顧,因此若政府將「無家者」納入中央政策,就能便於管理和協助。許多無家者都有正當的工作與收入來源,他們缺少的是擋風遮雨的屋簷,與社會的理解和鼓勵,未來仍需要民眾持續關心和正視疫情陰影下的無家者,讓他們在苦惱丟失的工作時,至少不會再受到額外的歧視和責難。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10.11

政大之聲新聞部

加入時間: 2007.10.11
297則報導
230則影音
2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疫情加劇跨世代網路落差 共學助長者適應數位化

2022-07-24
瀏覽:
4,375
推:
0
回應:
0

狗醫生走入裕民圖書館 疫情下成為孩童學伴

2022-07-24
瀏覽:
2,881
推:
0
回應:
0

北市試辦鞦韆計時器 正反意見不同引爭議

2022-07-24
瀏覽:
2,548
推:
0
回應:
0

花木市場重新招商 花商發起連署捍衛經營權

2022-07-24
瀏覽:
4,244
推:
0
回應:
0

疫情下的溫暖守護 台灣人道救援創造生命奇蹟

2021-02-21
瀏覽:
1,896
推:
18
回應:
0

午夜動保食堂開張 期盼打造人貓共生的社區

2021-02-21
瀏覽:
2,051
推:
0
回應:
0

WAWA空地樂園計畫 創造都原孩童公共遊戲空間

2021-02-21
瀏覽:
1,777
推:
17
回應:
0

1111書店一日歇業 促銷下的微小聲音

2021-02-21
瀏覽:
1,820
推:
0
回應:
0

身障兒童棒球賽開打 Buddy默默守護成為球員支柱

2021-02-21
瀏覽:
1,790
推:
0
回應:
0

撕下「防疫破口」標籤 社福單位助無家者渡難關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481篇報導,共12,75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481篇報導

12,75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