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150年前先人的蹤跡

文字-A A +A

文/游永福 甲仙文化工作者

西元1871年4月2日,英國攝影家約翰˙湯姆生,在馬雅各醫生帶領下,來到臺灣打狗,之後在旗後、猴山(今「柴山」,又名「壽山」)與打狗潟湖四處獵艷,打狗港因此保留了極為難得的青春容顏。在此盤桓三天後,一行人又乘船北上,於4月5日早上八點來到了臺灣府,府城的古意與靜謐,也依序入了鏡頭。到了4月11日,備好旅行用品,並找到了苦力,亦即挑夫之後,大夥兒又往東行去,前往內山地界客旅極稀,且以廈門方言(今稱「閩南語」)來記錄的拔馬(Poah-be)、崗仔林(Kong-a-nah)、木柵(Bak-sa)與柑仔林(Kam-a-na)等「熟番」地區,及瓠仔寮(Pau-ah- liau)、甲仙埔(Ka-san-po)、荖濃(Lau-long)、六龜里(La-ko-li)與枋寮(Pang-liau)等清朝官方避之惟恐不及,且絕少經營的「熟番」與「生番」交雜地界。此行,湯姆生留下了一張又一張地景、風景、維生、產業、植物、動物、房屋、服飾與人物等精采樣貌照片,還有或扼要或細膩精采的一份臺灣相關報導及另三本專書裡的臺灣章節出現──這些照片與報導,還熱絡流傳於歐美,為世驚艷。 


照片來源:Courtesy of Wellcome Library, London


照片來源:Courtesy of Wellcome Library, London

游永福與工作伙伴們依據湯姆生南臺灣旅遊順序,正積極建構專屬臺灣的〈湯姆生馬雅各之路〉,2021年1月26日上午10點,以「行動博物館」列車方式,大夥從四面八方開抵1871年接待湯姆生與馬雅各醫生的荖濃黃家,黃家人、荖濃族親與來賓,一起興高采烈穿著大武壠傳統服裝,仿照湯姆生1871年拍攝的位置與姿勢亮相,由高雄駁二典像濕版攝影工藝郭建良老師示範「玻璃板濕版攝影」,真切見證了湯姆生攜帶笨重攝影器材深入南臺灣內山,為平埔原住民族群留下影像的辛苦與不易。


照片來源:鄭仲傑

延伸閱讀:
約翰·湯姆生(維基百科)
經典雜誌【經典書摘】尋找湯姆生1871臺灣文化遺產大發現
148年的歷史穿越,國內外學者驚艷,深山小書店老闆游永福,耗費18年《尋找湯姆生》(上下游)
日照甲仙埔
典像濕版攝影工藝 Vintage Wet Plate Collodion Studio
荖濃文化工作室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4

加入時間: 2008.04.01

dino.utopia

加入時間: 2008.04.01
527則報導
364則影音
87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台灣最後的職業牛耕人

2023-03-02
瀏覽:
3,778
推:
27
回應:
0

再會了 我親愛的牛

2023-01-19
瀏覽:
7,011
推:
44
回應:
26

牛牛上工記

2022-12-14
瀏覽:
3,983
推:
122
回應:
0

有怪獸! 2022年選舉電視台是如何「開票」的?

2022-11-27
瀏覽:
2,383
推:
23
回應:
0

視‧聽世界一甲子

2022-11-11
瀏覽:
2,974
推:
13
回應:
0

青年從農走對路了嗎?

2022-11-01
瀏覽:
3,555
推:
90
回應:
0

兒時記憶何處尋?

2022-10-16
瀏覽:
2,169
推:
37
回應:
0

小小魚 大生計

2022-10-15
瀏覽:
3,108
推:
49
回應:
0
9:59

請投母語tsi̍t票!

2022-10-10
瀏覽:
3,417
推:
47
回應:
1

耕牛文化邁步走 --芳苑海牛學校魏清水

2022-09-21
瀏覽:
3,632
推:
143
回應:
0

追尋150年前先人的蹤跡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77,212篇報導,共12,21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77,212篇報導

12,215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