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樹詩人吳晟大葉大學開講 台灣原生樹種打造純園
〔記者林明佑/大村鄉報導〕長期關心生態議題的彰化詩人吳晟,透過文學傳達他對社會關懷,而藉由種樹實現他的社會實踐,不論寫作還是種樹,他的初衷都是愛護台灣這片土地。種樹的詩人吳晟昨(23)日下午,受大葉大學通識課程「生態文學」邀請,前往校園演講,分享他在溪州鄉打造純園、種植台灣原生種樹木的歷程,以及種樹觀念。
吳晟強調,自然環境的惡化,讓台灣從水源充沛變成水情緊張,砍樹容易種樹難,過去台灣已經耗損太多森林資源,應該要把樹種回來,種樹之前必須先建立正確的觀念,現在人常常有許多迷思,當下流行什麼植物,就一窩蜂搶種,忽略了植物是不是適合種植在這個地方。比如阿勃勒屬於淺根的外來種,樹材脆,並不適合大量種植,落羽松的根部會在地面形成膝根,可能破壞路面,此外,很多地方會用水泥把樹圈起來,限制了樹根的空間,這些都是不正確的種樹方式。
吳晟說,早在1960年代,瑞秋卡森就出版《寂靜的春天》,提醒大家重視農藥、除草劑對環境的危害,樹對自然環境相當重要,樹沒有人類依然能活得好好的,但人類沒有植物會無法存活。「純園」裡全部種的都是台灣原生種,樹園不使用農藥,以友善環境的方式種植,他也將樹園的樹移植到溪州公墓,打造森林墓園。
吳晟指出,他一直勸大家要種植台灣原生樹種,台灣原生種並不會輸給外來種,像是樟樹、櫸木、烏心石、黃連木、毛柿、苦楝、台灣肖楠、台灣土肉桂等,都是很好的樹種,近期他發表的詩作〈紫戀樹〉,就是以苦楝樹為描寫對象,希望號召大家去認識台灣原生樹種,苦楝不只是外觀細緻美麗,木材不怕日曬雨淋和蟲蛀,可用來製作室外桌椅,相當有價值。
通識中心助理教授張加佳指出,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許多項目都與生態相關,生態文學是書寫者面對生態環境的崩壞,透過文字觀察、反省與反思,彰化詩人吳晟在溪州有一片以母親之名命名的樹園「純園」,園內種植台灣原生種樹木,二十年來已蔚然成林,吳晟將愛鄉愛土的心意,轉化為文字,在他的作品裡,可以感受到「寫台灣人、敘台灣事、繪台灣景、抒台灣情」的創作理念,「生態文學」課程特別邀請種樹的詩人吳晟演講,開拓學生的文化視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